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里,一场关乎经济命脉的无声战争悄然打响。在日军的严密监控下,竟有35吨黄金被秘密偷运,成为支撑革命的关键力量,这背后,是中共最硬核的“战争货币”故事。
视频加载中...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日军妄图以战养战,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中国黄金储量和产量名列前茅的胶东招远。1939年2月27日,日军攻占招远,次日便迫不及待地占领玲珑金矿,设立军事管理机构,对矿区实行军事化控制,疯狂掠夺黄金。
然而,日军万万没想到,一场针对他们的“黄金阻击战”已然悄然打响。中共胶东特委和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秘密组织矿工展开反击。矿工们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黄金魔术”。
由于日军在矿区安插宪兵,工人进出都要接受搜查,于是矿工们利用金矿加工的特殊流程,从矿浆里淘取黄金粉末,撒在衣服棉絮里、藏进头发里,甚至绣进鞋底。最经典的要数“掉包术”,他们趁着夜深人静,偷偷将高品位矿石换成普通石头,让日军送去冶炼的矿石产出的黄金大大缩水,而真正的金矿石则暗中流向八路军。日军发现选矿厂黄金产量持续下降后,加大了搜查力度,在矿区外设立多道关卡,安排宪兵逐一检查。但矿工们利用工地噪音作掩护,在机房、井下、厕所里偷偷淘金。八路军还在矿区附近设立秘密收购站,及时转运黄金至根据地,中共“胶东黄金工作委员会”也负责起筹措、管理和运送黄金的工作,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组织体系。
开采不易,运输更是难上加难。黄金从胶东送往延安,途中要穿越日军的重重封锁线。为了安全起见,黄金运送队伍采用“分散运输”方式,普通战士每人携带少量黄金,缝进衣服、藏在腰带,或者灌进骡马的鞍囊,装作是运送物资的队伍。1941年底,一支运送3万两黄金的队伍在途经诸城附近时,被日军特务机关察觉并遭到拦截。战士们毫不畏惧,一部分人拼死抵抗,另一部分人则绕道突围,最终大部分黄金成功送达,但许多护送队员壮烈牺牲。
后来,八路军开辟了“渤海走廊”秘密通道,这是一条处于日军势力范围夹缝中的狭窄地带,成为胶东根据地与鲁中根据地之间的黄金通道。1943年秋,一支20余人的送金小分队,每人携带四五十两黄金,历经艰难跋涉,最终抵达延安。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胶东根据地共向延安输送黄金13万两 ,而全国各地为抗战提供的黄金多达35吨。这些黄金,成为支撑抗战的重要经济支柱,它们被用来购买战略物资、武器弹药,保障了八路军的持续作战能力。胶东军民用智慧和血汗,从日军眼皮底下虎口夺金,运送黄金的战士们用生命铺就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黄金之路,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在农村,光棍太多了,二婚女人带孩子,也很抢手的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