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兰
“老铺黄金很多年来都没有存在感的,直到它被88年网红韦雪突然带火了,土洋土洋的。”一位85后珠宝博主对我说。
这番话一定会让很多人愤怒:你也太高看韦雪了。显然,老铺黄金是更高贵的那一个。不过,确实很难量化韦雪对于老铺黄金的影响。
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是,韦雪在直播中说,她戴着老铺黄金的一条项链,与男友一同前往香港买老铺黄金的新品,一进门店,所有店员立刻盯着她看。在她询问男友这么搭配是否好看时,一位店员说话了:“你身上这条,好多人来买,你知道吗?”韦雪答称自己知道。接着,这位店员说道:“你搭的都好看。”
直播间里的韦雪,以及老铺黄金的店员,都是提供情绪价值的高手。
韦雪的人生经历充满了黑色幽默,她是有争议的网红,而老铺黄金因为最近几个月的排队抢购现象,成了有争议的消费品牌。巧合的是,两者在去年同时走红。
蝉妈妈数据显示,韦雪去年10月在抖音开播15次,累计观看人次1.11亿,带货GMV超过1亿元。9月前还百名开外的她,10月已位列达人带货月榜第27名。到了12月,韦雪拿下抖音达人带货月榜第11名,超过了东方甄选。达多多数据显示,截至1月2日,韦雪近30日内在抖音开启13场直播,总销售额超过3亿元。
“韦雪本人在10月爆火后,整个小红书都在寻找‘韦雪同款’。”上述珠宝博主说。
老铺黄金成立于2009年,去年6月底在港交所上市,目前开出不到40家自营店。韦雪“杀”回直播间约一个月后,市面上开始大量出现“老铺黄金火了”相关报道。
2月20日,老铺黄金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将录得净利润约14亿元至15亿元,同比增长236%至260%。万得数据显示,自2025年以来,截至2月20日,16家A股、港股黄金饰品公司中,老铺黄金以超九成的股价涨幅高居榜首。
老铺黄金能够收获如此亮眼的业绩,这背后的原因当然很多,韦雪只是其中一个。
今天来看,“会讲故事的”(中性词)金饰是更值钱的,老铺黄金已经成了“网红品牌”(中性词)。
以下为对话。(@黄瓜汽水,我的内容搭子,“那個NG”作者,关注青年文化,写出多篇10万+文章)
贵妇开悟,普通人看个乐子
姚兰:看到老铺黄金门店外排着长队,你是什么感受?
黄瓜汽水:不理解,和有钱人不在一个世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人要是手里没钱,压根也不会对这方面感兴趣。
以北京为例吧,一部分人在排队买网红面包、吃网红烤鱼,这是他们在这座城市里消费起来不太费劲的东西;另一部分人在排队买黄金,而且是溢价很多的黄金奢侈品,一次消费动辄顶一个普通人年薪收入。这种对比和割裂,我觉得还是挺黑色幽默的。
姚兰:你怎么形容存在于小红书里的老铺黄金?
黄瓜汽水:小红书里,大部分帖子都是什么“老公百米冲刺替我抢到了老铺黄金队伍前排的位置”,或者是晒款式的,或者是炫自己一次购买了几十万的,或者是拿着一大把金饰晒自己这些年的老铺黄金战利品的,感觉黄金跟塑料似的,怎么一买就是一大袋子啊?
还有什么黄金毛笔、黄金宝剑,已经属于黄金收藏品范畴的一些物件,我看不懂但是大受震撼。
题外话,我在抖音上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点,金价的波动影响着新疆男人的钱包。原因是在新疆,那边的女性非常喜欢购买佩戴金饰,也是一直都有的习俗,而且她们一直以极繁搭配为美,讲究阔气和排场,和我们内地对黄金首饰的态度不太一样。
小红书用户@Luna斯斯
姚兰:有网友说,“我们这里的老铺19年就开业了,我没事路过就逛逛,这么些年愣是没看中一款,最近它被好多明星、网红带火了,我想再看看也挤不进去了。”明星、网红戴老铺黄金,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黄瓜汽水:用我的话说,杨幂和韦雪的老铺同款,代表了“既要炫富又要兼具新中式老钱风格”的审美。
它其实是这几年从明星到网红集体流行起来的一种大众审美,淘汰了旧时代的奢侈品大Logo,不再依赖西洋审美,取而代之的是中式穿搭——翡翠镯子、黄金饰品、旗袍发簪,甚至我觉得是某种意义上经济下行时期的一种特色产物。有点像广东人的红木家具,看着传统,实际上是在向你宣告“老子有的是钱”。
姚兰:贵妇和我们这样的普通人,看到老铺的明星和网红同款,你觉得分别会是什么心理?
