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够的唐俑,各种各样的青瓷,闪闪发光的金银器……
截至2月24日,宁波博物院“东方的起点——宁波与西安:海陆丝绸之路跨时空对话”展已吸引237152人次走进展厅,欣赏丝路文明交织的别样神采。
作为宁波历史上借展等级文物最多的一个重磅大展,“东方的起点”通过交叉叙事,将来自全国各地的精品文物汇集一处,吸引游客观众慕名而来。
据统计,展览自去年11月21日至今,已在中央省市媒体累计刊发系列报道450余篇(条),全网总阅读量超1.12亿次,借助文博力量推动宁波文旅出圈。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于3月23日闭展,目前展期“余额”已不足30天,有兴趣“多刷”的观众不妨早日安排。
展览人气不减。
主流媒体聚焦大展
大型主题策划、精品文物集中,“东方的起点”开展以来便吸引了众多主流媒体关注。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光明网、央广网等均对本次展览进行了相关报道。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发布《481件珍贵展品亮相宁波 三大世界级文化遗产文物首次同框》;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潮新闻等省级媒体多次发表专版报道、图片报道与综合新闻;澎湃新闻、上观新闻等长三角城市媒体发布报道十余篇。
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甬派、宁波电视台等市级媒体全程跟进报道。展览中期围绕各项配套活动、讲座、节假日开放等持续进行宣传,全网热度超过5000万。
新浪、网易、凤凰网等网媒以及博物馆头条、热展推等文博新媒体矩阵也对展览进行了全程报道与记录,累计发图文及视频200余次,相关话题5次进入新浪热搜榜。全网总阅读量超1.12亿次。
多名志愿者讲解员“走红”
本次展览还捧红了多名宁波博物院志愿者讲解员。
“有人知道这两位功力深厚的老师吗?由一物引出其他东西,顺带讲了其他的知识,非常厉害,半路从阿倍仲麻吕那里开始听,老师一路高频输出,从宁波的四大天王,之后的法门寺秘色瓷,以及泉州的相关知识,知识储备太深了!”“这位老师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有知道名字的麻烦说一声!”
网络平台上,此类帖子多次为相关话题引流。徐昀、牛朝阳、刘波等出色的志愿者讲解员被网友一一“认领”。
牛朝阳在给观众讲解。
“我是从2014年开始做博物馆志愿者的。”人称“牛哥”的牛朝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展览用的是大地理概念,博物馆准备的讲解词有11万字、240多页,完全按讲稿讲肯定不行。他只能动用多年储备以及个人在青瓷方面的专长为观众讲解。
奉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东汉熹平四年青瓷绳索纹罐,余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晋越窑青釉黄鼬把瓷鸡头壶,在他的解说下活灵活现——“你看这只‘鸡头’特别饱满,雄赳赳气昂昂,提柄上的黄鼠狼身体则被拉长,体现艺术加工”“浙江诞生了大量瓷器,有一句话说‘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听众被他的解说带着走,浑然忘却时长。
越窑青釉黄鼬把瓷鸡头壶。
“每讲一次一般是两三个小时,最长讲过三个半小时。”另一位志愿者刘波说,为了提升讲解质量,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他还购入一套叫《丝路物语》的书,有30多本。
刘波买的书。
“我碰到过很多观众,江浙沪的比较多,也有从贵州来的。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兴趣点,我们一般会带他们打卡最重要的几件精品文物,再按照需求和个人特长去讲解。我参与了博物馆的一个项目叫‘跟着课本游宁博’,会结合历史书上的知识,为学生群体提供定制讲解,潜移默化地把知识传给他们。”
刘波说,他经常被观众治愈,“有时讲多了咳嗽,观众会递来一瓶水,或者给我草珊瑚含片,让我感觉很温暖,情绪价值是相互给的。”
刘波在给观众讲解。
观众积极留言点赞
为了提供更丰富的参观体验,开展以来,宁波博物院为展览配套,相继推出了“海陆丝路那点事”文化知识系列讲座、“返航·丝路一号”沉浸式解谜游戏、“古韵丝途”文创非遗集市、“丝路拓兴”青少年探索体验等不同类型、面向不同年龄观众的活动;展览定制单肩包、限定盖章本、展览联动款宁泊咖啡等文创产品也深受欢迎;还在东钱湖茶亭设置了“风动”艺术装置,供观众打卡。
线下风动装置。
观众打卡风动装置。
