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请认准金融期货唯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买黄金中国90后小伙用着6年前的iPhone,拍出令人赞叹的旅行大片>

中国90后小伙用着6年前的iPhone,拍出令人赞叹的旅行大片

2018-07-03 09:03

  相信手机已是你出门拍照的“御用相机”了,但你也肯定吐槽过它「放大就糊、画面没层次、少了点感觉」,即使换新手机,也很难避免这种先天的“缺陷”。


  至于修图软件,专业的,参数太难调,容易的,滤镜又显low。怎样才能修出想要的效果,也真是一个特大写的“谜”……


  但有一个爱旅行的90后,只用一部6年前发布的iPhone 7 plus,加上许多人眼中的“傻瓜级”app——美图秀秀,就拍出了这么好看的照片 ↓ ↓ ↓


  这都是怎么拍的呢?!


  我们采访了这位摄影师,要到了很多很多照片。


  所以这期有两个入口:想知道他怎么拍出来的,直走「看文」;就想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跳转「赏图」。


  列车启动,让我们驶进安海瑞的「生活之旅」影像世界吧……


  ONE.


  ˉ


  缘起


  人生中的第一次


  海瑞


  上大学时,海瑞本想学习舞台美术,却读了服装设计。


  即将毕业的16年,又因为入围国际服装比赛的总决赛,去了主办方国家新西兰,从此爱上了旅行。


  本着「给我那本护照盖满章」的冲动,海瑞在毕业第一年就去了12个国家和地区、67座城市,收藏了各种纪念品。


  「过海关时,我每次都走人工通道,海关人员在我护照上盖章的那一刻,真的超开心!」


  必收藏的纪念品:各国小旗子、各城市冰箱贴、纸币硬币


  刚开始,海瑞只是喜欢拿着手机到处拍,记录下沿途的点点滴滴。到现在,他最难忘的还是18年在新西兰的一组照片。


  这是他第三次去新西兰,在弗朗兹·约瑟夫冰川的裂缝中拍摄的。当他仰望时,深感人在冰川面前的渺小,又惊奇于它的美丽。


  原本海瑞只发了第一张,但为了把故事讲完整,他又发了几张。


  新西兰不只是他踏足世界的第一个国家,还与他的调性十分契合:非常慢、非常安静、风光无限好,因此也是他最难忘的国家。


  新西兰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冰雪运动,所以去冰川这件事,对他来说就等于真正走进了这个国家。


  为了抵达冰川上面,他人生中第一次坐了直升机。然后第一次踩在冰上,触摸到真正的冰,在团友拿起手机拍照时,他喝到了第一口冰川水,「真的有点甜」。


  「你想,我是南方的孩子,很难接触到冰雪,就对冰雪有一切的想象力」,那里满足了他的幻想。


  那时他是报了旅行团,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团友,一边聊天嬉戏,一边行走在冰川里。然后他给冰雪中的小伙伴拍了照片,想记录此刻:「我认识了一群新的朋友,他们就在我的对面」。


  比起照片拍得多好看,海瑞更在意的,是那个地方,那里的人,还有那里发生的故事。


  TWO.


