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请认准金融期货唯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买黄金鄂州东港村黄金梨上市 台湾高接梨“喝牛奶”长大>

鄂州东港村黄金梨上市 台湾高接梨“喝牛奶”长大

2018-07-03 09:03

  8月以来,鄂州杜山镇东港村黄金梨上市,沿路边摆摊设点叫卖。“这些是普通梨,以前每公斤4元,现在能卖到10元左右。”东港村支书潘际云说,“我们这里还产台湾高接梨,近40元一公斤,不愁销。”


  同一片土地,同样的梨树,为何价格如此悬殊?连日来,记者实地调查。


  引种黄金梨,一波三折


  东港村过去只种棉花,农民收益低,当地决定调整种植结构。


  2005年,区、镇两级政府多次调研,跑市场、测土质,最后决定引进黄金梨,在全镇推广。政府购来种苗,免费提供给农户。“当年,杜山镇梨树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大部分在东港村。”


  黄金梨3年才能挂果。期间,农民没有收益,纷纷在梨园套种棉花,严重影响梨树生长。“无奈之下,政府组织人强制拔掉棉花苗,每亩补贴500元。”潘际云说,当时杜山镇引进了两个老板,各自在东港村流转80亩地种梨,以点带面引导农民产业转型。


  政府每年请专家到地头传授整枝、施肥、授粉等技术。2006年,梨树很快结果了,专家要求农户摘掉小果子,让梨树有充足营养生长,农民却舍不得。“后来,真正到了挂果期,有的梨树只开花不结果,有的产量低。部分村民把树砍了,到2009年,只剩下600多亩。”46岁的村民陈军说。


  梨树一天天长大,效益慢慢显现。到2012年,每亩梨园收入3000元,比种棉花高出近一倍。“当时价格不高,每公斤不到4元。集中上市时,销售不畅也让大家头疼。”陈军说。


  这种局面,被台湾高接梨打破了。


  台湾高接梨,“喝牛奶”长大


  “梨子接近十成熟。皮薄,汁多,甜度高。”8月22日中午,东港村“台湾高接梨”基地,最后一批穿着“皮衣”的梨子采摘完毕。


  “‘皮衣’是从台湾空运过来的牛皮纸袋。套袋的梨子,没有鸟啄,没有虫咬,品相更好。”基地负责人郝月朋一边介绍,一边指挥工人把梨子放入冷库。


  2012年,台湾水果种植专家詹涌海、詹德亿兄弟俩,流转东港村80亩梨园经营权,运来大批台湾梨树芽苞,嫁接到黄金梨枝条上,称之为“台湾高接梨”。


  两年后,台湾高接梨第一次采摘。“基本都在8两以上,最大的15两。一般的梨,甜度只有7,我们的梨可达到13。”詹涌海说。


  同样的梨树,为何结出不一样的果?“我们的梨树是喝牛奶长大的。”詹涌海笑称,他们有自己独家配制的氨基酸肥——全脂奶粉、豆浆、海藻精、蜂蜜、鸡蛋等混合发酵一个月,滤去残渣,喷施到梨树根部和叶面。


  这样的精细管理贯穿梨树成长全过程。树木养护时,将枝条拉开,保证日晒均匀。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实行有机生态种植。坚持整枝、疏果,保证每个果子不争肥,长得够大。


  品质好,自然俏。今年,鄂州蒲团乡荷花节,台湾高接梨每公斤卖出了39.6元的高价。“这几年,高接梨把东港黄金梨带火了。”潘际云说,过去砍掉梨树的农民又自己买来梨树苗种上。


  黄金梨何时步入黄金时代


  “东港村黄金梨的变化,说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有可为。政府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地方实际引进产业,引导农民转型。”杜山镇党委书记李怀明认为,黄金梨与高接梨之间的价格差距,凸显了黄金梨产业存在的不足和市场条件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


  “观念和技术落后,是黄金梨价格上不来的重要原因。”村民陈军种了10多年梨,直到在高接梨基地打工一年才学到“真经”,他全部按生态有机种植要求操作,成本要比其他村民的梨园高出一倍以上,种出的梨品质好,价格也高。但像陈军这样,愿意接受新技术的农民太少。


  “2012年后,黄金梨进入丰产期。随之而来的是销售难。”陈军说,村民卖梨,多在路边摆摊或小商贩收购。由于上市时间集中,每年都有不少梨因卖不出而烂掉。


  2015年,李怀明带着潘际云联系到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对方对样品挺满意,但听说只有15万公斤供货量,失望地摇头,“至少要100万公斤才能进超市。不然,刚有口碑就没货了,会造成铺货成本大,赚不到钱。”


  高接梨销售则灵活得多。他们不仅通过自己的渠道销售到广州和武汉等地,还会在线下开展团体订购、采摘,线上通过顺丰、淘宝等平台外销。同时建立冻库,延长销售期,价格也稳定。“弥补差距,就要引进台湾高接梨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引进经营大户,走规模化、品牌化之路。”李怀明如是说。


  在采访中,詹涌海介绍,杜山镇的环境特别适合种植高接梨。几年来,他以东港黄金梨为母本,培育出炎黄梨、福寿梨、翠玉梨、蜜梨等多个品种。詹涌海所在的湖北杏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希望流转东港村所有梨园,或者成立黄金梨合作社,统一经营和管理,打造高端黄金梨品牌。


  李怀明表示,将积极促成杏福农业公司的这一设想,加大土地流转,助推东港黄金梨尽快步入“黄金时代”。(记者 杨念明 通讯员 郑博)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关注新华网公众号 下载新华炫闻客户端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外国专家大力推荐的购买和储存金银入门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400-123-1234

联系热线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返佣网官方微信,了解更多资讯动态。
新浪微博添加关注
在线咨询 分析顾问微信客服
扫一扫添加微信
广告合作Top
x

在线预约

x
长按图片 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