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獭山村,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麦香。饱满的麦穗挺着浓密的锋芒,涌动的麦浪像被风揉皱了的丝绸,轻盈、柔软、明亮。


麦浪层层叠叠,与远处的青山、屋舍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偶尔有几只飞鸟掠过,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目前小麦就已经进入成熟期了,到了最好看的时候了。”獭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崔群业介绍,今年獭山村种植冬小麦面积有120亩,这片麦田预计3月20号开始收割,欢迎市民游客前来感受獭山村的“风吹麦浪”。


“距离上一次种小麦,还是上世纪70年代,隔了40多年了。”崔群业回忆道,听长辈说,那时生产队粮食有限,就试着种小麦解决大伙的温饱。
其实,小麦是南方传统的冬种作物,但由于原有的小麦品种品质不佳、产量较低、赤霉病抗性差、经济效益差等原因,近几十年南方小麦的种植面积锐减,日渐式微。

今年獭山村种植的120亩冬小麦,是华南农业大学、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与莲洲镇联合开展的一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选用的是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室培育的优质冬小麦品种——华糯一号和陇春41号、44号、50号、64号、303号。
据悉,“华糯一号”属于糯小麦,不仅具有生长期短、糯性强等特性,而且颗粒饱满、口感好、有嚼劲,且含糖量低。而“陇春”的麦杆和麦穗较长,麦粒更饱满,产量更高,但相对“华糯一号”,生长期要多半个月。

“莲洲的土壤、水肥、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宜种植冬小麦。此前种植的50亩‘华糯一号’效果明显,这次扩大了种植规模,比去年增加了70亩,还尝试了‘陇春’这个新品种。”崔群业表示。“从目前种植情况来看,‘陇春’的产量更高更好,今年会考虑扩大‘陇春’种植规模。”
交通建议:自驾导航至獭山村,麦田周边有停车区域,或在井岸402公交车到达终点耕管站,再转坐402A到龙泉路口站即到小麦种植点。

据气象台预报,周末珠海阳光重现,
适合外出走走!
美景不等人,
快转发告诉身边亲友!
一起感受金色麦浪中的田园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