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请认准金融期货唯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买黄金金价又双叒叕上热搜!“质疑大妈,成为大妈”,年轻人扎堆买黄金>

金价又双叒叕上热搜!“质疑大妈,成为大妈”,年轻人扎堆买黄金

2018-07-03 09:03

  转自: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近日,黄金价格出现大幅震荡,多次登上热搜。“金价”相关话题又双叒叕登上热搜了!


  2月27日晚9时,伦敦金现跌破2900美元/盎司,报2887美元/盎司;COMEX黄金失守2900美元/盎司,报2898美元/盎司;沪金报677元/克。


  28日,老庙黄金足金饰品标价877元/克,一夜跌8元;周大福足金饰品标价880元/克,一夜跌6元;六福珠宝足金饰品标价880元/克,一夜跌6元;三家金饰价格较20日高点跌了12元-15元/克。


  28日,周生生官网显示,足金饰品标价876元/克,25日标价为894元,3天跌18元,较20日高峰895元跌了19元。


  国际金价从早几天创下2956美元/盎司新高之后,“过山车”行情显现。这一显著的价格波动背后,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今年已涨超10%


  金价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去年大涨27%之后,2025年开年以来,国际金价延续了去年的强势表现,伦敦现货黄金年初至今累计涨幅均超10%、COMEX黄金期货则涨近10%,两者双双屡次刷新历史最高价位。


  多位业内专家均预测国际金价有望突破3000美元关口,但多家期货贵金属分析师认为,多空的拉锯压力也正逐渐显现,迫近3000美元大关时,金价便会出现下跌行情。


  2025年黄金价格节节攀升,国内足金饰品价格也一路逼近892元/克。目前从零售端到批发市场,中小克重的金条供不应求,有的甚至长时间处于断货状态。同时,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倾向于选择一些小克重,轻量化的黄金饰品。


  金价总体明显上涨主要有五点因素。一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令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二是黄金现货和黄金期货的价差增加,引发套利交易;三是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四是美国经济通胀韧性被持续验证,黄金的抗通胀属性被进一步推升;五是全球地缘风险带来的避险需求上升。


  相关话题 #金价大跳水了#冲上热搜第一,阅读量超2亿,讨论量超3.3万。有网友对“大跳水”这一说法并不认可。同时,也有网友仍期待,“即将到来的节日,能否给家人购入黄金首饰。”


  近日金价为何下跌?


  黄金短期存在投资风险


  有分析指出,国际金价从早几天创下2956美元/盎司新高之后,最近几天价格接连下降,“过山车”行情显现。这一显著的价格波动背后,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受到黄金现货和期货的价差缩减,以及俄乌冲突接近尾声等因素的影响。


  东方金诚研发部副总监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COMEX黄金期货对伦敦现货价差逐渐在缩窄,对于实物黄金的需求边际减弱,导致纽约贵金属市场库存回补的现象有所降温。


  近两日,俄乌冲突缓和迹象降低了避险需求,而中东局势的不确定性又间歇性推升金价,导致黄金价格短期震荡回落。此外,市场情绪与技术面的调整,亦加剧了短期波动风险,在金价创历史新高后,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导致技术性回调。同时,COMEX黄金期货与伦敦现货的价差收窄,套利空间压缩,加速了抛售。


  “黄金是全球公认的避险资产,国际金价大幅震动主要是受地缘政治风险与关税政策预期变化等特殊事件的影响。”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认为,美国将会如期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引发全球贸易战的担忧,增加市场避险需求。


  有分析指出,黄金短期存在投资风险,长期继续看涨。


  图源:新华社


  “质疑大妈,成为大妈。”


  年轻人扎堆买黄金,“小克重”金饰成消费热门


  此前,年轻人扎堆买黄金的现象也引发关注。


  据中国经济周刊消息,“质疑大妈,理解大妈,成为大妈。”在自我调侃中,年轻一代用行动诠释了自己对消费投资的新态度,他们的消费观念和审美偏好,推动了黄金饰品设计的变革,国潮风、生肖款等造型精美的“小克重”金饰成为消费的热门选择。


  金榜题名、好“柿”连连、招财猫、一“叶”暴富……不少年轻人给自己的手机贴上薄薄的黄金贴纸,讨个好彩头。


  老牌金店纷纷抢滩这一市场,推出重约0.1至0.2克的足金金贴,除了普通款,还推出一些大IP的联名款。“一些款式的金贴已经卖断货,正在补货。”在北京西单商圈,一家金店的销售人员说。


  在某黄金品牌官方旗舰店,售价138元、重约0.1克的“公主请发财”“泼天的富贵”等足金金贴,显示售出超4万件,24小时内超100人购买。在网上,一些镀金款、含黄金的手机挂件也卖出上千单。“金片寓意很好,也不贵,主要图个吉利。”上海白领陈小姐说。