黄瓜汽水:贵妇看了,肯定会开悟啊:哦!原来现在圈子里流行这么晒,学到了。普通人就看个乐子呗,难道真要用维持生存的存款去买个网红同款项链啊?
像韦雪带火的什么八宝罗盘,我完全get不到。如果金饰设计得小一些、精致一些,我勉强还能理解,巨大的金饰就算了,也许是经济实力严重限制了我的审美趣味。
姚兰:抛开老铺黄金招股书里的“专业形容”,你觉得它的目标用户有哪些消费特点?
黄瓜汽水:一部分可能是资产有实力的那群人,本来就有购买奢侈品的习惯,老铺的出现对她们而言只是多了一个选项。
另一部分是追求潮流的人,比如某位明星、网红购买后形成了效应,她们就会积极响应这个效应,去排队、去购入同款,变成穿搭的一部分,或是一种社交谈资。
姚兰:@投资人黄海说,老铺黄金最显著的特征,是打破了黄金品牌的定价规则。
“老铺的定价并不以黄金价格为锚点,而是直接给你一个一口价,这一点非常像奢侈品的定价方式,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直接受黄金价格起伏波动的影响。
老铺直接告诉消费者,它每年涨价两次,然而这个涨价跟黄金价格是否上涨没有必然的关系。这招是模仿像香奈儿这样的奢侈品品牌,没有原因也可以硬涨价。
虽然也有少数入门款产品走性价比路线,但老铺大部分产品的定价,是比一般的黄金品牌要贵很多的。
举个例子,它有一个爆款是葫芦项链,含有8克黄金,定价超过12000元。如果换算成每克黄金的价格,是超过1500元的,而现在国际金价每一克黄金才600多元。”
黄瓜汽水:嗯,我其实不了解老铺的入门级产品是哪一款,反正根据我刷到的那些款式,没有一个是我入得起的门。
有迷信心理,也有混搭的新鲜感
姚兰:老铺黄金最大的宣传卖点就是“中国宫廷古法制金工艺”,强调手工制造,这会给你什么心理暗示?
黄瓜汽水:看到锤揲、錾刻、镂空、花丝、镶嵌、烧蓝这些词,我会有一种对匠人的崇敬感,但另一方面,它也挺唬人的,这些工艺,水贝真的做不出来吗?
手工制造给人的感觉,无非就是“我们不是工厂流水线产品”“我们不是倒膜做出来的”,需要客户对这部分设计费手工费付钱,买的是高于大众饰品的高级感和优越感。
提到老铺,有一句话是“黄金中的爱马仕”,我不知道是公司真这么想也这么说的,还是它的客户群体这么流传,但这个口号明显就是奔着高端市场去的,它不是一个初入社会的打工人奖励自己买的小金豆,或者普通人出于投资角度买的黄金,你要承担的是这个品牌符号的溢价。
姚兰:有前消费投资人跟我说,如果做一个简单粗暴的总结,老铺黄金和花西子都有共通性,那就是“精致土贵”。
老铺黄金以售卖文房四宝和佛教用品起家。一位小红书用户这么形容老铺:又精巧又粗犷又豪气又莫名有点土还间歇性夹带宗教元素的感觉。评论区很多人说,它的设计带有藏传佛教元素。
也正是因为老铺的产品设计偏硬气、不够柔美,以及宗教感有点重,有人说它更适合人高马大、气质比较“显眼”的人佩戴。
你会觉得,老铺的产品设计风格很难评价吗?
