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花费4吨黄金也只能买到二手货,如今中国已经禁止出口。这个“南海造岛神器”到底是什么?对中国到底有多重要?
“天鲲号”牛在哪里?
古有精卫填海,今有天鲲号“造岛”。“天鲲号”其实是一艘大型绞吸挖泥船。挖泥船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挖掘水道和淤泥的一种船只,具体任务就是挖新航道港口、拓宽航道、疏浚码头、还能“造岛”,因此它还有一个外号叫做“地平线编辑器”。

挖泥船一般按照工作方式可以分为耙吸式、链斗式、绞吸式、铲斗式、抓斗式以及斗轮式,还可以按照是否能自己航行分为自航和非自航,今天我们介绍的天鲲号就是自航的绞吸式挖泥船。天鲲号的工作原理就是先用转动的铰刀把海底的土壤绞松,然后再和水泥混合变成泥浆,通过吸泥管吸入后再通过排泥管排出到排泥区,看到这你可能会想,不就挖个泥而已,有这么重要吗?大家都知道迪拜,但是你知道迪拜耗资140亿美元打造,被称为世界最大的人工岛——棕榈岛,就是造泥船的杰作吗?

而我们的天鲲号就是拥有这种技能的造泥船,是我国第一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航绞吸式挖泥船,也是我国第一艘全电力驱动的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鲲号的远程输送能达到15000米,能力位居世界第一,拥有6600千瓦铰刀,挖泥功率可达6000立方米每小时,挖掘系统功率位居亚洲第一,并且还配备了还有四种不同的绞力,不管是遇到淤泥珊瑚礁还是岩石都可以轻松完成工作。
此外,天鲲号还配备了双定位系统和波浪补偿系统,在强风大浪的环境下也能保证施工安全。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舒适度,天鲲号还加装了148个主动空气减震装置,这是我国首次应用气动减震系统。在船舶开始工作的时候,这些气囊通过不断充气放气,使得工作人员感受不到船体的震动。最重要的是,“天鲲号”实现了全智能化,可以自动定位和自动挖泥。

在2018年的时候,天鲲号完成了试航,同年11月天鲲号的自动挖泥系统调试成功,2019年天鲲号正式投入生产,随后又在2020年在连云港顺利完成了了10万吨级别的航道工程吹填造陆的任务,从而全面通过了实战的检验,成为了中国疏浚历史上的里程碑之一。然而回顾咱们一波三折的造船史,不禁感叹中国人的自强不息。

从第一条船到第56条船
天鲲号的诞生绝对不是一蹴而就,它的成功里凝聚了我国几代疏浚人的心血。1897年在天津成立的海河工程局,是国内第一家专业疏浚机构,后来改名为中交天津航道局。在随后的124年里中国现代疏浚业从无装备无技术无人才的“三无”境地,到引进国外的船舶,模仿国外的技术,再到完全自主研发的“天鲲号”投入使用,成功实现了火箭式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年疏浚量已经超过了10亿立方米,是全球少数能够自主开展航道疏浚和吹填造陆的国家之一。
时间回到1860年,在天津开埠后,由于洪水频发和淤泥堆积严重,导致国际贸易无法顺利开展,光绪帝批准海河工程局成立。新中国成立后海河工程局改名为天航局,也就是中交天津航道局的简称,并且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港口疏浚工程。

然而由于国内生产力的不足和相关知识的缺乏,国际上挖泥船的市场被比利时、荷兰和德国垄断在,我国的大中型挖泥船只能依靠进口。于是,在1966年天航局用170万英镑从荷兰引进了技术已经过时的自航耙吸船“津航浚102”轮,要知道当时170万英镑可以换4吨黄金,不管在那个时候还是现在都属于“天价”。1985年,天航局又从日本进口了绞吸挖泥船“津航浚215”,虽然这只是一艘每小时挖泥2500立方米的中型船,但在当时“津航浚215”是我国最大、最先进的绞吸式挖泥船。
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就像是没有打地基建房子,建得再大再精致,哪天下一场雨,就倒塌了。最重要的是,买新的太贵,还得排队等待对方“发货”。于是在2002年我国开始自主研究疏浚设备和绞吸挖泥船。当时国际上的挖泥船厂商对于中国的想法不屑一顾,甚至认为,中国根本就没有研制大型耙吸挖泥船的能力。

对于以上言论,一群船舶工程师们开启了大型挖泥船的“国轮国造”,在2004年建成了大型绞吸挖泥船“航绞2001”。其后在2006年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并建造的大型绞吸挖泥船“天狮”成功投产,在当时天航局还专门为“天狮”号举行了一场比赛,“天狮”各项指标都比其他进口同类设备领先,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设计并建造大型绞吸挖泥船的技术和能力。

2010年我国的“天鲸号”成功建成投产,成为了当时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当时用的是德国的设计方案,由于方案并没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设计,船只结构以及主要性能方面都需要大改,但是德国方面却表示方案没问题,拒绝修改。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工程师们只能自己上阵,按照实际需求大刀阔斧地改动了船只的设计方案,最后成功建成了国内首艘自航绞吸挖泥船。
要知道天鲸号平均每小时挖4500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小时挖出了一个长100米,宽45米、深0.6米的足球场,是不是特别厉害?

但是,这样还不够。
中国需要更大更强的挖泥船
在建成了“天鲸”号后,我国在挖泥船建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显著。随后,历时五年我国终于完成了完全自主设计生产的“天鲲号”的研发设计工作,它代表了当前我国在疏浚船舶建造业的最高水平。随后,在2017年,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大型挖泥船实行出口管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出口大型挖泥船。”这标志着我国在疏浚领域终于不用再被西方封锁,真正实现了自主创新。特别是我们已经掌握了核心的技术,而这在过去被西方牢牢握在手里。

那么为什么这么牛的大型挖泥船要禁止出口呢?毕竟卖出去可是一大笔收入呀。作为一个靠谱的科普作者,我必须告诉你,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拒绝出口的最主要原因是会对我国的海洋领域安全造成威胁。要知道“填海造岛”不是看似简单挖沙子,而是一种高科技密集型行业。建好的“人工岛”并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经过专业的工程处理才能成为可供项目使用的硬地,而这可不光靠各种挖泥船就能实现的。并且我国的“天鲸号”和“天鲲号”在南海已经填海造成了七座小岛,在岛上已经建成了三个机场,使我国空军在南海领域的作战半径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这种填海造陆扩大领土的海防利器自然不能出口给其他国家使用。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中国与欧洲四大疏浚公司的差距。虽然我们目前是世界第一疏浚大国,但“大”并不代表着“强”。要知道在船舶数量上我们还远远比不上比利时与荷兰,毕竟在大型挖泥船领域我国才刚刚起步,而比利时和荷兰已经研究了一百五十多年了。

但是我国在这方面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已经掌握的挖泥船技术,而如今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需要我们的造泥船,相信在未来我国会造出更多大型挖泥船,为中国疏浚业续写发展传奇,坐实我们“基建狂魔”的称号。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黄金750是假黄金吗,黄金上刻有jds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