  随着金价不断攀升,“小而美”的金饰产品受到追捧。除了迷你金元宝、金豆、转运珠、压岁金币等热门产品,商家不断推出新品,如总重仅1克、价格千元出头的足金碗勺筷套装、“金算盘、状元帽、文昌笔”足金套装等,丰富产品线。


  小克重的金条也受到欢迎。有业内人士介绍,近一个月,小克重的金条(含金币、金豆)销售量达27000件,而去年同期为3000件。“一些很精致的1克重金条,一度卖断了货。”


  “小克重的款式越来越多、设计越来越精美的背后是黄金加工工艺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一些镂空等工艺的发展,让小克重的金饰不仅好看,还显得有‘分量’。”上海一位黄金分析师说。


  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表示,黄金饰品有一定的投资属性,或者说比很多奢侈品牌更加保值。但是保值的也只是黄金部分,其他溢价部分并不具备保值能力。“黄金饰品热是一波潮流,潮流总会过去。”她提醒,黄金饰品不是黄金,买自己喜欢的才是王道。


  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财经、中国基金报、证券时报网、中国经济周刊、潮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界面新闻等


推荐阅读一:个人携带黄金入境未申报不构成走私贵重金属罪

  据媒体报道,2022年2月23日9时50分,清水河边防检查站永和分站民警查获一起价值446万元黄金制品走私入境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对个人携带黄金及黄金制品的行政监管

  1.个人携带进出境的行李物品以合理自用数量为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进出口关税条例》的规定,个人运输、携带、邮寄进出境的物品,物品所有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并接受海关查验监管,对超过合理、自用数量进出境的物品应当办理进出境手续,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缴纳进出口关税。


  2.个人携带金银入境数量不受限制,但须向海关申报办理进境手续。


  黄金、白银属于贵重金属,依照《金银管理条例》《关于进出境旅客通关的规定》《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一方面对个人携带金银入境的数量不受限制,但是必须向入境地海关申报登记,且携带金银及其制品50克以上进境旅客应当向海关申报办理物品进境手续,即超过合理、自用数量携带入境的金银及其制品应当依法缴纳关税。另一方面,国家对法人、其他组织进出口黄金及黄金制品实行准许证制度,违反规定进出口黄金及黄金制品的,海关可予以没收并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个人携带黄金入境未申报不构成走私贵重金属罪

  图片来源于网络


  1.走私贵重金属罪限于将贵重金属从境内走私至境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及其制品的,构成走私贵重金属罪。从刑法条文来看,走私贵重金属罪限于将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从境内走私至境外的犯罪行为。那么,从境外走私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至境内,是不是无罪?当然不是。对此,有专家学者认为构成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物品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的表述,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未经许可进出口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以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物品罪等罪名定罪处罚;偷逃应缴税额,同时又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取得许可,但超过许可数量进出口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定罪处罚”的规定来看,最高法检把“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扩大解释等同于“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其实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不等于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国家对进出口黄金及黄金制品实行准许证制度,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限制进出境物品表》的规定,金银等贵重金属及其制品属于限制出境物品,未被列为禁止、限制进境物品,即黄金及其制品进出口须取得许可。因此,从境外走私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至境内,如偷逃应缴税额达到刑事追诉标准的,构成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2.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偷逃应缴税额10万元以上为“较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的规定,偷逃应缴税额在10万元以上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走私的,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追究刑事责任。讨论到此时,有人会提出疑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对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明明白白写着“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对象是武器弹药、核材料、假币、文物、黄金白银、珍贵动物制品、珍稀植物制品、淫秽物品、废物、毒品以外的物品,真金白银怎么就变成普通物品了?显然,这是一种误解。张明楷教授指出,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所规定的“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这一要素,只是对区分不同的走私犯罪起作用,属于表面的要素。


  因此,个人携带黄金入境未申报不构成走私贵重金属罪。对于走私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入境且偷逃应缴税额在10万元以上的,以及误将贵重金属当作普通金属走私出境的,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推荐阅读二:购买珠宝一定要擦亮眼睛!珠宝鉴定书乱象丛生

一、几十元定制珠宝鉴定书乱象丛生

  如今,几十元就能定制珠宝鉴定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背后潜藏着一条制假鉴定证书产业链,严重扰乱了珠宝市场的正常秩序。


