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请认准金融期货唯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买黄金独占鳌头的近代营口金融业(二)>

独占鳌头的近代营口金融业(二)

2018-07-03 09:03

  来源:营口日报


  光绪十四年营口德银号银锭


  炉银时期三联单


  王金令


  独树一帜的营口炉银


  营口的商贸繁荣与营口炉银的诞生


  营口炉银是在商贸繁荣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辽金和明代已有商贸显现,只是鲜见文字记载罢了。入清以来,辽河成为东北的水上交通大动脉,康熙末时雍正初年,处于辽河口的没沟营(今营口)就已经初具商贸规模,不过这时的没沟营还是牛庄一辖地,人们只知闻名遐迩的牛庄,不知哪里是没沟营。没沟营最早见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黑龙江将军衙门档》记载:“吉林所属地方粮石运往西口外及奉天等处售卖。奉天向各地转卖货物,夏、秋两季用帆船水运,北达通江子,南至没沟营……”


  雍正四年(1720年)在龙王庙原址上兴建天后行宫(西大庙)。众所周知,龙王是农业经济时代的雨神、水神,而海神(天后)则是航海商贸时代崇拜的偶像,由此可见这时的营口已是一处初步繁荣的商贸港口。这从修建天后行宫的碑文中可以得到验证。碑文曰:这里“舳舮云集,日以千计”。乾隆六十年(1795年)天津商人王大正为天后行宫献了一幅对联。由此可知天津人也来这里做生意,而且生意做得不错。至嘉庆年间没沟营已成为大宗粮豆交易的港口了。这时的没沟营已有丰盛、恒益、宝兴、广信、洪昌等诚信较好的殷实富商,即“税店”向当地政府承包收税任务。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里的商铺、客栈十分可观。据《黑图档》“道光部来档”记载,从道光初年起,就有大量的粮豆通过辽河和陆路运往没沟营,然后由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和山东的客商用海船运往山东及南洋各港。道光十八年(1838年)九月的上谕说:“海城县没沟营……数处海口,为山东、江、浙、闽各省海船停泊之所”。据统计这一年停泊在没沟营的商船已达859艘。各省商人以大船远销这里的大豆于江、浙、闽、广等处,其利甚大(《黑图档》《清宣统实录》)。借此营生者不下数万人。由此可知,没沟营至迟于道光十八年就已经成为人口稠密、商业繁荣的水、陆要冲,已经具备了城市雏形。


  咸丰三十一年(1861年)营口开港后,东北及内蒙东部各地粮豆、山货、皮毛等货物,春、夏、秋纷纷顺辽河运往营口,每日往返者不下3千艘。冬天辽河封冻,则以爬犁和大车搬运。此时营大支线已经开通,南抵大连,北达哈尔滨,东达安东(丹东),西至关内。尤其海运十分发达,南方各类船泊来营者,年达4万余只。由于水陆交通便利,遂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由于贸易和商业的需要,其它各省的现金的流入逐年增加。这些现金多种多样,如“现宝”“白宝”“卫化”“松江锭”等。这些杂银,规格和成色不一,交易中临时现化验,十分麻烦。当面按质议价又难以一致,故有时有分歧。一些商界要人几经酝酿磋商,逐于咸丰十一年(1851年)开设永成德银炉,将外来的现宝及当地的杂色银块一律投炉重炼,剔除杂质,铸为银锭,银色为99.2%、每锭重为五十三两五钱。银锭背面铸有银号字样,以资区别和信用。由于铸锭系人工操作的,过称之后,多几钱或少几钱是常有的,于是则用笔批在银锭上。另外还铸有五两、十两小银锞,以备找零用。由银炉铸出的银锭,俗称“营清”,亦称“营宝”。此即银炉的起源,有人称这一时期为“现宝”阶段。不久,即将“营清”的称号改为炉银,其效用与功能同现银一样。交易当中,支、付双方以银锭为单位,但不动现银进行结算,这种方法即方便又保险。于是,许多客商弃大连、安东(丹东)两港而不顾,纷纷转来营口经商,将营口商贸进一步推向繁荣之路。


  营口的特殊金融文化——炉银


  炉银虽然有统一了各地杂银的成色规格等许多优点,但携带转运仍十分困难。尤其大宗交易,一支一付所用的银两难免有车载人扛之苦,十分不便。这时有些聪明的商人将炉银存放在银炉不动,由银炉收帐,银炉发给三联单,日后使用拨付时由银炉代为转帐。卖方收到支票送到银炉存帐。这样,以银炉为枢纽,一收一付一转帐,不需动现宝,交易即成。现银经过银炉代为过付,所以起名曰“过炉银”简称“炉银”。具体做法是,买方发生交易时开出三联单,其中一联支票(银炉小支票)交付与对方,另外一联,即所谓的通知书送交银炉,所剩的存根自己保存。支票受领者在支票有效期内,向银炉请求查照,由银炉确认后,在发支票人和受支票人的帐户上凭此借贷转帐。这种方法几人为之,百人效之,常此以往整个市面只见支票流动,而不见银之实物,人们对现宝是否存在逐渐淡薄,至此炉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有人认为此时已由现宝阶段进入信用通货阶段。


  炉银实际是一种信用通货。是众商户合资作事,分界经商的特殊金融机构,随着商业的发展,炉银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因此其信用便成为炉银的生命。所以银炉业在炉银的使用管理中,严格遵守一条制度,即拒收空头支票。如遇商家急需进货,而炉上又不存码子(炉银),只要事先与银炉协商好,可先垫付,但未经允许,冒然开空头支票,银炉决不受理。这一条对银炉的信用起到了稳定作用,既使存户放心,也使用户满意。


  炉银的作用与特点


  银炉和炉银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为营口的商贸繁荣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受到了买卖双方的欢迎。归纳起来它的作用和好处有如下几点:


  第一、银炉促进商业的繁荣。从整个炉银史来看,银炉与商业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所以“银炉营业之多寡,关系商业之隆替,至重且巨。盖银炉数多,则金融松动,商业活泼;银炉数少,则金融紧拙,商业滞塞”(于胥梦《营口炉银史》)。由此可知炉银业商业息息相关。这从下面实例可以看出。光绪三十年前后,营口银炉户达30余家,也是营口商业最繁荣的时期。后来东盛和倒闭,银炉户减少,商业随之衰落。到了民国十一年(1922年)毓记开张,十三年(1924年)增开东记“颓唐不振之营市,又呈现中兴之气象”。(于胥梦《营口炉银史》)


  第二、银炉具有纸币和硬币所没有的威力。它是在营口商业交易市场上(指批发),被公认的支付标准单位,通行无阻。每年四个卯期,可以直接兑换黄金、现洋和地方纸币,还可以收汇上海规银,换取日本金、作外汇。尤其营口炉银和上海规银有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营口银炉业和大屋子多数在上海设庄,上海有私人银号(钱庄)数十家,专放规银。营口商人在上海买货物不需要拨现银,只要按天付利息,可以由钱庄垫付。表面看钱庄是为了利,实际上是因为营口有银炉作后盾,上海钱庄才肯垫付。由此可见,有了炉银,什么事情都能办到。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含金量难测、商家拒绝回收, “金包银”成黄金消费陷阱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400-123-1234

联系热线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返佣网官方微信,了解更多资讯动态。
新浪微博添加关注
在线咨询 分析顾问微信客服
扫一扫添加微信
广告合作Top
x

在线预约

x
长按图片 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