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嘉诚,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房地产大亨”这几个字。毕竟,他的长江实业可是香港房地产市场的扛把子,几十年来,凭借精明的投资眼光,一次次精准入场、完美撤退,让自己的财富不断翻倍。
可以说,香港的高楼大厦,有一大半都和他脱不了干系。

上世纪50年代,那时候的香港正处于经济腾飞的初期,城市扩张、人口激增,住房需求暴涨。
李嘉诚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机会,果断进入房地产市场,用极低的成本拿地、盖楼、卖房,短短几年,就完成了资本积累,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房地产王国。
70年代,香港楼市迎来了黄金期,地价、房价一路飙升,李嘉诚再次出手,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当时还处于危机中的“和记黄埔”,成功拿下大量优质地产资源。
此后,他的长江实业在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上,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但是今年3月4日,长江和记实业突然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出售旗下的全球港口业务。

李嘉诚手里的港口资源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绝不是随便一笔小买卖。更何况,港口业务历来被视为经济的命脉之一,牵扯的利益盘根错节,能让他痛快“割肉”,绝对有深层次的考量。
李嘉诚出售全球港口
作为香港楼市的“大地主”,从2013年起,他就开始陆续抛售内地和香港的房产,转而将资金投入欧洲、加拿大等地。
但这次港口业务的出售,和之前卖楼、卖商场还不太一样。港口可不是房地产那样的“快进快出”型投资,而是典型的长线资产,一旦布局,往往会经营数十年。

他这波大撤退,到底是嗅到了什么商机?
按理说,卖掉这么多核心资产,怎么都该让市场担心吧?可事实是,长江和记的股价不降反升,直接大涨22%。这说明什么?说明资本市场不仅不担心,反而拍手叫好。
表面上看,港口是全球贸易的核心,谁掌握了港口,谁就有话语权。
为什么出售全球港口?
可问题在于,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太复杂,贸易战、经济衰退、供应链调整……各种不确定性扑面而来,而港口这种重资产业务,恰恰最怕的就是动荡。

这么一看,李嘉诚选择把全球港口业务卖掉,换来1300多亿现金,就显得格外精明了。
为什么只卖海外港口,香港和内地的留着?
这是不是单纯为了避险?也不完全是。
在香港和内地,港口业务相对稳定,政策环境也清晰可控,赚的还是“稳稳的钱”。而那些遍布全球的港口,既要面对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又容易受经济周期影响,随时可能变成“高投入低回报”的生意。既然如此,干脆早撤早轻松,落袋为安。
1300多亿现金到手,李嘉诚的算盘肯定不会就停在这里。他一向擅长资金腾挪,哪里有机会,就把钱往哪投。

商人就是商人!
你可以质疑李嘉诚的人品,但你绝对不要质疑李嘉诚的眼光。2013年开始抛售内地房地产大量套现,成功躲过大陆房产暴跌,这商业眼光,真的不得不让人佩服!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退休老人理财新选择——中国金币1克迷你金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