  不少中老年人热衷于在各个平台的直播间购买低价珠宝玉石,像受访者余大妈在两年里就花费超 3 万元购入低价珠宝,其中有十几元的玉髓,几十元的和田玉、玛瑙、翡翠等。然而,当这些带着鉴定证书发货的珠宝被送往 “国家金银珠宝饰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四川)” 进行二次鉴定时,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余大妈 98 元购买的 “和田玉 (碧玉)” 无事牌竟成了玻璃挂坠,59 元购买的玛瑙手镯也变成了玉髓首饰。


  明明这些珠宝都附带有鉴定证书,有钢印,有鉴定机构网址,还可扫码查真伪,为何鉴定结果却是假货呢?记者追踪调查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鉴定证书中检测机构、网址等信息常常货不对板。以余大妈购买的 “和田玉无事牌” 商家所附送的鉴定证书为例,原鉴定证书显示检测结果出自 “新疆中宝检珠宝玉石质量检测研究院”,且附有红色印章。但记者却无法搜索到该机构的网页信息,也找不到其官网入口。登录 “中宝检珠宝玉石质量检测研究院” 官网,输入玉牌编号信息也无法查询到任何鉴定内容。而该研究院工作人员也表示未听说过上述新疆的检测研究院。随后,记者搜索原鉴定证书背面标注的防伪查询网址,进入的却是 “广州中宝珠宝检测中心” 网页页面,与标注的新疆检测机构信息不符。输入该检测中心名字,又无法搜索到其官网入口。记者尝试联系这家 “广州中宝珠宝检测中心”,却未发现任何联系方式,也无法查询到工商登记信息。唯一能搜索到的另一家名为 “中宝珠宝检测 (广东) 有限公司” 的检测机构,工商信息显示已于 2022 年注销。


  其次,一些商家只看照片即可出鉴定证书。记者以余大妈的 “和田玉无事牌” 为例,在某平台以 78 元的价格成功买到一张假珠宝鉴定证书。售卖假证书的网店客服表示,只需要发送实物照片,产品重量自己估算,想要什么鉴定结果,证书就写什么结果。这张假证书上不仅印有红章、写明具体检测人员,还有可查真伪的二维码。扫码结果显示检测结果出自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珠宝检测中心”,但假证书中检测机构所显示的电话与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珠宝检测中心官网电话并不一致。客服承认扫码显示的检测机构网页是其背后合作团队自行开发的 “假网页”,证书上检测机构网址也是对应的 “假网址”。记者了解到,网购平台上打着 “珠宝鉴定” 旗号,制售假鉴定证书的网店不在少数,一张假证售价从 20 元到 100 元不等。


  此外,将真珠宝鉴定书用于假珠宝也是常见套路。余大妈发现自己买到的无事牌与鉴定证书上的并不相同,证书上的无事牌下方有明显絮状物,而自己收到的无事牌却无任何杂质。在网购平台和直播平台上,输入 “和田玉无事牌”,多个商铺显示的产品图片与余大妈所购 “和田玉无事牌” 鉴定证书上的图片几乎一致,但售价却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余大妈以 348 元购买的一款原鉴定证书鉴定为 “玛瑙” 的粉色手镯,二次鉴定却成了廉价的玉髓材质。但登录原鉴定证书标注的网址、搜索证书上的检测机构均能查询到官网信息,通过证书号也能在官网看到与证书一致的鉴定结果。


  这种几十元定制珠宝鉴定书的乱象,不仅让消费者难以辨别珠宝的真伪,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对整个珠宝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二、鉴定证书造假套路深

1. 货不对板

  在珠宝鉴定证书造假的乱象中,货不对板的情况屡见不鲜。消费者购买珠宝时所获得的鉴定证书,常常出现检测机构、机构网址等信息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例如,有的消费者购买了 “和田玉无事牌”,其附带的鉴定证书显示检测结果出自某特定检测机构,但却无法搜索到该机构的网页信息,也找不到官网入口。即便登录了相似名称机构的官网,输入玉牌编号信息也无法查询到任何鉴定内容。而且,证书背面标注的防伪查询网址进入的网页页面与标注的检测机构信息不符,输入该检测中心名字又无法搜索到官网入口,甚至联系不到任何联系方式,也查询不到工商登记信息。这种货不对板的现象,让消费者对鉴定证书的真实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也为消费者辨别珠宝真伪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2. 只看照片出结果

  如今,一些网店为了谋取利益,竟然只看照片就能出鉴定结果。消费者只需发送实物照片并自己估算产品重量,网店客服就声称能给出想要的鉴定结果。以假的 “和田玉无事牌” 为例,在网购平台花几十元就能买到这样的假鉴定证书。证书上不仅有红章、写明具体检测人员,还有可查真伪的二维码。然而,扫码显示的检测机构网页竟是假网页,证书上的检测机构网址也是对应的 “假网址”。当与客服质疑时,客服承认这是他们背后合作团队自行开发的 “假网页”,与正规检测机构毫无关系。网购平台上制售假鉴定证书的网店不在少数,一张假证售价从 20 元到 100 元不等,严重扰乱了珠宝市场的正常秩序。