“足不出市,看到了好多喜欢的文物原件,好幸福”“这是一场文物之间的聚会,串联起丝路上的老朋友们”“展览实在太热,文创实在太香”……这段时间,宁波博物院后台不断收到观众留言,为展览点赞。
其中网友“冰雪聪明”的留言颇具代表性:“这次展览,像是翻阅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是宁波与西安在丝绸之路上书写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各地通过不同路径与外界沟通交融,创造出伟大而独特的文明交流史诗,也激励着我们在当代去努力探索和弘扬这种开放包容、交流合作的精神。”
部分观众留言。
此外,博物馆发起的#这件文物有意思#话题词互动,也吸引了很多观众大开脑洞。
“骑在骆驼背上的小人,双手紧紧握拳,稳稳地伏于驼身之上,表情傲娇,微微扬起的嘴角旁仿佛带着一丝丝得意,看着就像对我们大声呼喊。再看趴在地上的骆驼,姿态憨态可掬,与骑俑刚好组成CP。通过这件文物,让人想象千年前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仿佛看到它们随着商队在大漠中缓缓前行,诉说着往日的故事。”网友“jx”形容的彩绘胡人骑骆驼俑堪称诗意。
“这件文物有意思”话题互动。
你有没有去看过这场大展,是否有收获?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博物馆##宁波头条##宁波#
推荐阅读一:金价飙升催生"居家造金"新业态:95后博主靠打金首饰月入五万
金价飙升催生"居家造金"新业态:95后博主靠打金首饰月入五万
——传统黄金产业遭遇"个体革命",年轻人用创意撬动千亿
市场---
一、金价创历史新高,市场陷入"淘金狂热"
截至2025年2月25日,国际金价突破2500美元/盎司大关,国内现货黄金价格飙升至650元/克,较去年同期涨幅达38%。北京菜百柜台前,等待购买投资金条的队伍蜿蜒至商场外,深圳水贝珠宝批发市场日均人流量突破10万人次。"现在定制金饰的订单排到三个月后,每天都有年轻人拿着设计图来问能不能做。"周大福某区域经理向记者透露。
银行系统数据显示:1月黄金相关理财产品申购量同比激增217%,工商银行"积存金"业务单日最高交易额破20亿元。这种狂热甚至蔓延至高校,"现在学生之间流行送手工金饰毕业作礼物",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教授指出。
---
二、"卧室变工坊":Z世代的造金神话
在这波浪潮中,一群掌握3D建模与古法錾刻技术的年轻人异军突起。95后博主"打金少女小杨"在抖音晒出工作台:激光雕刻机、微型熔金炉、精密电子秤在10平米卧室有序排开,窗边挂着"接单排期至2025年6月"的提示牌。
"跟着B站up主学三个月就能出师。"小杨展示着客户定制的赛博朋克风格机械臂金饰,"这种复杂结构传统金店不做,但我用失蜡铸造法就能实现"。她的收入构成多元:定制首饰(60%)、自媒体广告(25%)、线上打金课程(15%),月均收入超5万元。
---
居家造金产业链解密
1. 技术民主化:"淘宝家用打金设备"搜索量暴涨500%,万元级桌面级熔铸设备实现纳米级精度
2. 原料革命:可回购的"黄金胶囊"服务兴起,1克起、订48小时直送到家
3. 设计突围:AI辅助设计平台日均生成3000+方案,元宇宙虚拟试戴技术降低沟通成本
4. 交付创新:区块链技术实现黄金原料溯源,3D打印蜡模误差率降至0.01毫米
---
三、野蛮生长背后的监管真空
这种"卧室经济"也引发争议。广州消费者协会2月收到23起投诉,涉及自制金饰成色不足、焊接点断裂等问题。"家庭作坊没有检测资质,纯度全靠商家自觉。"国家珠宝质检中心专家警示风险。
更隐秘的灰色地带在于贵金属交易资质。现行《金银管理条例规定》个人不得从事黄金制品加工销售,但多数博主以"手工费"名义规避监管。某律所合伙人指出:"当材料成本占比超90%时,这种商业模式存在法律风险。"
---
四、传统珠宝商的绝地反击
面对冲击,老牌企业启动"三个重构"战略:
- 生产端:周大福推出"金匠到家"服务,技师携带移动工坊上门制作
- 设计端:老凤祥上线"AI数字金库",可组合10万+传统纹样生成专属设计
- 体验端:六福珠宝打造"黄金手作研学营",单日客单价突破2万元
"这不是零和博弈",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表示,"个体创意与传统工艺的碰撞,正在催生‘新国金美学’,预计2025年个性化金饰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
---
【行业观察】
当Z世代用游戏化思维解构黄金产业,"打金"不再是匠人的专属技艺。这种全民参与的贵金属民主化运动,既折射出年轻人对抗不确定性的财富焦虑,也预示着千年黄金产业将迎来更深层的范式革命。下一个颠覆点,或许就在某个年轻人的工作台上悄然孕育。
推荐阅读二:凌晨 4 点排队买黄金,黄金热背后藏着啥门道?
最近,一则令人咋舌的消息在坊间传开:竟然有人凌晨 4 点就开始排队买黄金!这一现象瞬间引发热议,在人们的印象中,凌晨 4 点本应是城市还在沉睡,大多数人还在梦乡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不顾困意,在此时就为购买黄金而忙碌呢?
