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徽在服务发展中闪光
——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员服务发展事迹选编
编者按 为响应市委“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乘势而上,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稳增长、保安全、守底线”号召,落实“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机关党建工作要求,引领机关党员干部在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三门峡新征程中建功立业,6月初,三门峡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在市直机关启动了“服务发展事迹”寻讲活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现选编部分事迹材料刊发。
党建引领揭榜挂帅
再谱生态屏障新曲
小秦岭保护区位于三门峡最西部,是黄河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同时又是一座真正的“金山”,黄金持续开采50余年,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粗放开采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2016年,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撤销了保护区内11家单位矿权,并对1017个坑口进行封堵,用6年时间基本还清生态环境历史欠债,实现了绿的嬗变。2022年,在中国这十年·河南新闻发布会上,省委领导盛赞:昔日满目疮痍的小秦岭已成为全省特有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
近两年,随着黄金价格上涨,偷盗者为获取高额非法利润而不惜铤而走险,小秦岭这1017个封堵坑口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这1000多个坑口,就如同是1000多个喷薄欲出的小火山,深藏在小秦岭中。
文峪党支部就处于“火山群的焦点位置”,辖区总计459个封堵坑口,保安全、守底线任务接近总量的一半。这里与陕西省潼关县仅是一条小河为界,河之东为矿山坑口封堵区,河之西为陕西矿山正常生产区。面对人员平均年龄54岁、任务重、区域位置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何确保54809亩森林生态安全,如何守好459个封堵坑口的防盗采安全,如何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摆在文峪党支部面前首要任务。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文峪党支部主动领题,加强宣传,通过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基层,增加巡护频次,布设红外线相机、加强无人机巡查等措施,下足“苦功笨功”守好安全底线。在豫陕界21大梁区域,平时巡护都得攀爬50度的石皮陡崖,同志们为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冒着30厘米厚的冰雪,穿上钉鞋,背上安全绳,按时按期完成了巡护排查任务。正是有了这群不怕困难、爱岗敬业的生态卫士,经过三个月的共同努力,基本遏制住了省界大西峪林区猖獗的盗采活动。但豫陕界的防盗采工作形势仍很严峻。
必须打破行政区划壁垒限制,必须联合省界相关单位,再打造一层外围“防护网”,形成豫陕界保安全、守底线的“人民阵线”,才能巩固“大会战”成果,才能减轻职工们高强度的巡护工作。
文峪党支部书记焦战朝主动领题,上任伊始就带领班子成员,利用工作间隙拜访陕西潼关县金城国有林场、潼关县矿山生产综合执法局、桐峪镇桐峪社区、桐峪镇东晓社区等单位,并成功在陕西金潼矿业公司“小口坑口”召开豫陕界2023年一季度森林防灭火、矿山防盗采联席会议。会上,相关单位对联合起来严厉打击非法盗采、保护合法企业权益,确国家森林、矿产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达成了共识。
联席会后,为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文峪党支部成立豫陕界“林场+社区”党建联盟筹备组,以2林场为核心,以沿山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主体,将“红色党建联盟”锻造成联系省界基层党组织紧密联系的纽带,进而推动形成“生态文明大保护、两防工作大联防、支部共建大提升、精神文明大共建、绿水青山大共享、党群感情大增进”之格局。2023年6月19日,豫陕界小秦岭生态安全2林场+3社区党建联盟协议书成功签约。协议的签约标志着文峪党支部通过党建赋能,多方联动,为小秦岭保安全、守底线工作又注入了“红色源动力”。
一年来,党建联盟开展“联学联建活动”6次,组织安全宣传12次,不断凝聚生态保护“红色向心力”。并以党建为纽带,不断扩大党建联盟“朋友圈”,改变了以往单个基层党组织力量不足和村(社区)党员干部力量薄弱等情况,解决了“各自为政”“各抓各的”的难题,实现了基层党组织从“单兵作战”到“集团用兵”的转变,有效筑牢了“战斗堡垒”,进而团结带领豫陕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推动平安林区、美丽乡村、和谐社区的建设。
党建联盟五个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小秦岭保护工作示范引领,构筑起了党建联盟内“生态安全一盘棋”思维,形成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安全共抓、发展共进的“红色引擎”,圆满实现小秦岭省界接合部盗矿亡人案件0发生,森林火情火灾0发生的目标任务。
上周,小秦岭又传喜报。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认定小秦岭保护区为“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专家组一致认为:小秦岭作为我国重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金矿矿区,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是相关领域的典型代表。
转型升级拼经济
真“财”实干谋发展
拼经济、抓发展、稳增长、保安全是当前全市的重点工作,也是市财政局党组对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党员的号召。都说财政工作是神秘的,是“高大上”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财政那些事儿。
改造提升一直以来是企业降本增效的有力手段,是经济提质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我们拼经济谋发展的重点工作。自2020年起,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机关第四党支部把深入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市财政局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专项资金,3年累计为201个项目发放“三大改造”专项资金2.75亿元,撬动投资999.6亿元。在当前财政收支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这么大手笔的支持,资金从哪里来?
