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风裹挟着咸味掠过大街小巷,崂山人的味蕾雷达瞬间启动——开凌梭来了!
这种立春后破冰而出的梭鱼,正成群结队地回游,迎接第一缕春光。由于长时间的冬眠,开凌梭腹内杂质少,鱼肉紧实鲜美,被称为春鲜“先头部队”。这“开春第一鲜”,今晚就安排上吧!


正月里寒意逼人,多数鱼类都栖息在海底之时,耐寒而生的梭鱼从海里跳到崂山人的餐桌上,真可谓正当其时。青岛地区有句俗话,叫“二月梭,鲜得没法说”,正对应了为何在此时此际,梭鱼成为青岛海鲜中的“主角儿”。
在山东沿海一带,人们总是把开凌梭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蛰伏一个冬天之后,活蹦乱跳的开凌梭奏响了春鲜季的序曲。


△图源:观海新闻
从字面意思上看,“开凌”指开春之后,河流冰凌融化;“梭”是梭鱼;“开凌梭”特指在这一时节捕捉上来的梭鱼。


△图源:观海新闻
梭鱼,又名鮻鱼,为鲻科鮻属鱼类,在咸淡水中都能生长。每到冬季,梭鱼都会从近岸浅水处游到深水区过冬。这段时间,它基本不进食,也很少活动。开春后,当冰凌融化流入大海,梭鱼会成群结队地游到河口附近觅食。这时捕获上来的梭鱼腹内空空,没有土腥味儿,肉质也紧实细嫩,被称为“开春第一鲜”。

△图源:观海新闻
从立春到惊蛰期间,是梭鱼的“最佳赏味期”。过了这段时间,梭鱼胃口大开,吃的东西多了,肉质随之变粗,土腥味儿也回来了,有“六月梭臭满锅”的说法。所以如果想要吃到口感鲜美没有异味的梭鱼,就得赶紧抓住当下这段“黄金时间”了。


△图源:观海新闻
挑选开凌梭,先看鱼的眼睛,鱼眼明亮透彻,说明鱼很新鲜。再看鱼鳃,如果鱼鳃鲜红,表明鲜度较好,如果发灰发黑,则说明鱼不新鲜。其次要看鱼身,新鲜的开凌梭鱼身完整无破损,鱼鳞透亮完整,鱼肉掐起来紧实有弹性。观察完鱼的外观后,还可以闻一闻鱼的气味,如果只有淡淡的腥味,说明鱼新鲜,如果出现臭味或者酸味等,则说明鱼已经变质。

△图源:观海新闻
观鱼眼:新鲜鱼眼球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清亮,富有弹性;观鱼鳃:新鲜鱼鳃丝较为清晰,呈鲜红色,黏液透明;掐鱼肉:新鲜鱼肉质坚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闻气味:新鲜开冰梭鱼身纤细且鳞片大,没有土腥味。


△图源:观海新闻
春逝了无痕,尝鲜要赶着时令的点儿。开凌梭那诱人垂涎的鲜香味道,是大自然带来的馈赠。想让开凌梭的鲜味原地封神?崂山用这些操作告诉你:鲜,不止一种打开方式!
清蒸是保留开凌梭鲜味的最佳方式之一。将新鲜的开凌梭去鳞,内脏洗净备用。梭鱼改刀用热水烫一下,放入盘中加料酒、盐、葱、姜开锅蒸六分钟即可。清蒸的做法,不仅能保留鱼肉的滑嫩口感,还能锁住梭鱼本身的鲜。配上一碗蒜泥蘸着吃,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若是好咸口,不妨试一试垮炖。将梭鱼切厚片,加料酒盐腌一下,鱼片拍面粉蘸鸡蛋液,放锅内煎至两面金黄色。等呈金黄色的开凌梭鱼片发出淡淡的焦香时,再另起锅,把葱姜蒜爆锅加入鱼汤,没过鱼。调好咸淡口,多放醋,小火收汤,放点香菜即成。

△图源:观海新闻
要想充分保留梭鱼的营养价值,还可以炖煮,而豆腐就是与梭鱼一起搭配的重要食材之一。鱼肉与豆腐相辅相成,都含有丰富的钙质和蛋白质。小火慢炖的豆腐,吸收了鱼肉的汤汁,将整道菜品的口味催发到了一种新高度。

△图源:观海新闻 韩星 摄
在烹饪开凌梭时,要注意一定要先清洗干净,因为鱼腹内的黑膜和鱼骨处的血液都是腥味的来源。

除了一些常规吃法,崂山人还会将山间野蔬山苜楂(云峰菜)剁碎,拌入猪肉馅,再塞进梭鱼肉丁,包成山苜楂梭鱼包子;将崂山菇与梭鱼同炖,让菌菇的醇厚吸附鱼鲜,创造出喉头“神仙打架”的滋味;还有一种春日限定“小清新”的吃法,把荠菜焯水剁泥,混合梭鱼肉糜搓成丸子,清水煮沸后宛如碧玉,汤清味鲜……

总之,在崂山,吃梭鱼从不是“单打独斗”。山珍与海味的跨界组合,才是老饕们的终极追求!
在海水中蛰伏了一冬的梭鱼满载春日的鲜美归来,也是吃货们等了一个冬天的福音,开春第一鲜,就吃开凌梭!抓紧品尝这难得的美味吧,毕竟,吃上了开凌梭才叫不辜负这个春天。
评论区分享一下,你家的梭鱼神级吃法是啥?
(来源:文旅崂山)
上一篇:那些年我绣的画儿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