欢迎观临!请认准金融期货唯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金金条马克思所说的“货币天然是金银”,在中国古代应验了吗?>

马克思所说的“货币天然是金银”,在中国古代应验了吗?

2018-07-03 09:03

  文|郭晔旻


  这是不是意味着,卡尔·马克思所做的经典论断——货币天然是金银——在古代中国不曾应验呢?其实并非如此。


  贵金属(白银)取代贱金属(铜铸币)逐渐成为流通中主要货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就铜钱本身而言,它有着一个不可克服的缺点——价贱体重。昆剧有部代表曲目,叫作《十五贯》,里面就讲到一个无赖娄阿鼠潜入尤家,杀死尤葫芦并盗走了十五贯钱。十五贯钱听着不多,其实要是这些钱都是合乎标准的铜钱,则“十五贯”应有75斤重,这又岂是体弱的人背得动的?即便娄阿鼠体壮如牛,背在身上怕也走不远。因此,铜钱就显得非常不适合大宗交易。可是,随着商业的发展,经营规模终究会超过铜钱所能胜任的水平。比如买一匹马,在宋代要用约50贯钱,重达250斤,两个壮汉也未必能背上走10里路。一匹马的买卖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大宗货物的交易了。


  相比之下,白银体积小、价值高、又便于转移。于是,宋人逐渐萌生了“舍银帛无以致远”的看法。然而,绢帛在自然性质上不是良好的币材,逐渐退出流通,与此同时,白银的货币属性却日益增强了。宋太宗时规定,四川的田赋也可用银折纳。宋仁宗时商人买茶,每百贯茶价中,六十贯用现钱,其余四十贯允许折纳金银。到了元丰元年(1078),宋廷更是宣布,“广西转运司官员使臣诸军料钱等物,愿以其米折银者听”。由此可见,宋神宗时期,连朝廷命官的薪俸也允许部分以白银支付了。


  南宋“聂秦家肥花银”银锭


  不过,总的来说,宋代的物价还都是用钱来表示,人们有了银子还都是先换卖成钱,然后使用。尽管白银还谈不上流通中十足的货币,但当时白银使用范围,较之过去毕竟有了显著的增加。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白银取代铜钱而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已经只是时机问题了。只不过,这一发展过程,却因宋代纸币的“早熟”及广泛流通而意外延缓了。


  幸而宋代疆域之外,白银却并未停下货币化的步伐。宋朝并非一个“大一统”王朝,辽、金相继崛起北方,与宋朝之间俨然又一个“南北朝”的局面。宋人武力不振,只得用“岁币”买得一时太平。所谓“岁币”自然是一笔财赋,但铜钱却不适用。这不光是因为宋朝严禁铜钱外流,又禁止行用境外铜钱,还需要考虑到在境外行使宋朝铜钱有时也有不便——因为铜钱上的年号会被理解成宋朝的“法统”。至于银、绢则不存在这些障碍,便充当了这一特殊角色。


上一篇:“999”足金是假货!央视大起底→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400-123-1234

联系热线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织梦返佣网官方微信,了解更多资讯动态。
新浪微博添加关注
在线咨询 分析顾问微信客服
扫一扫添加微信
广告合作Top
x

在线预约

x
长按图片 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