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请认准金融期货唯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金金条黄金掺假套路翻新,监管烧起“三昧真火”,假金自然现原形>

黄金掺假套路翻新,监管烧起“三昧真火”,假金自然现原形

2018-07-03 09:03
  

  评论员 屈旌

  

  近来,国际金价屡创新高,国内黄金消费市场也是一片热火。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道,有关黄金消费的投诉也与日俱增。在某投诉平台,仅“假黄金”一项投诉,就多达5000多条。有消费者发现,多个网络平台销售的“999足金”产品存在“以假充真”“掺杂掺假”等情况。

黄金掺假套路翻新,监管烧起“三昧真火”,假金自然现原形
  

  某直播中,主播拿着直径几厘米的产品,不断以“足金、国检证书、99元”等为噱头售卖相关产品(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骗局,利益很大的地方,就会成为骗子的聚集地。黄金本来就是贵重之物,市场上动辄都是几十上百万的交易,会被骗子盯上,一点也不奇怪。现在渠道非常多,各种大大小小的电商平台,还有各种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也给骗子提供了“广阔舞台”。而且,黄金造假的手段也在不断升级,不少卖家口若悬河,话术连篇,以“足金国检证书”为噱头吸引买家,结果不但黄金是假的,证书质保单等凭证往往也是假的;很多常规甚至专业的无损检测,都难以辨别足金的真假,有消费者带着火枪去验货,依然被骗,哀叹不已:连假金都不怕火炼了,骗局真的是防不胜防。

  

  从已经曝光的案例来看,这些骗局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一,售卖黄金的价格一般都比较优惠,有的是直接标价就比市场价低,有的是通过叠加优惠券的方式,引诱买家多买多优惠;其二,卖家一般都是不知名的小商家,没有过硬的品牌和实力,有的声称自己是在珠宝交易中心拿货代发,有的干脆就是以个人身份开直播售卖,等消费者发现买的是假货,再回头找,卖家可能早已留下一堆虚假信息后人间蒸发,让消费者维权艰难,也给警方侦破案件增加了难度。

黄金掺假套路翻新,监管烧起“三昧真火”,假金自然现原形
  

  杨女士在一家店铺购买了999足金产品后,就产品真伪询问商家,对方避而不答。(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从“金包银”到“金包铁”,从金子里注胶到金子里掺“铼”,骗术花样翻新,不断更新迭代,普通人又没有火眼金睛识别,要想不受骗,只有克服贪便宜的心理,挑选正规商家和品牌来购买。然而,许多看似正规的商家却是经过层层包装的“假把式”,这就需要监管来严格筛选和把关。

  

  金银制品并不是谁都可以卖,据国家法律规定,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和有关主管机关审查批准,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发了营业执照之后,才能销售金银制品,相关资质文件和店铺信息,都应该是有据可查的,不光线下销售是这个规矩,线上销售也应严格执行。

  

  这些在各个平台上叫卖黄金的主播、商家,真的有相关的销售资质吗?他们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他们的销售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如果是违规销售为何没有立即制止或封禁?如何保障消费者的交易安全?这些都是平台应该直面和解决的问题,也是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

  

  这些卖假黄金的店铺,为什么能够伪装得像真的一样,骗取到消费者的信任?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有各种假证书、假发票、假检测告等全套所谓的“质量保证”,让消费者一时消除了戒心。也可见,这种造假售假背后已经有完整的黑色产业链,需要警方顺藤摸瓜、深入挖掘、加大打击力度,通过“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查流向”,一举斩断造假链条,根除行业毒瘤。

  

  假黄金泛滥,与源头监管缺失不无关联。假黄金或许可以扛得住火炼,但是假的就是假的,永远也变不成真的,只要烧起严格监管的“三昧真火”,假黄金就一定会现出原形,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就能得到更周全的保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线索,一经采纳即付酬。24小时料热线027-。

上一篇:二手黄金回收店的回收价为什么比银行高?记者实地调查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400-123-1234

联系热线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织梦返佣网官方微信,了解更多资讯动态。
新浪微博添加关注
在线咨询 分析顾问微信客服
扫一扫添加微信
广告合作Top
x

在线预约

x
长按图片 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