也许是我们面对单位时的一次次“黑脸”。当收到单位的资金申请时,严格落实“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部署,一般性支出压减再压减,支出结构优化再优化。不讲人情,不听借口,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资金好像是这样来的。
也许是我们审核项目资金时的“不懂变通”。像我们前段时间在审核“三大改造”项目资金时,总能听到很多想“通融”的声音。有不少企业电话咨询甚至现场解释,但是“固执”的我们扣着政策上的一字一句,向企业分析缘由,“执拗”的我们循着蛛丝马迹,誓要对每个材料探个真伪。严格当好项目资金的“守门员”,才能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资金好像是这样来的。
也许是周六周日依旧在马不停蹄出差的领导,也许是下班后依然能在单位见到的同事;也许是第二天都要退休的前辈仍对我们“不放心”的指导,也许是年轻人之间的相互打趣“走,一起去武强医院看看你的背”;也许是从傍晚等到黑夜的子女枕边流下的泪水,也许是预产期将至仍坚守岗位的妈妈,也许是总把亲情排在工作后而被家庭多番指责的丈夫;也许是每到月末、季末、年末,财政人突然的“精神抖擞”,也许是熬过专属于财政人的跨年夜后我们的“放声欢呼”……是的,资金大概就是这样来的,在领导的一句句嘱托中,在同事间一声声的鼓励里,资金就这么来了。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效,奋发的财政人更加有为。为了让财政政策在企业心中扎根,为了每一分财政资金都能开出“发展之花”,结出“高质量的果实”。大手笔的“三大改造”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探索资金直达企业机制,三天,仅三天企业便收到了资金。高速度,高质量,市财政局因此也获得了2023年度市委改革优秀奖。
通过“三大改造”,大批企业重焕光彩,生产效率提高43%以上,降低成本15%以上,盘活了32家停产半停产企业。以河南恒康铝业有限公司为例,实行改造提升后,不仅盘活了停产近3年的24万吨电解铝产能,而且通过改造,每年可节约电量6240万度、节约电费2600万元,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更扎实了。
持续的改造升级,我市的优质企业也在稳步增多。目前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4家。我们期望,有一天,我们的大企业能够在全国市场中“顶天立地”,我们的中小企业能“铺天盖地”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在2023年度省政府集中督查时,我市“三大改造”引导产业转型作为典型经验做法获得表扬。
前些天,机关第四支部收到了“党建揭榜挂帅助推高质量发展”活动荣誉证书,更是提振了全局基层党组织的信心。下一步,将持续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能,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以党支部为高质量发展的战斗堡垒,充分激发“红色动力”,凝共识、提信心,唱好“黑脸”,守好资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三门峡实践新局面。
为了让庙底沟博物馆成为
三门峡的亮丽文化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和繁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1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在我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庙底沟博物馆盛大开馆。
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基本确立了我国1万年奠基、8000年起源,6000年加速、5000多年进入文明社会。而庙底沟文化是仰韶文化鼎盛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类型,距今6000至5500年左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正好处于加速进入文明社会的关键期,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庙底沟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是新石器时代考古领域的重大突破,在考古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三门峡市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资源重心,以及突出的文化金字招牌,依托庙底沟遗址建立庙底沟博物馆意义重大。
