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胖白丁
编辑|胖白丁
——前言——
“他曾是荧幕上的熟面孔,如今却在街头低头擦鞋——‘没戏拍,但日子总得过’。”这句话从赵雷棋嘴里说出来时,直播间里上千人瞬间沉默。

谁能想到,那个在《余罪》里演活小混混、在《沉默的真相》里让观众咬牙切齿的“熟脸演员”,此刻正蹲在西双版纳的街头,用沾满泡沫的刷子给游客擦鞋。10元一次,直播间围观者从猎奇到唏嘘,有人打赏支持,也有人嘲讽“作秀”。但赵雷棋只是笑笑:“演戏是梦想,擦鞋是生活。”

从“刹马镇”到街头:一个演员的生存折叠
2007年,从中戏表演系毕业的赵雷棋绝不会想到,18年后自己会因擦鞋登上热搜。彼时的他刚被李蔚然导演选中,在电影《决战刹马镇》里饰演憨直莽撞的“二炮”,戏份不多却让人过目难忘。

剧组盒饭还没吃完,就有制片人拍着他肩膀说:“这小伙子有戏!”可谁能料到,这句预言竟成了他职业生涯最漫长的伏笔?当同班同学早已跻身一线,他却开始琢磨:擦鞋和演戏,到底哪个更需要演技?

荧幕“黄金配角”的AB面人生
《余罪》爆火那年,赵雷棋演的“焦涛”让观众记住了这张亦正亦邪的脸。剧组庆功宴上,张一山举着酒杯对他说:“棋哥,下一部咱还搭档!”可现实比剧本更荒诞——此后三年,他陆续接到《鬼吹灯》《大唐狄公案》等热剧邀约,但角色越来越小,档期越来越短。

去年拍完《余烬之上》后,经纪人直接摊牌:“现在剧组要么用流量,要么用老戏骨,中间层…难。”从月入30万的“打包价”到擦鞋10元一次,他算过一笔账:擦500双鞋=一部网剧男五号的片酬。

摆摊直播背后的“演员经济学”
镜头扫过赵雷棋的摊位:塑料凳、水桶、五瓶不同颜色的清洁剂。有顾客认出他:“你不是演《龙岭迷窟》那个…”他头也不抬:“对,现在改行擦迷窟里的泥了。”

弹幕瞬间炸锅——有人心疼“中戏毕业就干这个?”,也有人质疑“又想炒热度复出吧”。但老粉知道,这已是他第三次转型:2023年夜市卖沃柑汁,2024年养鸡场直播喂饲料,直到今年发现擦鞋“既能互动又能赚打赏”。直播间常驻的500人里,30%是同行:“赵哥,下次带带我?”

行业寒冬下的“幸存者游戏”
“你以为演员都住别墅开豪车?”赵雷棋擦完第43双鞋时突然抬头,“我这种‘四线’演员,拍三个月戏到手就几万块,还得养团队、缴社保。”他掰着手指算:2024年影视行业开机率下降60%,横店群演日薪从200元跌到80元。

说话间,手机弹出消息:某古装剧男六号选角,要求“自带服装、接受零片酬”。他苦笑一声,把手机塞回兜里。当弹幕问“为什么不转行”,他反手亮出中戏毕业证:“这行干了18年,你说能往哪儿转?”

争议漩涡中的生存哲学
“作秀?我巴不得这是作秀!”面对质疑,赵雷棋把擦鞋巾甩得啪啪响,“真要炒作就该穿西装打领带,哪会蹲到腿麻?”有网友发现,他的带货橱窗孤零零挂着一瓶鞋油,标题写着“演员同款,擦亮人生”。

更戏剧性的是,直播第三天,《江河之上》导演突然私信:“有个律师角色,擦鞋的戏份,来试试?”他对着镜头晃了晃剧本:“瞧见没?生活比编剧敢写!”

赵雷棋的擦鞋摊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娱乐圈残酷的“中间层困境”:光鲜属于顶流,温饱留给戏骨,而大多数“熟脸”演员正在短视频和摆摊中寻找新剧本。

当42岁的他蹲在街头说“服务大家不丢人”时,我们究竟该感叹行业寒冬,还是钦佩生存智慧?或许正如某条高赞评论所说:“他擦的不是鞋,是娱乐圈那层金粉。”
本文引用网络素材,如有侵权,请别举报,可通知下架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黄金造假引关注,辨别真伪有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