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某商场内发生了一起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一名男子一次性购买了价值8万元的黄金,却因行为异常引发店长怀疑并报警。随着警方介入调查,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逐渐浮出水面。

2月21日下午,杭州市某知名商场的黄金专柜迎来了一位“大客户”——侯先生。他一次性购买了价值8万元的黄金,引起了店员的注意。店长发现,侯先生在购买过程中神情紧张,且对黄金的用途含糊其辞。出于职业敏感,店长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接到报警后,杭州市公安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通过预警平台查询,民警发现侯先生曾接触过涉诈信息,已被列入预警名单。这一发现让警方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
面对民警的询问,侯先生起初坚称购买黄金是帮朋友代购,资金也是向朋友借的。为了核实情况,民警联系了侯先生的朋友。朋友证实,确实借了8万元给侯先生,但对黄金的具体用途并不知情,只是出于信任才借钱。

然而,侯先生的解释并未打消民警的疑虑。他的言辞闪烁,显然隐瞒了更多细节。为了进一步查明真相,民警联系了侯先生的妻子王女士。
当王女士得知丈夫购买了价值8万元的黄金时,她震惊不已。“他要买这么多黄金?我都不知道!”王女士表示,她对丈夫的这笔巨额消费毫不知情。
在妻子的质问下,侯先生终于松口,道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侯先生最近正在准备换工作,一直在网上寻找招聘信息。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面试邮件,邀请他加入公司。邮件中还要求他下载一款APP,并完成所谓的“数据测试任务”。

起初,侯先生按照客服的指示操作,确实拿到了少量返利。然而,随着任务的推进,对方提出了一个“进阶任务”:需要先转账3万元以确保“通道稳定”。客服承诺,只要任务顺利完成,侯先生就能提前通过试岗。
在客服的步步引导下,侯先生先后转账了3万元。然而,就在他以为“胜利在望”时,客服却传来了坏消息:前期转账未能按时到账,需要进行“数据修复”并提回资金。为此,侯先生需要准备8万元现金或等价黄金,交由公司专员处理。
手头拮据的侯先生只好向朋友借了8万元,前往金店购买黄金。尽管他对寄送黄金的要求感到疑惑,但深陷骗局的他已然失去了判断力,只能按照对方的要求行事。

杭州市公安局民警对此解释道:“目前国家正在实行‘断卡行动’,骗子很难通过银行卡进行诈骗,因此他们转而使用现金和黄金,这种方式更难追踪。”民警提醒广大市民,面对陌生招聘信息和网络任务时,务必提高警惕,切勿轻易转账或购买贵重物品。

目前,侯先生已意识到自己被骗,懊悔不已。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骗局手法升级:从银行卡到现金黄金 随着国家“断卡行动”的深入推进,诈骗分子难以通过银行卡进行资金转移,转而使用现金和黄金等实物资产。这种方式不仅更难追踪,也增加了警方侦破案件的难度。 网络招聘陷阱:求职者需提高警惕 侯先生的遭遇揭示了网络招聘中的潜在风险。诈骗分子利用求职者的迫切心理,通过虚假招聘信息诱导受害者下载恶意软件或进行资金转账。家庭沟通的重要性:骗局背后的情感缺失 侯先生在购买黄金前未与妻子沟通,导致家庭关系出现信任危机。这一事件凸显了家庭成员之间及时沟通的重要性。 商家警觉性:社会责任的体现 商场店长因侯先生的异常行为选择报警,体现了商家在社会治安中的积极作用。这种警觉性不仅保护了消费者,也为警方提供了重要线索。 公众反诈意识亟待提升 侯先生的案例再次提醒公众,反诈意识需要不断加强。面对陌生信息和不明要求,保持警惕是避免被骗的关键。 执法部门的快速反应与专业能力 警方在接到报警后迅速行动,通过预警平台锁定侯先生并展开调查,展现了执法部门的高效和专业。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哈尔滨的七大黄金地段:看看有没有你家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