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但如果是借黄金呢?湖南一男子就遇到了这样的“黄金纠纷”。7年前,他借给朋友3600克黄金,当时金价每克225元。7年后,朋友要求他归还3600克黄金,但此时金价已涨到每克625元。男子算了一笔账,直呼“亏大了”!这场“黄金借贷”纠纷最终闹上法庭,法院的判决结果也引发了广泛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情要从7年前说起。湖南男子李某(化名)与朋友张某(化名)关系不错,当时张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李某提出借3600克黄金。李某出于信任,将黄金借给了张某,双方口头约定“以后归还同等数量的黄金”。

图片来源于网络。
7年过去了,黄金价格一路飙升,从当初的每克225元涨到了625元。李某本以为,按照当初的约定,自己只需归还3600克黄金即可,但张某却坚持要求“原数归还”。这意味着,李某不仅要归还3600克黄金,还要承担金价上涨带来的巨额差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某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现在的金价计算,3600克黄金的价值高达225万元,而7年前借出时仅值81万元。这意味着,他可能要额外承担144万元的差价!李某觉得这太不公平,于是将张某告上法庭,要求按照借出时的黄金价值归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法院判决:按约定归还黄金,差价由借出方承担
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与张某之间的借贷关系成立,且双方明确约定“归还同等数量的黄金”。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借贷合同的标的物为特定物(如黄金)时,应按照合同约定归还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原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法院判决李某需归还3600克黄金,而金价上涨带来的差价由李某自行承担。法院指出,黄金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金融属性,其价格波动属于市场风险,借出方在出借时应预见并承担这一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借黄金到底该还“量”还是还“价”?**
这一判决结果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有人认为,法院的判决合情合理,既然当初约定归还黄金,就应该按约定执行。也有人为李某鸣不平,认为金价上涨带来的差价应由双方共同承担,毕竟借出方也是出于善意帮助朋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网友调侃道:“这年头,借钱的要还利息,借黄金的却要承担差价,真是‘黄金有价,友情无价’啊!”还有网友表示:“以后借黄金得签合同,明确约定是按‘量’还还是按‘价’还,不然亏大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借贷黄金需谨慎,合同约定要明确
针对这一案例,律师提醒,黄金借贷不同于普通货币借贷,其价值会随市场波动而变化。因此,在借贷黄金时,双方应签订书面合同,明确约定归还方式(是按数量还是按价值),并注明金价波动时的处理方式,以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此外,律师还建议,借贷黄金时最好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公证,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黄金借贷纠纷频发,未来该如何规避风险?
随着黄金价格的不断上涨类似的“黄金借贷”纠纷可能会越来越多。未来,人们在借贷黄金时该如何规避风险?是选择按“量”归还,还是按“价”归还?或许,这一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无论是借钱还是借黄金,都要“明算账”,合同约定越清晰,友情才能长久。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这才是篮球真正的黄金一代呢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