3. 张冠李戴

  商家将真珠宝鉴定书用于假珠宝的套路也让消费者防不胜防。消费者购买的低价玉牌与证书展示的不同,就像余大妈收到的无事牌与鉴定证书上的无事牌存在明显差异,证书上的有絮状物,而实际收到的却无任何杂质。在网购平台和直播平台上,输入特定珠宝名称,多个商铺显示的产品图片与一些假珠宝的鉴定证书上的图片几乎一致,但售价却相差巨大。有时候,消费者购买的珠宝二次鉴定结果与原鉴定证书不符,如余大妈以高价购买的粉色手镯,原鉴定为 “玛瑙”,二次鉴定却成了廉价的玉髓材质。而登录原鉴定证书标注的网址、搜索证书上的检测机构均能查询到官网信息,通过证书号也能在官网看到与证书一致的鉴定结果,这让消费者陷入了真假难辨的困境。


三、鉴定证书造假的危害

  鉴定证书造假不仅辜负了消费者信任,严重扰乱了珠宝市场的正常秩序,还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损害。


  首先,假的鉴定证书破坏了市场的信任基础。消费者在购买珠宝时,往往将鉴定证书视为判断珠宝真伪的重要依据。然而,当这些证书被证明是伪造的时,消费者对整个珠宝市场的信任度会大幅下降。他们会感到被欺骗,对商家和市场监管产生质疑,从而减少购买珠宝的意愿。


  其次,鉴定证书造假扰乱了市场秩序。假证书的存在使得市场上真假珠宝难以分辨,一些不良商家趁机以次充好,低价销售假冒伪劣珠宝,获取不正当利益。这不仅损害了正规商家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影响了整个珠宝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鉴定证书造假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直接损害。消费者花费金钱购买珠宝,期望得到真实、有价值的商品。但假证书的存在使得他们可能购买到与证书不符的劣质珠宝,甚至是完全的假货。这些珠宝不仅没有价值,还可能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例如,一些假冒的珠宝可能含有有害物质,长期佩戴可能会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总之,鉴定证书造假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严重影响了珠宝市场的正常秩序和消费者的权益,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造假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应对之策

1. 加强监管

  建立常态化的监管巡查机制至关重要。鉴于几十元定制珠宝鉴定书的乱象主要集中在网络平台,相关监管部门应针对网上售卖行为,不断延伸监管触角。一方面,加大对涉事商家的查处力度,对于制售假鉴定证书的行为保持依法严惩的高压态势,提高违法成本,让商家不敢轻易涉足造假领域。另一方面,加强对珠宝鉴定机构的监管,规范其鉴定流程和标准,确保鉴定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对那些存在货不对板、只看照片出结果以及张冠李戴等问题的鉴定机构进行严肃整顿,对违规机构依法予以处罚,从源头上遏制假证书的产生。


2. 平台履责

  平台方在打击假证书售卖中起着关键作用。应加大人工审核力度,不能让假证书在平台肆意流通。首先,平台要对入驻的珠宝商家进行严格审核,要求商家提供真实有效的鉴定证书来源信息,并对其进行核实。对于那些无法提供合法证书来源的商家,应拒绝其入驻。其次,平台要加强对商品信息的审核,特别是带有鉴定证书的珠宝商品,要仔细核对证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一旦发现假证书,应立即下架相关商品,并对商家进行处罚。此外,平台还可以建立举报机制,鼓励消费者和其他商家举报制售假证书的行为,对举报属实的给予一定奖励,共同维护良好的商业生态。


3. 消费者警惕

  消费者在购买珠宝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多些 “打假” 意识。首先,不过分依赖鉴定证书,要认识到鉴定证书并非绝对可靠的判断依据。在购买珠宝前,可以通过多渠道了解产品信息,如查阅专业的珠宝知识网站、咨询专业人士等,提高自己对珠宝真伪的辨别能力。其次,不轻信低价促销,对于价格过低的珠宝商品要保持警惕,因为真正的珠宝往往具有一定的价值,过低的价格很可能意味着商品存在问题。最后,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珠宝,这些商家通常更注重商品的质量和信誉,能够提供更可靠的鉴定证书和售后服务。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兜里有一万是存钱还,是买黄金?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400-123-1234

联系热线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返佣网官方微信,了解更多资讯动态。
新浪微博添加关注
在线咨询 分析顾问微信客服
扫一扫添加微信
广告合作Top
x

在线预约

x
长按图片 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