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潮州朱泥壶”?
潮州朱泥壶(俗称“红罐”,港、台等地讹称“汕头壶”),始于清中期,发祥于潮州枫溪。
朱泥壶,顾名思义是用朱泥制成之茶壶。潮州朱泥本地俗称“红泥”,是紫砂泥料之一种,属天然矿料、绿色材质。潮州本地朱泥的最大特点是含氧化铁量极高,呈土黄色,烧制后转红色。质地细腻柔韧而不含砂,可塑性强,干燥收缩率较大,从泥坯成型到烧成收缩约15%。
而现在,朱泥壶不单单局限于用潮州本地朱泥制成,泥料多样,各有千秋,各家也有自己独特的泥料配比。潮州朱泥壶的概念扩大了。
2,什么是“手拉朱泥壶”?
用手拉坯成型法制成的朱泥壶就是“手拉朱泥壶”。 潮州朱泥壶制作手法不同于宜兴紫砂壶的泥片拍打成型,采用的是“手拉坯成型法”。
延伸:茶壶成型方法主要有:机器滚压成型,注浆成型,印坯镶接成型,手拉坯成型,泥片拍打法。泥片拍打法的4种细分手法:打身筒成型法,镶身筒成型法,围身筒成型法,合身筒成型法。
3,潮州朱泥壶采用什么泥料?
制作手拉壶一直是祖传作坊,各家有自己的泥料配方及制作手法,从不外传。
据了解,过去潮州艺人基本上只以田底红土为原料。田底红土沾性大,易氧化,透气性和保鲜能力差,泥质根本无法与宜兴紫砂泥相提并论。微信搜索源记工夫茶,更多好玩干货。
现在用于制壶的泥料是本地纯天然矿石,含有丰富的金属、非金属元素和有机物质,透气性和保鲜能力一点不逊于宜兴紫砂泥。也有采用宜兴的泥料,或者宜兴料配比本地料。还有一些是调砂泥料。
4,什么是调砂泥料?
所谓调砂,就是在练生泥时加入了一定比例或粗或细的熟(或半熟)砂粒。(注:熟砂粒是烧过的紫砂泥,不含化工原料)。
“俗谓之柚皮砂,更为珍贵,价同拱璧,所谓砂土与黄金争价”--《潮州茶经·工夫茶》。
俗话说,“泥是肉,砂是骨”。调砂自古有之。调砂增加了泥料的质感和肌理感,也增加了透气性。调砂壶古朴大方,粗而不糙,细而不腻,低调质朴。
5,潮州朱泥壶有什么显著特点?
首先,手拉坯成型,从壶内壁可大致判断是否手拉成型。第二,壶型以圆为主,但圆非一相,变化万千。第三,壶身小,壶体较薄,小巧精致。潮州工夫茶讲究小壶小杯,所谓“壶之采用,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第四,泥料多用含铁量高的朱泥,烧成后的壶多为红色系,或深或浅,或明或暗而不一。第五,多不彩绘刻画。而多在壶型、线条上做文章,例如千线壶。
6,一把朱泥壶的基本要求?
第一,出水顺畅,断水利索。第二,握感舒适,重量适中。第三,“三山齐”,即覆盖而口嘴提柄皆平。“水平”,即若去盖浮水,不颇不侧。第四,壶身厚度均匀适中。壶盖紧密。第五,重心要稳,比例要好,线条要美,做工要细。
7,怎样挑选朱泥壶?
买壶忌讳:用壶盖边缘或者子口去敲击壶身,薄而脆,易磕损,新手才会这样做。
听声音是为了判断壶的烧结程度,壶身有无开裂。可以用一只手托着壶身,用壶钮敲碰壶身壶嘴壶把,也可以用手指去弹。
选壶无非就是选大小,选壶型,看泥料,看做工这四点。
首先,选出自己觉得好看、大小适合自己使用的壶(审美虽有标准参照,但也因人而异)。然后看泥料和做工,做工是否满足上述第六点,朱泥壶的基本要求。泥料是一把壶的基础,关系着壶的密度、硬度、耐久性和色泽、泡茶效果、养壶效果。一般来说,陈腐多年的老泥较好,矿石制泥比田底泥好。
8,怎样买到一把货真价实的朱泥壶?
给想买朱泥壶的朋友点建议。新手买壶要找对人,这是最重要的。可以直接到制壶匠人那里买,这样最放心又能学到东西,也可以托熟人朋友帮带或者找有诚信的商家买。
最好是自己积累一些识壶知识和经验。可以参照第八点“怎样挑选朱泥壶”去深入。
9,选择无釉壶还是上釉壶?
