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嵘收藏的张大千作品(江堤晚景,90cm×39cm,1947年)
程恩嵘,收藏界名家。热爱传统文化,一生钟情于名家书画,尤以收藏张大千作品而著称。
以藏养藏,从宣传干部到专业收藏家提起张大千,无人不知,他是中国绘画近代史上的“全能大师”,于中国画山水、人物、花鸟、鱼虫、走兽等无所不能,无一不精;其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张大千曾论画:“画中要它下雨就可以下雨,要出太阳就可以出太阳。造化在我手里,不为万物所驱使……心中有个神仙境界,就可以画出一个神仙境界。”
如今张大千作品的收藏群体遍布华人世界,对其作品产生收藏愿望的藏家人数也越来越多,因此其作品市场行情逐年走高,与此同时,也就出现了越来越多几乎以假乱真的赝品。作为国内收藏张大千最重要的藏家之一,程恩嵘这些年来过手的张大千作品不下400件,他不仅演绎了“低买高卖”的传奇,用“以藏养藏”的方式,缔造了富有品质的收藏体系,还为张大千作品的收集和出版做出了贡献。
1997年入手第一幅张大千作品,不到3万元。几年之后,再度投放市场,这幅作品拍出了50万元。
程恩嵘出生在山西,3岁时来到成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16岁再回到山西,他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都在成都度过。书法、篆刻是他打小的爱好,常常因为字写得好被老师选为展示的样本,班里墙报、黑板报都由他包办。大学毕业后,在山西一家著名国企做宣传干部的程恩嵘因为对书画的爱好,结交了不少当地的书画大家、文化名人。上世纪80年代初,“艺术品市场”这个概念还不存在,艺术品也没有“价钱”,而是兴之所至地将其作为“礼物”赠送。程恩嵘于是“零成本”地踏上了艺术品收藏之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中国嘉德、瀚海等拍卖公司敲响拍槌,全国各地的拍卖行如雨后春笋。程恩嵘发现自己收藏的书画作品一幅可以卖到几千元,相当于他一年的工资,于是萌发了辞职做收藏的念头。
从1995年辞职至今,程恩嵘过手的近现代书画家作品有数千件。1997年,他入手了第一幅张大千作品《山芋图》,从一位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手中购得,不到3万元。程恩嵘得到这幅作品之后,做了深入研究,为它找到了几个非常重要的出版著录。几年之后,再度投放市场,这幅作品拍出了50万元。从那时起,程恩嵘便主攻张大千,入手的大师级作品中,10件藏品里就会有8件是大千的作品。他用“以藏养藏”的方式,在卖出买进的过程中,提升收藏层次。
程恩嵘收藏的张大千作品(凌云仙女图,120.4cm×40.7cm,1940年)
他的张大千情结深入研究,了解了张大千的方方面面之后,他更加为张大千的才情和人品所折服。
之所以开启张大千情结,程恩嵘表示,首先是因为他把四川当作第二故乡,而张大千正是四川内江人,从小耳濡目染,他看过很多他的展览和作品。其次,在深入研究,了解了张大千的方方面面之后,他更加为张大千的才情和人品所折服。
与张大千女儿张心瑞(1927年生,现定居加拿大温哥华)留影
说到才情,张大千的传统功力,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特别是临仿石涛和八大的作品更是惟妙惟肖,几近乱真。40岁至60岁之间他以自然为师,遍游名山大川,1925年到1937年他更是三游黄山,无论是辽阔的中原、秀丽的江南,还是荒莽的塞外,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之后他又向石窟艺术和民间艺术学习,尤其是1941至1943年他面壁敦煌3年,临摹了历代壁画,再次获得了传统艺术的滋养,为其之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0岁后张大千以心为师。他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之上,受西方现代绘画抽象表现主义的启发,独创泼墨泼彩画法。
程恩嵘收藏的张大千作品(红叶双栖,111cm×32cm ,1935年)
说到人品,张大千为人大气、豪爽,人品一流,走到哪儿都要请朋友吃饭。当时他去了美国,与著名的收藏家王季迁吃饭,饭毕,对方已经买单,他拿出一价值10万美元的石涛册页赠送给对方,表示这顿饭他请。张大千与才子谢玉岑关系很好,谢夫人去世后,张大千画了一百幅荷花送给他,以表安慰。后来谢玉岑英年早逝,张大千拿出几百块大洋给他办丧事,帮助他的子女。