庙底沟博物馆的筹建工作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在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务实笃行、攻坚克难。博物馆整个展览涉及考古遗址上百个,重点展示的有20多个,共展出文物3000多件(套)。文物协调工作极其困难,临危受命的领导敢“啃”硬骨头,想方设法地保障了展出文物的全面性和彩陶的数量优势。策展团队通过“找、借、要”等途径,千辛万苦地保证了展览资料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完整性。
在开馆倒计时80天左右,正式进入布展阶段,时值三伏天,工地条件艰苦,同志们常常顶着骄阳,冒着暴雨,耐着高温,在噪声及粉尘严重的环境中,加班加点、慎之又慎地完成了文物进场、清点和入柜以及其他的布展工作,每天大家的步数累计两三万步。在这种条件下,好几名同志出现咽炎、咳嗽、关节痛等症状,在领导“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感召下,最终保证了顺利开馆。
开馆后,庙底沟博物馆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为了使美誉度持续传播,在做好文物的保护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完成好中央、省、市等各级领导高规格、严要求的接待任务,保障好公众的参观体验。2022年,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花开中国——庙底沟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生历程》荣获博物馆界“奥斯卡”奖——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23年央视兔年春晚更是以庙底沟花瓣纹彩陶盆为设计灵感,贯穿了整场晚会及舞台设计,再一次强势宣传了庙底沟文化,大大提升了三门峡的城市知名度和关注度。
每逢节假日,全国慕名而来参观的游客倍增,全馆职工放弃休息时间,全力保障博物馆的安全及运营。在人员和资金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局党组、馆班子成员攻坚克难,带领全馆职工团结协作、化解矛盾,使博物馆的工作亮点频出。
2023年,为了践行文物活化利用精神,我市特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王苹老师以仰韶文化彩陶纹饰为主题设计了一场服装秀,在第二十八届黄河文化旅游节上展示。为了不影响正常开馆,馆内各部门通力合作,在白天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每天从下午4时至次日凌晨2时,配合彩陶纹饰拍摄工作,历时1个月之久,才让精美的彩陶纹饰得以提取复原,用于华丽服饰创作。此次活动在全国首创,这次的成功实践,让三门峡再次备受关注并广受好评。
开馆以来,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并受到中央及地方官方媒体以及众多自媒体大V的热烈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中国青年报》、东方卫视、《河南日报》等媒体争相报道,庙底沟博物馆已经成为我市一张金灿灿的文化名片。
“花开中国”是博物馆的展览主题,“花”字有三层含义:一是“繁衍之花”,指的是彩陶上的花瓣纹;二是“文化之花”,指的是似重瓣花朵般盛开在中国大地的庙底沟文化;三是“华夏之花”,花华同源,庙底沟彩陶上的花瓣纹可能是华夏民族名称的由来。如今,庙底沟博物馆开馆已近三年,“花开中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庙底沟博物馆的“彩陶之花”、三门峡市的“文化之花”、中华民族的“文明之花”在新时代的中国再一次华丽绽放,为我市的文旅经济发展引流献力、锦上添花。
回望过去,饱含着辛勤的汗水和激动的泪水,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庙底沟博物馆将继续勇挑重担、乘风破浪,围绕建设文化强市、提升文旅经济、赓续历史文脉的责任和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负期望、砥砺前行!