以前潮州朱泥壶多有在壶身外侧上一层釉水或者泥浆水,壶身内侧不上釉。现在潮州朱泥壶无釉和上釉的都很多。而宜兴紫砂壶自古多是壶内外都不上釉。
无釉壶和上釉壶各有优势。不同的茶适合不同的壶。上釉壶就像穿上衣裳,美观很多,泡养也会变漂亮。无釉壶低调朴素,泡养容易出效果。
10,怎样开壶和养壶?
开壶,将壶放在容器里,壶盖打开,凉水浸没整个壶,用中火烧至水将开,投入适量干茶叶。待水全沸后,转用小火续煮2分钟左右,关火。待茶汤冷却,捞出壶与盖,自然阴干即可开始使用。
养壶,喝茶时多备一杯茶汤,浇于壶身,然后用干净的布或养壶笔仔细擦拭整个壶。经常使用这把壶冲泡用一种茶叶。喝完茶及时倒掉茶渣,如果忘记倒茶渣而至茶渣发霉生异味,对壶影响很大。壶内清理干净后,不需用布擦拭壶内,用沸水洗涤壶内外,然后置于干燥通风无异味处自然阴干。
11,一把壶只能泡一种茶吗?
肯定不是啦。只不过一把壶只泡一种茶,对壶和茶都有好处。所谓养壶,就是用茶叶滋养壶,让壶吸收茶味茶香,壶表面形成漂亮的包浆。用一种茶来泡养,壶就只吸附这种茶味,越泡对这种茶的味道越有增益,而越损于其他茶。我自己是一把壶只泡一个品种的单丛,例如有一把线圆壶就只冲泡中熟火老丛锯朵仔。
12,手拉朱泥壶的制作流程?
首先是制泥,包括选料、调配、粉碎、舂粉、筛粉、浸泡、炼泥、陈腐、再炼泥等。然后是手拉坯成型,修坯,理光,钻和修出水孔。然后是手拉壶盖,修盖,装和钮,钻修盖气孔。然后是制壶嘴壶把,装和修壶嘴壶把。然后是制釉,上釉,无釉壶则不需这一步骤。最后是装窑煅烧。这是大致流程,还有一些工序、细节处理未提到,工序繁多,而且每一道都重要。
13,潮州朱泥壶与宜兴朱泥壶主要有什么区别?
第一,泥料不同。潮州朱泥壶以前用田底红泥,现在多配比上矿料或纯矿料,本地料居多,也有用宜兴料,潮州朱泥壶含很高的氧化铁,质地细腻,含砂率较小,可塑性高;干燥收缩率较大。宜兴朱泥壶采用宜兴黄龙山或赵庄等的朱泥料,含砂率较大,透气性较好。
第二,成型工艺不同。潮州朱泥壶用手拉成型方法。宜兴朱泥壶用泥条相接,拍身桶成型的方法。
第三,造型及大小不同。因为潮州朱泥壶是手拉成型的,则多是圆形,在圆中求变化。而宜兴朱泥壶则造型十分丰富,不胜枚举。因为潮州人善饮工夫茶,潮州朱泥壶多为小壶,而宜兴朱泥壶也有小壶,叫“小品”,但大多是容量大的壶。
14,朱泥壶的过去与现状?
潮州手拉朱泥壶生产历史较长,至迟可以追溯到清代中期。在过去,潮州朱泥壶艺术水平不高、社会认可程度和社会宣传力度都不足。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出口台湾和香港比较多,在当地也是仅为实用器。过去的潮州艺人用本地朱泥制壶,再上一层釉 ,透气性较差。早期潮州艺人的壶多是模仿宜兴的名家名作,制作精良的壶也不署上自己的名字,多是署上“孟臣”“逸公”等宜兴名人字号。
现在潮州的手拉壶艺人有几百人之多,且有学校开课教授壶艺,也有名家收徒授艺。潮州手拉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和壶友关注,一片繁荣景象,当然,壶价也是在不断升高。潮州手拉壶的泥料、造型也在不断发展。
15,潮州朱泥壶有哪些名家?
据了解,现在潮州有几百人在做手拉朱泥壶。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四大制壶家族。章氏“安顺”号,吴氏“源兴”号,谢氏“俊合”号,张氏“裕德堂”。
最为人知晓的名家有:谢华,章燕明,章燕城,吴瑞深,吴瑞全,张瑞端,张瑞隆,章锡河,吴锦全等。
制壶名家后续为大家详细介绍。微信搜索源记工夫茶,更多好玩干货。
感谢这里有你,有闲常来食茶
我们坚持原创,你们随意留言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