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请认准金融期货唯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金金条黄金投资小知识>

黄金投资小知识

2018-07-03 09:03

   最近有个段子火遍朋友圈:说是在暴雨天打不着车不叫惨,真正惨的是那些抱着10公斤金条在典当行门口排队的人。我认识个私募操盘手,去年刚把股市赚的300万全换成金条,现在正蹲在银行保险库里发愁——当初每克多花30块抢的"避险资产",如今每克倒赔50块都找不到接盘侠。


   这事让我想起2008年华尔街那帮穿阿玛尼的精英们,他们当年也是把次贷债券包装成"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现在某些金融机构把黄金吹成"抗通胀神器",套路简直如出一辙。更魔幻的是,北京某黄金卖场最近搞促销,买100克送电饭煲,买1公斤送电动车——这到底是贵金属交易还是家电大甩卖?


   经济学家总爱说"乱世买黄金",可他们没告诉你的是:当所有人都冲向同个逃生口时,那个出口注定会成为新的死亡陷阱。看看过去二十年数据就知道,黄金真实收益率跑输国债、股票甚至定期存款。所谓"保值"神话,不过是击鼓传花的心理游戏。


   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私下跟我算过笔账:客户买金条要交3%手续费,回购时再扣2%折旧费。就算金价五年涨20%,实际收益还不够覆盖手续费。更别说那些纸黄金、黄金ETF,本质上和炒外汇期货没区别,哪来的"稳健"可言?


   有意思的是,全球最大黄金ETF的持仓量已跌至四年新低,但国内黄金销量却逆势暴涨。这种诡异现象背后,是某些机构刻意营造的信息茧房。他们用"千年硬通货"的话术洗脑,却绝口不提美联储政策转向、数字货币冲击这些关键变量。


   我认识个山西煤老板,2013年黄金暴跌时囤了半吨,到现在账面浮亏800多万。他自嘲说:"早知道还不如买成不锈钢,至少能打成锅碗瓢盆。"这话听着心酸,却道破投资市场的残酷真相——当菜市场大妈都在讨论买金时,就该警惕了。


   金融监管的朋友告诉我,最近接到大量黄金理财投诉,有个案例特别典型:南京阿姨把养老钱投进"黄金定投",业务员承诺年化8%收益,结果三年下来本金亏了15%。更荒唐的是合同里写着"实物交割需另付保管费",等于变相强迫投资者继续持有。


   站在陆家嘴环球金融中心顶楼往下看,那些捧着金条四处求兑的投资者,像极了暴雨中没带伞的行人。但真正需要反思的是:当我们迷信某种资产"绝对安全"时,是否已经掉进了认知陷阱?毕竟在投资世界里,最大的风险往往披着"安全"的外衣。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入市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中国黄金今天的价格每克的价格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平台

查看更多

新闻资讯栏目

全站推荐

400-123-1234

联系热线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织梦返佣网官方微信,了解更多资讯动态。
新浪微博添加关注
在线咨询 分析顾问微信客服
扫一扫添加微信
广告合作Top
x

在线预约

x
长按图片 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