把人民“登记”在心中
“我们是中国青年,是祖国忠诚的儿女,我们自愿献身不动产登记事业,为民服务记于心、依法登记成于胸。我庄严承诺,奋斗有我,让登记流程更加高效;奋斗有我,让登记服务更有温度;奋斗有我,让人民群众更为满意。”这既是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窗口党员服务队一份庄严的承诺书,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状。
证书虽小,牵系千家万户美好生活;簿册虽薄,事关千山万水美丽中国。市不动产登记中心2015年成立,2016年颁发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2017年开启一窗受理新模式,并首次提速办结时限至15天;2018年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再次提速办结时限至5个工作日;2019年在全省创新性开展非公证继承业务,为百姓节省公证费用500余万元;2020年实现全流程登记业务“1个环节、2小时内”办结,上线自助打证机、查询机24小时服务,2分钟内出证书、20秒内出证明;2021年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2022年完成首例“交地即交证”;2023年推动“带押过户”全面落地;2024年实现“验收即交证”。十年风华历程,跑出豫西登记新速度。潮起宜踏浪,风正好扬帆。中心借助“放管服”改革“东风”,打造“不动产登记+互联网”“+银行”“+税务”“+公证”“+法院”“+交易”“+公积金”等“1公里服务圈”,设立便民服务点76个,真正让老百姓实现在家门口办证。
“作为不动产登记行业的一名共产党员,我愿做行业改革中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始终守初心、担使命,‘拧紧发条’,为推动基层不动产登记改革尽绵薄之力!”这是党员服务队队长宁志忠在自己笔记本扉页上写下的一句话。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登记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越来越多。宁志忠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在大胆创新和谨慎实践中,以改革之“变”创服务之“便”,推出了“四个一融合办”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在他的带领下,中心先后获得三门峡市“五一劳动奖章”“五星级党支部标兵”“先进基层党组织”“我为群众办实事先进服务单位”等称号,并连续3年荣获省自然资源厅、三门峡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称号。
“有恒产者有恒心。”对于群众来说,买房拿到“红本本”,是他们最大的心愿。湖滨区某小区因建成年代久远、缺少规划建设等手续而迟迟无法办证,成了小区居民的“心病”。
“同志,我就想再问一句,这有生之年,我还能拿到房产证吗?”一次摸底排查中,70多岁的贺大爷道出了多年的辛酸。看着小区大爷大妈期盼的眼神,听着他们各自的难处,宁志忠心头一酸,下定决心:“不管什么原因,哪怕有历史因素,有要件不齐,我们登记人也不能视而不见、不问不管。”
接下来的日子,他着手梳理该小区问题:材料缺失、法律壁垒、政策堵点横亘在前,阻碍着办证的步伐。宁志忠没有退却,他组织专人查阅大量原始资料、现场查勘房屋信息、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上门协调住建、税务、规划、消防等部门,最终使这一长达20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让群众能够早日拿到证,我们再苦再累都值得。”怀着这样的信念,截至目前,中心已办结复兴社区、嘉和广场等遗留项目14个共37幢楼,让3000余户群众拿到了“红本本”。
中心党支部以“支部建在窗口上,品牌创在服务上,先锋亮在岗位上,党旗红在证书上”为目标,打造“三争两创一满意”的党建品牌,成立党员服务队,共上门服务400余次,连续8年常态化开展延时服务,共收到群众、企业感谢锦旗100余面,造就了一支风气正、作风硬、干劲足的党员队伍,在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中,持续擦亮了党建品牌。
在人民群众身边,有一群财产的守护者,锐意创新、扎根奉献、投身服务,尽展不动产登记人的风采和情怀,用责任和行动让三门峡市发展更有“温度”,让惠企答卷更有“厚度”,让便民措施更有“力度”。
忠诚于党的“红色通信兵”
