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后开工第一周,北京乍暖还寒。2月9日一早,《金融时报》记者来到位于建国路上的北京SKP时,商场尚未开始营业,但等待购买老铺黄金的人群已沿着商场外围的玻璃橱窗排起蜿蜒的长队,一眼望不到头。 记者在现场采访中了解到,5-7小时是近日普遍排队时长,而且往往排到时许多热门款都已被抢购一空,只能次日再来。这边在上演“抢金大战”,商场内其他金店专柜却门可罗雀。“也并非是他家(老铺黄金)搞活动导致的,主要还是他家的东西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消费心理,更吸引年轻人。”一家黄金珠宝店的销售人员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现实经营境况的迥异亦体现到财报中。2月20日,老铺黄金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14-15亿元,同比增加236%-260%。其股价亦一路攀升,2月21日盘中,创下566港元/股的历史新高,相较去年6月上市时40.5港元/股的发行价上涨近13倍。与这番“盛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发布2024年业绩的黄金饰品上市公司却多业绩预冷,营收下滑明显,净利润亏损扩大。上市金企的业绩分化不仅体现于此。在黄金珠宝商们多陷于“赚钱难”窘境时,金矿公司却因金价不断刷新历史高点迎来了业绩大爆发。截至2月25日,已有8家上市金矿企业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其中7家实现盈利且净利润同比预增,5家归母净利润更是创上市以来新高。而作为影响上市金企经营业绩表现的重要因素,未来黄金价格又将走向何方,当下备受瞩目。Wind数据显示,2月24日,COMEX黄金期货再创收盘历史新高。在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陈嘉荔看来,全球主要经济体赤字率变化、地缘政治局势、全球央行购金节奏等均共同作用于黄金定价。黄金价格一路攀升对位于产业链下游的黄金饰品企业而言意味着更大的经营压力。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黄金消费量985.31吨,同比下降9.58%,其中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4.69%。黄金珠宝消费疲软更直观的反映到企业业绩上。近期,多家黄金饰品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除老铺黄金取得远超行业水平的超高增长外,周大福、豫园股份、明牌珠宝等业绩则出现预亏或下滑。具体来看,老铺黄金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14-15亿元,同比增长236%-260%。其中,上半年净利润为5.9亿元,同比增长199%;下半年净利润为8.1-9.1亿元,同比增长270%-315%。老铺黄金表示,公司2024年业绩高增长核心来源有三点,一是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在高端黄金市场的份额优势显著,带动存量店铺及线上渠道收入大幅增长;二是产品的持续优化、推新、迭代;三是渠道扩张,2024年门店净增加7家,优化及扩容4家。“全直营模式下,老铺黄金同店销售高增带来了可观利润弹性,也是2024年净利润超预期的主要原因之一。”信达证券商贸零售分析师蔡昕妤表示,2月10日,老铺黄金发布股份奖励计划,拟授予公司核心团队不超过已发行H股总数的10%,即947.75万股,吸引并绑定对公司战略增长有贡献的优秀人才,在强化公司运营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彰显长期发展信心。与之相对的是,周大福2024年营业收入则同比下降14.2%;明牌珠宝2024年扣非净利润预计将亏损1.4-1.5亿元,同比下降350.79%-368.71%元;豫园股份预计2024年实现扣非净利润为-22亿元到-20.5亿元,同比减少387.63%-354.38%。周大生、老凤祥等虽尚未发布2024年业绩数据,但从其披露的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也难言乐观。对于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前述公司多归因于消费者消费模式和喜好转变、市场竞争加剧等。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传统金店“大盘金价+工费”的计价模式,老铺黄金采取了“一口价+定期调价”策略。在金价持续上涨背景下,调价频率较低却对毛利率未能产生明显影响。这背后正折射出品牌策略、消费趋势与资本逻辑的变化。天风证券分析师何富丽认为,黄金珠宝行业正在经历由渠道向产品乃至品牌转型升级的大周期,过往行业内同质化程度较高,随着渠道红利的逐步减弱,消费者更关注产品本身的创新和差异化,产品设计具备优势、小而美的公司率先脱颖而出,例如老铺等品牌推进了古法金热潮、潮宏基串珠受到年轻消费者欢迎。当前,传统黄金珠宝公司也在积极适应行业变化,推动产品、品牌升级。例如周大生2025年将重点打造国家宝藏和转珠阁两个子品牌,其中国家宝藏定位高端国潮,转珠阁定位轻量化、时尚化年轻消费。国金证券分析师赵中平认为,两大子品牌契合当前黄金珠宝消费趋势且利润空间更足,或有效加强其在高端轻量化一口价产品中的竞争力。对上游开采企业而言,因成本稳定且行业集中度高,金价大幅上涨意味着利润空间的扩大。目前,8家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的上市金矿企业中,7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过两位数,西部黄金、灵宝黄金、赤峰黄金3家归母净利润更是实现翻倍。此外,紫金矿业、山东黄金、山金国际、赤峰黄金和灵宝黄金2024年归母净利润均创各公司上市以来新高。以近日刚刚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的赤峰黄金为例,其2024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7.3-18亿元,同比增长115.19%-123.9%。公开资料显示,赤峰黄金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黄金生产商,也最近三年上市金矿企业中产量增长最快的公司,2021年至2023年,赤峰黄金的黄金产量复合年增长率达33.1%,远超其他上市黄金生产商16.4%的水平。此外,作为国内最大的金矿企业,紫金矿业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20亿元,同比增长约51.5%,其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紫金矿业亦将业绩增长归因于黄金产销量、销售价格上涨以及公司持续采取降本控费措施,并提及境外权属企业运营能力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我国多个重点金矿企业海外并购取得新进展。如去年6月,招金矿业收购科特迪瓦的阿布贾金矿88%股权,间接控股塞拉利昂的科马洪金矿,新增黄金资源量141.6吨;8月,山金国际收购奥西诺股权,新增黄金资源量约127.2吨;10月、11月,紫金矿业拟收购加纳阿基姆金矿项目、泛美白银旗下秘鲁拉阿雷纳铜金矿项目,两个项目分别保有黄金资源量54.4吨、196.5吨。广发期货贵金属研究员叶倩宁认为,金矿企业业绩表现亮眼主要得益于2024年以来金价持续上涨、投资和消费需求维持稳定、黄金产销量和销售价格上涨。此外,企业采取降本控费措施使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也为业绩强势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过,有分析人士提醒,金矿企业业绩对黄金价格变化尤为敏感。在金价波动不确定性较大的当下,金矿企业业绩增长的持续性更应从增储上产、科技创新、降本增效等角度发力。
上一篇:清洁黄金首饰越戴越暗家政阿姨私藏的5个清洁妙招 不伤金还省300元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