黄瓜汽水:我是这么理解的,手工制造,加上一些具有古典韵味的设计,也许会让产品看上去漂亮。
老铺能脱颖而出,可能真的也与设计有关。我刷到一个富婆晒她在老铺买的金丝香囊球,它的原型似乎参考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非常漂亮,做工接近我们在博物馆参观的那些文物了,这点是不得不服的。
姚兰:它踩中了新中式或国潮这个趋势。
黄瓜汽水:其实我觉得老铺还是有拓宽佩戴场景的。比如,许多女性消费者都从名媛风换到了“新中式穿搭”赛道,发现后者看上去“更低调老钱”,这种低调老钱风带给她们的或许是审美上的高级感和优越感。
买新中式的衣服,就要有新中式的饰品,老铺在这个赛道可以说是统治级别了。就算我get不到,我也不得不承认它的几款项链搭配新中式服装确实是锦上添花的。
有一款叠戴的项链,我不记得是哪个明星同款了,在小红书非常火,那个不是土豪款式,有点设计感,甚至看上去有些像克罗心,哪怕你是一个潮人,戴上也不会违和,甚至还会给人一种混搭的新鲜感。
姚兰:小红书上有些帖子真的挺搞笑,比如有人说,老铺的点钻(黄金镶嵌钻石)系列实在欣赏不来,觉得很俗气。以“黄金白钻红宝石三色曼陀罗吊坠”为例,中间的佛祖乍一看太小,甚至有些小气,一看很像奥特曼;但凡少一圈钻,把菩萨做大点,也不至于这么丑。
小红书用户@晴天
老铺的很多产品带有玄学意味。像我刚才提到的曼陀罗吊坠,就有福德圆满、烦恼消除的寓意。你看重这种带来好运的寓意吗?你怎么看中国消费品牌拿捏中国消费者的“迷信心理”?
黄瓜汽水:说不迷信是假的,年轻人现在谁不沾点迷信啊?
我第一次正视黄金饰品这个品类,就是因为前两年小红书上的帖子说,在左手还是右手的食指上戴金戒指可以招财,当时好多人买了金戒指,大家还为了到底是戴左手还是右手争论不休,也有好多人现身说法,说自己戴了戒指之后真的收入变好。
我当时是真的去专柜试了金戒指,就是因为“招财”这个说法,有点心动了,后来这个风潮过去之后,我也就把这事儿忘了,也没再想买。
姚兰:还有的说法类似于“蒂芙尼克走你讨厌的领导”“打了耳洞不能空着,要戴一个金饰才能不漏财”等等。
黄瓜汽水:老铺比较火的几个产品,仍然贴合的是中式审美里的“金刚杵”“随身佛”“貔貅”这些元素。说白了还是有钱人喜欢的那些东西,要么是能帮助他们发财,要么是能让他们看上去“开悟”了,有一种阅尽千帆资产过亿后突然信佛的即视感。
姚兰:我想起了雍和宫的手串。
黄瓜汽水:中国品牌在拿捏迷信这个领域可以说是占尽优势啊。赚迷信的钱是最快的,大家一听什么“招财”“桃花”全都无脑冲了。
你看当时雍和宫的手串,排队排到吐也要买一条,自从手串火了之后雍和宫就没有人少的时候。有意思的是,疫情那两年我遛弯去雍和宫,那时候压根没人排队,似乎也没有这个产品。雍和宫也算是和小红书互相成就了。
姚兰:在社媒上,老铺被夸得很多的是设计,但它的销售费用逐年增高,研发投入很低。2024年上半年,老铺销售及分销开支为5.32亿元,同比增长113%;而同期的研发费用,仅为656万元。
对比国内其他黄金珠宝公司,比如老凤祥同期的研发费用为1678万元,潮宏基为2906万元,不过呢,它们都比老铺成立得更早。
另外一点是,老铺约4成产品由外包生产,这就很容易出现品控问题,比如卡扣容易断、掉钻。当然,一些知名国际首饰品牌的品控也有问题。
黄瓜汽水:国际大牌的首饰,是一个一直被吐槽嘲笑的梗。比如材质差、会掉色、工艺差、动辄就断了,而且品牌方面还很高贵:“我们家的XX就是这样的”。
很多人花大价钱买了某奢牌的某款首饰,结果发现是铜的,用几次就戴不出去了。有一个调侃大牌首饰的话,说他们是开五金店的,全是破烂贴皮货。
还有梵克雅宝那个最著名的款式,已经完全变成了消费力的象征:“我买得起”“我戴得起”“我是更高阶层的人”。梵克雅宝的设计一直不创新,就那么一个图案,微商们光是做A货都笑麻了。
走进“黄金”时代?
姚兰:一位珠宝品牌创始人曾告诉我,当佩戴快时尚配饰的用户变得成熟以后,很大可能会转向珠宝。你也是这样吗?