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孖自号“虎痴”,笔下的虎形态各异,威猛而不失妩媚。画艺和名气都在张善孖之上的张大千,不愿压倒二哥,他甚少画虎,偶尔画一画,也只为消遣自娱,不送人也不出售,足可看出他对兄长的尊敬和爱戴。
程恩嵘收藏的张大千作品(芙蓉出水,138cm×68cm,1968年)
此外,张大千热爱生活,是个美食家,也是烹饪高手。程恩嵘说:“这些年来在拍卖市场,张大千手写的菜单,一平方尺左右售价高达30-60万元。”
从收藏到出版,要为后世留下点什么与张大千神交多年,除了收藏程恩嵘想为他做一些事。
“我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来自于张大千,所以想做一点于他、于社会有益的事。”与张大千神交多年,除了收藏程恩嵘想为他做一些事。耗时多年,2011年,他主编出版了《张大千精品集》,收录了468件张大千作品;2015年底《张大千精品集 贰》出版,收录了396件张大千作品,《张大千精品集 叁》正在筹备中。这些藏品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家、收藏爱好者等,程恩嵘都一一去拜访、收集。
让人兴奋的是,在出版第二集时,有个重大的收获,发现了文博馆藏张大千1919年(二十岁时)创作的绘画、书法各一幅,是目前发现张大千最早有明确记年的绘画和书法,这次重大的发现把张大千的绘画艺术生涯提早了6年。不止这两幅作品,很多作品都是通过这本《张大千精品集 贰》第一次面世。
除了赏析价值,这本集子还有学术性价值,所有作品的款识、题跋、印鉴等都逐一做了释文,并对70幅重要作品作了赏析,同时书后还附上了张大千的详实年谱,也增加了关于张大千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适合想要全面深刻地了解张大千艺术的读者阅读。
如何辨别张大千作品真伪市场上张大千的作品主要分两个阶段,1949年离开大陆之前和之后。如今在大陆市场上见到的主要是他离开大陆之前的作品。
如何辨别张大千作品真伪?圈内人都知道,凡是有张大千的作品拍卖会,都会见到程恩嵘的身影,多年的研究和实战,他有了一套自己辨别真伪的方法。
市场上张大千的作品主要分两个阶段,1949年离开大陆之前和之后。如今在大陆市场上见到的主要是他离开大陆之前的作品,具有典型的民国时期绘画风格,古朴、典雅,有文人士大夫的气息。其次,看线条是否有功力,张大千笔头功夫老辣,力透纸背,一般模仿只能仿其形。再次从造型来说,张大千的画有心灵的感受,十分传神。再说到色彩,张大千用的是从印度、尼泊尔等地购回的矿物质颜料,价值堪比黄金,而赝品很多用的是化学颜料,色彩没有那么纯正,有种俗媚的艳丽。
程恩嵘收藏的张大千作品(仕女,109cm×47cm,1945年)
程恩嵘收藏的张大千作品(花开纳福,90cm×48cm.1946年)
程恩嵘收藏的张大千作品(秋江独钓107cm×56.5cm,1948年)
从书法上看,张大千亦是著名的书法家,每隔三五年他的书法风格都在变化,到了上世纪40年代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用墨的浓淡枯湿、书写的虚实结合一般人没法模仿得神似。从印章看,张大千使用的印章除自己篆刻外,都是找同时代最顶尖的篆刻家治印,用的印泥也相当考究。最后,从装裱来看,张大千的作品一直都很珍贵,人们得到之后都会用最好的装裱方式。
程恩嵘收藏的张大千作品(登临远眺,成扇,18cm×49cm,1937年)
程恩嵘收藏的张大千作品(花王图,89cm×45cm,20世纪40年代后期)
方法论是一回事,实战是另外一回事,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收藏家都有过看走眼的时候,程恩嵘也不例外,“我早年买过一些东西,觉得很精,甚至过了几年也卖出去了,赚了钱。但隔了一段时间,同样的题材又出现了,不是我那幅,这时才惊觉当时买的有问题”。要培养火眼金睛,必须用真金白银,甚至得有切肤之痛。
对于新近藏家,程恩嵘建议,收藏一定要注意“真、精、新”,作品一定要是真迹,这是最根本的前提条件,其次还要是该艺术家的精品,而且品相完好如新。记住,什么时候进入这个行业都不晚!
文:范书
图/视频:曹鸿禹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棐溪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mcdxb2016
以上内容为漫成都原创
拒绝一切形式转载,本号不授权,侵权必究
上一篇:在河南县城,钻石卖得像白菜!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