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黄金市场怪事频出:国际金价一路涨破740元/克,创下历史新高,可周大福、周生生等老牌金店却纷纷关店。网友调侃:“金店老板边数钱边哭——钱是赚了,店却开不下去了!”这波“吞金热”与“关店潮”的魔幻组合,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金价越涨,金店越慌
今年上半年,国内头部金饰品牌关店超过300家,周大福单季度净关店89家,六福集团关店速度同比翻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妈们抢金条像抢白菜,银行金条卖到断货。看似矛盾的场景,揭开了黄金生意的“两面人生”——投资黄金热火朝天,首饰黄金无人问津。
年轻人把金店逼成‘过气网红’
“结婚三金?不如买个金条实在!”“金镯子土到掉渣,不如买小众设计款。”这届年轻人对传统金饰的嫌弃直接写在脸上。金店柜台里动辄工费100元/克的龙凤镯,在00后眼里成了“父母审美遗产”。有网友算过一笔账:买个30克古法金手镯,工费够买两克黄金,这哪是买首饰,简直是交“智商税”。
银行抢了金店的‘铁饭碗’
当大妈们发现银行金条比金店每克便宜60元,金店的“品牌溢价”瞬间变成致命伤。深圳水贝批发市场的代购直播里,主播们直接喊话:“周大福同款工厂直发,工费打三折!”更扎心的是,银行不仅卖金条,还推出“黄金定投”“黄金积存”,把年轻人每月一杯奶茶钱都截胡了。
金店自己把自己‘卷死’了
传统金饰品牌陷入“三高困局”:高租金(商场黄金铺位月租30万起步)、高库存(积压款式三年都卖不完)、高成本(店员比顾客还多)。有业内人士透露:“现在金店卖首饰根本不赚钱,全靠以旧换新收加工费续命。”为了活下去,老凤祥们甚至开始卖奶茶店同款“小金豆”,可惜年轻人只囤豆不戴链。
黄金‘避险’变‘显眼包’
疫情后出现的“攒金热”,本质上是对未来的焦虑投射。但年轻人囤金条就像长辈当年囤盐——金价涨得越猛,越不敢乱花钱。上海陆家嘴的白领们流行一句话:“买金饰是消费,买金条才是搞事业。”这种心态直接把金店踢出“搞钱局”,毕竟没人会把“事业”挂在脖子上晃悠。
直播代购掀翻‘柜台经济’
水贝珠宝城的直播间里,主播拿着镊子现场剪金片:“999足金,工费8块!”这种“去品牌化”的粗暴打法,让传统金店精心打造的“品牌故事”碎成一地金粉。更狠的是珠宝定制工作室,直接拿着大牌设计图问客户:“卡地亚同款要不要?工费省一半。”金店柜台成了大型“比价现场”,顾客看完款式转头就找代购下单。
黄金生意需要‘洗金术’
金价涨、金店倒的怪象,本质上是消费逻辑的彻底颠覆——黄金从“面子消费”变成“里子投资”,从“传家宝”变成“理财卡”。想要活下去的金饰品牌,要么学老庙黄金搞“国潮IP联名”,要么像周大福玩“元宇宙虚拟黄金”,否则迟早变成商场里的“黄金废墟”。下次路过金店,不妨多看两眼,毕竟过几年可能就成“时代眼泪”了。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4蒙面大汉持铁锤和伸缩棍抢劫香港珠宝行,1分钟掠走价值百万金饰_0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