黄瓜汽水:年轻的时候并不会在配饰方面花太多钱,H&M甚至都能买。
姚兰:哈哈哈哈,H&M听到后迅速敲出10086个问号。
黄瓜汽水:(笑)在电商平台,有些廉价首饰的设计感挺强的。尤其是前些年流行美式风格的大耳环,那种耳环大大小小的凑齐,可能都花不了100块,但问题也是太廉价,戴3-4次就报废了,纯粹就是一个穿搭上的小单品。
有一个品牌叫旭平首饰,在女大学生群体里面很火,最便宜的单品甚至才3块钱。
我观察身边的朋友,进入30岁之后,确实许多人都转向了大牌珠宝,会买香奈儿的项链,或者买大牌的中古首饰。
姚兰:你好像跟我说过,自己对新中式没感觉?
黄瓜汽水:没错,我并不喜欢新中式,可能是所谓的“血脉”还没有觉醒吧......
我日常更贴近日系或者美式休闲的风格,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我不需要首饰。如果特殊情况下需要搭配,我戴的都是很便宜的基础款。
姚兰:相比于成立于1929年的周大福(01929.HK)、1934年成立的周生生(00116.HK),老铺黄金真的是很年轻的公司,它的市值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周大福。拿老铺与周大福比较,你觉得这两个品牌有哪些异同点?
黄瓜汽水:我主要关心设计,周大福的设计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中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土味,难看吧也说不上,但也绝对不是好看的。
小红书在最近几个月大量给我推送老铺的帖子,确实有几个单品,我看了觉得“有点东西”。工艺确实更精致,有种东方富贵的极繁审美,虽然我不是这种审美的人群。
姚兰:一个很直观的对比是,周大福是红色,而老铺黄金的门店设计和包装盒用了很多黑色系元素。
黄瓜汽水:老铺的包装盒我觉得挺有质感,比首饰本身更吸引我的注意力。因为传统金饰的红色盒子实在是太土了,一股老人味,从这个角度看,老铺好就好在没有“老人味”吧。(没有说老人不好的意思。)
小红书用户@一只lu
姚兰:在老铺黄金排队,还给依云水和歌帝梵巧克力。
黄瓜汽水:如果没有老铺黄金,SKP都想不到自己变成“免费发鸡蛋的地方”了。都说经济下行,为什么老铺那么贵的地方都要排一个小时才能进去?到底是谁在偷偷赚钱啊?
姚兰:老铺黄金也在贩卖精神价值,你认为它的价值主张是什么?
黄瓜汽水:我其实不知道它的价值主张是什么,它只是突然就火了,一大堆人去排队抢。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纯爱满足不了我了,纯金可以。年轻人之所以买金,也是一种社会情绪的切面吧。在一个任何人都靠不住的时代,手上握着黄金,就是最大的安全感。
姚兰:老铺黄金的投资方黑蚁资本说,它调研的消费者把老铺称为“黄金的尽头”,“跟卡地亚、宝格丽这样的品牌放在一起谈,大家都愿意给身边的朋友推荐。一个中国品牌能具备这种价值感、自豪感,其实挺难的。”
你对这番话有什么看法?这是一个开放式问题。
黄瓜汽水:目前还没有朋友给我推荐,她们都知道我的消费水平太低了。(笑)
至于能不能和卡地亚、宝格丽放在一起谈,我觉得完全是两套美学。比如宝格丽最经典的蛇头,它背后的文化积淀可能是西方宗教、文化、审美的一个浓缩。
但老铺的金刚杵、貔貅、罗盘、佛像等等,是完全东方语境下的意象,是另一种文明的表达。
这两种审美,两种文明,其实没有高下之分。如果说一定要在东方审美的赛道选出一个代表,老铺目前比较顶级的工艺品,或许是可以拿出来比一比的。当然,这也就引申出来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层面上的东西了,一部分消费者可能会觉得,购买老铺就是在给自己的民族身份投票。
姚兰:这也牵涉出一个很大很复杂、讨论了很多很多年的问题:中国难出一线奢侈品品牌。
黄瓜汽水:东方文化本来就是一个不好输出的故事。国人可能会因为招财、迷信、吉祥的寓意对一个品牌赋魅并且买单,但对于国际市场,似乎就不好理解我们语境下的这种不可言说的微妙魅力。
其实在西方人(尤其是白人)的家里,他们很喜欢有东方元素的家具装饰,说白了就是用这种非常exotic、非常异域风情的元素来让家里更“高级”“有品位”“有文化”,虽然这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隐藏的殖民主义收藏癖......
我这个观点并不新鲜,但它是事实:来自东方的黄金品牌,不一定不能打开国际市场,可能是一个时间问题吧。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