有这样一支队伍,传承着党的红色基因,直接为中央和地方党政军领导提供安全、保密、畅通、及时的通信服务,被称为“党的红色通信兵”,他们的名字是党政专用通信人。有这样一名同志,在这支特殊的队伍里已经工作了7年。7年来,他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政专用通信工作提出的“忠诚、严谨、自律、奉献”八字要求,在平凡岗位上书写忠诚与担当,为党委办公室“三服务”事业作出不平凡的努力。他叫王春洋,36岁,中共党员,现任中共三门峡市委办公室专用通信局电视会议管理科负责人。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关于王春洋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今夜无眠。2023年4月4日,对于王春洋来说是紧张、忙碌和不平凡的一天,将要保障的全市安全生产建设年活动大会,要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共计1355个分会场,7584人参会,这是建局以来参会人数最多、保障难度最大的一次会议。而此时,他的母亲身患癌症,正在住院化疗。作为妈妈唯一的孩子,他选择默默擦干眼泪,坚守工作岗位。王春洋带领队伍分秒必争搭建会议系统,在凌晨4点钟,终于调通了全市1281个村镇的信号。这次全市安全生产建设年活动大会,让村镇基层干部第一次通过电视会议系统近距离聆听市委书记的指示,这是新时代专用通信的跨越式发展,令人倍感振奋。
第二个故事,攻坚克难。“三门峡局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在会议电视保障工作中创新方法、探索新招,为全省带了个好头,请规划处研究,开展试验,应用推广。”这是省专用通信局局长刘文莱对三门峡市专用通信局连续第四年工作创新的批示。王春洋爱“琢磨”,在他的认真钻研下,三门峡市专用通信局在2020年创新“视频会议九分屏显示”功能,实现了用电视会议系统召开会商会议;2021年创新“矩阵编程式一键切换”功能,显著简化操作步骤,提升会议观感;2022年创新“培训会议画中画显示”功能,在授课类会议中广泛应用;2023年创新“光纤自动切换保护”功能,有效提升了电视会议系统线路安全性。克难攻坚、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使他成为全省4名省级培训师之一,为提升全省电视会议系统技术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个故事,欢迎回家。2022年8月,在新冠疫情最为严峻的防控期,全市的重要工作主要以视频会议形式传达部署,王春洋为做好保障工作,主动请缨要求封闭坚守,吃住在工作岗位上。他以精湛的技术、过硬的作风在长达20多天里高标准服务保障视频会议30余次,让疫情防控的各项指令第一时间传达到防控一线。然而,就在结束封闭管理前的最后一天早上,他突然接到家里来的电话,从小带他长大的奶奶去世了。王春洋匆匆处理完家事后又返回岗位,继续保障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时任局长刘燕妮问他:“家里有事,怎么还不回家?”王春洋腼腆地说:“每次回到咱局里,那扇密码门的语音提示都会对我说‘欢迎回家’,心里暖和得很。”那一刻,我们突然明白,为什么奶奶去世、母亲患癌,他仍然一心扑在工作上,因为这就是最朴实的家国情怀,这就是最赤诚的初心本色,这就是最鲜红的专通风采。
像王春洋这样的专通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无法一一道来。2017年建局以来,他们完成紧急保障任务18次,特别是2022年6月任务期间,他们连续奋战30天,铺设线缆、安装设备、巡检线路,24小时值班值守,以最高标准保障了党中央指挥线的安全畅通。2018年至今,他们服务保障经济工作、安全生产工作、乡村振兴工作、“三个一批”重大活动等各类电视会议723次,其中中央会议57次,省级会议429次,特别是保障2次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的重要会议;保障市委书记参加的会议309次,市长参加的会议101次,所有会议均做到了零失误、零差错、零故障。通过召开视频形式会议,节约市财政资金约3000万元,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仅有5人的情况下,我市专用通信工作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等次,排名全省第一梯队;专用通信集体荣获2023年“三门峡市五一劳动奖状”,工作成绩多次受到省、市领导批示表扬。
心系公路绘蓝图
服务发展立新功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在市公路系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甘当铺路石,勇为开拓者”,奋力推动三门峡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詹菲菲,就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詹菲菲,1994年参加工作,现任市公路中心规划总监,主要负责我市普通公路计划规划、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等工作。在公路战线奋斗30年来,她在路网规划、项目谋划、推进前期、资金争取、统计服务等方面,前瞻性敏锐性强,经验丰富成效显著,被称赞为“规划攒足发展劲、前期跑出加速度、计划交了高分卷”。