“我凌晨 3 点多就从家里出发了,就怕来晚了买不到心仪的黄金饰品。” 一位在金店门口排队的李女士揉着惺忪的睡眼,打着哈欠说道。她身旁的王先生也附和道:“是啊,最近黄金价格波动大,就想着赶紧入手,说不定以后还能涨呢。” 在金店门口,记者看到排队的队伍蜿蜒曲折,人们或相互交谈着黄金的行情,或不时看一眼手机上的时间,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期待。有的人甚至带着小板凳,有的则裹着厚厚的棉衣,在寒风中等待着金店开门。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店门口的人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长。据金店工作人员透露,最近一段时间,像这样凌晨就来排队买黄金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以前顶多是节假日人多一些,像现在这样凌晨就排长队的情况,真的很少见。” 一位金店经理皱着眉头,一边指挥着员工做好准备工作,一边说道。
其实,黄金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种稳定的投资和保值产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个人和企业可以进行黄金的买卖。而近期黄金热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从经济角度来看,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渐显现。许多投资者为了规避风险,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黄金。“现在银行利率低,股市又不稳定,把钱投到黄金上,心里踏实些。” 一位资深投资者张先生分析道。他表示,黄金作为一种硬通货,在经济不稳定时期往往能够保持其价值,甚至实现增值。
从市场供需角度来看,黄金的供应量相对有限,而需求却在不断增加。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黄金饰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黄金在工业和科技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需矛盾。这就导致了黄金价格的不断上涨,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
然而,黄金市场并非一片坦途。黄金价格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际政治局势、经济数据、货币政策等。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黄金价格曾一度大幅上涨,但随后又出现了大幅回调。这就提醒投资者,在投资黄金时,不能盲目跟风,要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做好风险评估。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购买黄金的动机也各不相同。有些人是出于投资目的,希望通过黄金的增值来获取收益;有些人则是为了收藏,对黄金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有着浓厚的兴趣;还有些人是为了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我买黄金首饰是为了给女儿当嫁妆,黄金寓意好,又保值。” 一位王阿姨笑着说道。
凌晨 4 点排队买黄金这一现象,既反映了人们对黄金的热情和需求,也凸显了当前经济形势下投资者对资产保值增值的迫切愿望。然而,黄金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也不容忽视。投资者在参与黄金投资时,应理性对待,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黄金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毕竟,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谨慎和理性才是长久之道,否则,一时的冲动很可能会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风险之中。
上一篇:排队7小时买金,“中式老钱”买爆黄金界爱马仕,水贝商家也来跟老铺黄金抢生意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