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马上就是“炫”大闸蟹的季节了。黄石的螃蟹,一般产自河口和黄金湖,而今年,大冶湖的螃蟹也将爬上市民餐桌。

离螃蟹金秋成熟还有一个多月,成年蟹要脱5、6次壳,眼下是最后一次脱壳的关键期。在大冶湖一处水质清冽、光照充足的水域,养殖户汪桂保拉起一只地笼,进行采样观察。汪桂保告诉记者,以前他养的螃蟹只到了手掌的2/3,今年养的螃蟹可以铺平整个手掌。

汪桂保来自安徽,有20多年的养殖经验。以往,他在河塘里规模化养蟹,一亩600多只。而在大冶湖,他从“大养蟹”变成了“养大蟹”,7.5万亩的湖域只有300万尾蟹苗,平均一亩40只。汪桂保说:“空间环境大,螃蟹在水底下爬来爬去,长势那必然就快。最后一壳脱完了,应该是在 4 两到 6 两,大的有 7 两。”这种螃蟹还不用人工投肥,湖里的水草、螺蛳是天然饵料。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常务副会长陆卫兵表示:“湖里面有一种红虫是高蛋白营养,小苗放进去以后的话,前期正好吃这个红虫。到了最后成熟期,里面天然资源就是螺蛳,螃蟹的最佳饵料就是螺蛳。像这种产出来的蟹,它是鲜甜嫩,然后膏红。”
据了解,大冶湖是黄石的母亲湖,曾因废水排放、围网投饵造成水质恶化,通过退养、截污、增绿、放流等一系列措施,水质已从劣V类恢复到三类,“水下荒漠”变成了“水下森林”。近年来当地还不断丰富渔种,以渔净水。今年3月,大冶湖生态文旅开发公司在中国渔业协会和华农等高校的指导下,引进技术团队,发动渔民参与,首次放养了大闸蟹。除了生态效益,大冶湖也在抢抓舌尖上的“蟹经济”。首批生态大闸蟹预计产量20万斤,10月份上市,眼下,大冶湖沿岸正加快打造鱼市、垂钓中心、水上运动中心等设施,让游客吃得尽兴、玩得开心,以“渔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宁 黄石台 闵佳瑜 何奕海 袁龙)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德宏梁河救助站:中年男子被救助,自述叫黄保山,贵州人,父亲叫黄金有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