前瞻引领科学规划,服务民生助力经济。公路通百业兴。公路是连接城乡、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纽带。为深入践行交通强国、中原崛起、建强区域中心城市、13561等交通发展布局,詹菲菲作为一名公路工作者,她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工作30年来,她牵头编制了我市干线公路4个五年规划、3次路网调整、旅游公路、国土空间、灾毁恢复、生态红线、黄河金三角等多个规划。担任科长以来获批项目百余个、建设里程超过2000公里,争取各类补助资金超百亿元。她积极推进崤函大道、仰韶大道、245寺河、244大坝等省市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实现新增一级公路254公里、二级公路776公里、改建650公里。同时她将农村公路建设与民生实事、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旅游公路、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多个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近3年所提意见建议被上级采纳24条,为行业发展攒足了后劲。
开拓创新勇担使命,服务发展提质提效。国道310南移项目是“十三五”全国投资最大的普通干线公路建设项目,也是三门峡建市以来自行组织实施的投资最大的建设项目。面对专项基金窗口期、突破收费、3p探索等种种困难,在项目申报中,詹菲菲带领团队定节点、绘作战图,凭着“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坚韧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与时间赛跑,与政策赛跑,仅用43天完成百余函件,取得工可批复,打赢了14.93亿元专项基金攻坚战,实现普通公路收费全省开先河,创造了三门峡模式与三门峡速度。国道310项目成为全省“标杆典范”,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和“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李春奖),解放了沿线6个城区及多个乡镇的穿城瓶颈,为三门峡市人民铺筑了一条战略路、黄金路、幸福路。
为促成国道209王官黄河大桥项目豫晋两省合作共建,在市领导和中心领导的支持带领下,她再挑重担,常年奔波于郑州、运城、太原等地。为加快推进209国道项目,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中高风险地区的参会人员,她一边周详有序地安排工作,一边严格把控疫情防控,先后组织项目评审50余次、完成合同协议数十个,以及大量材料函件等,使项目成功挤上政策和收费班车,开创了项目报批的先河。在推进两省合作中,“抢、破、攻、盯”的做法,被山西同仁称赞为“三门峡精神”。
交通旅游深度融合,旅游规划树立标杆。近年来,我市以沿黄生态廊道为代表的旅游公路建设作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詹菲菲结合沿线资源,科学规划优质串联,积极筹备全省旅游公路现场会及观摩方案,同时与市县深度对接,多次组织座谈与方案讨论,高质量开展旅游公路工作。我市成功实现980公里入旅游公路网,四大1号旅游公路我市就融入两个(黄河古都、生态伏牛),并两次在全省旅游公路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2023年8月,在全国交旅融合发展研究班作为河南省唯一案例作经验交流,多个地市公路部门到我市交流观摩,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在公路战线奋斗的30年,詹菲菲敬业奉献,忘我工作,她一旦投入工作,就会忘记性别、忘记病痛、忘记时间,但唯独不会忘记的是项目和任务。抢机遇,她风雪无阻组织专家现场踏勘、连夜拟文、凌晨出差、奔走协调;追政策,她亲历“7·20”暴雨后,陷入交通断行、酒店停电停网等困境;推项目,她出差时遭遇恶劣天气几次与危险擦肩而过;忙工作,她错过亲人的重要时刻、她把自己体检一推再推……就这样,她将多个项目跑成全省行业标杆,多次在全省率先批复获得最大支持,屡次受到肯定,特别是服务区项目,更是被省中心提出了“远学浙江近学三门峡”,她先后获得“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市政府记功(G209)”“国道310南移先进个人”“市道德模范”“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公路事业发展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招聘美术设计、播音主持、视频制作、媒体运营人员,欢迎大学生前来实习。
新媒体采编部
电话:18639836102
责编:蔡仲鸣 徐伟
合作热线:18639836009 16639899398
投稿邮箱:smxsjkb@163.com
微信推广:0398—2981057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
上一篇:通过Wi-Fi就能获取手机号码和个人信息!3·15晚会曝光的这家上海公司连夜被查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