  ˉ


  旅拍


  每一个细胞都在拥抱世界


  海瑞的旅行方式是「半自由行+半跟团」,毕竟自己去一些地方会不方便,而且,他觉得这样的乐趣会多过全程自己玩。


  他很少跟朋友结伴旅行,因为在一起玩,留下的更多是彼此的回忆。一个人的旅行,则可以更深入地感知旅途中的一切,用他的话说,是「每一个细胞都在拥抱这世界」。


  但就像新西兰的冰川之旅,途中也会认识很多新朋友,他认为这也是旅行的意义。


  【新西兰】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旅行


  在海瑞看来,不同的国家、地区和城市有着自己的个性。


  国外有很多古老的建筑、街道,天然带着一种故事感,丰富的色彩也为画面表达创造了良好条件。于是,在他的镜头下,每个地方都有独一份的神采。


  在苏格兰,有对反抗压迫历史的回望,也有格子裙和风笛声飘扬的浪漫。


  在朝鲜,仿佛回到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有迷惘,有压抑,但也蕴藏着希望的曙光。


  第一张照片获2020年IPPA大赛“儿童组”荣誉推荐奖


  在剑桥的午后,老者坐在墙头翻阅书册,而波光里的年轻男女,让人梦回那康桥一遇。


  在日本,有警察叔叔的俏皮,也有人力车夫小哥的明朗。


  在利物浦寻找披头士,在泰国感受虔诚的信仰……


  疫情爆发后,海瑞的世界旅行计划暂时搁浅。趁着这个时机,他将探索的目光转向国内。


  国内的城市建筑,大部分是后来砌的,基础设施也差不多,光看外表,会缺少一些独特的味道。


  那要拍什么呢?


  海瑞喜欢去大众熟知的城市,也喜欢去著名景点,毕竟,它们肯定是因为有某种特色,才会受欢迎,而他也早就想去“打卡”。


  比如北京故宫、杭州西湖、广州小蛮腰等等,尽管有人会觉得俗气、看腻了,但他认为,这些就是城市的特色,不可避开,也不必避开。关键是怎么去拍。


  除了直接拍摄地标,海瑞还有自己的切入点,就是从城市的名字、象征性文化中展开联想。同时,在画面表达上,比起国外的五彩斑斓,他更想表现国内的纪实感。


  比如——


  日照的“日”,青岛的“青”,烟台的“烟”。


  乃至,济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和小燕子……


  此外,无论在哪里,海瑞还有自己的「必拍」列表。这不是什么摄影方法,只为了满足他个人的喜好——太多东西让他着迷了。


  「我每到一个城市,必定要去的地方,就是它的制高点。如果有电视塔可以上去,有观光大楼可以上去,有山顶可以上去,我一定上去。」


  俯瞰,可以超脱于惯常视角,获得极为新鲜的感受。比如,「在北京的景山公园最高处,可以俯瞰整个故宫,非常壮观」。


  花也是必拍的。


  「在一组照片里面,我觉得要有生命力,生命力的展现就是动植物。


  我特别喜欢花,它是最美丽动人的,有各种各样的形态、颜色,可以丰富画面。


  而且,它在自然的维度上,也可以很好地代表一个城市。」


  在不同城市中,可以给人带来特别体验的,当然还不能少了美食。


  大锅、蒸笼中升起的烟雾,飘着香味,绕着忙活的人,对海瑞来说,它们充满了烟火气,都是人间滋味……


  不过,“必拍”本就是很个人的选择,当这些视角不断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自然会产生记忆点。


  THREE.


  ˉ


  风格


  储存很多故事的“老照片”


  很多看过海瑞照片的网友,不是怀疑自己买了个“假iPhone”,就是求调色教程。


  其实对他来说,拍摄和后期技巧方面,真的一点都不复杂。


  01


  首先是出于「设计师的强迫症」。


  他很喜欢观察一个东西的结构,比如,东方明珠在他眼里就是个球。


  要用正方形还是长方形构图,这个球在画面中是在中间好看,还是在3/4处好看,是完全露出来,还是遮住一点……


  位置和比例,是他会习惯性考虑的问题。


  他更喜欢正方形构图,最好还居中,这样就很对称,怎么拍都不会差,而且很多油画就是正方形,拍出来也让人产生更有画面感的联想。


  但即使不是正方形,海瑞的照片中,各个元素之间也总能形成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


  横平竖直也是标配,如果画面中的圆形不够圆,他也要修得完满。他还会给人和物修图,使他更好看,但不会凭空P一个出来,因为那就不真实,不是拍照了。


  正因为这些「强迫症」式的处理,使他的照片呈现出一种稳定感,看起来总是很舒服。


  02


  而将设计的思维迁移到摄影中,海瑞觉得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什么」。


  拍照时,知道自己要拍什么,就会有意识地调用一些方法,把焦点对在主体上。


  比如,海瑞可能会利用长焦,避开周边杂乱的因素,也可能利用光影、线条、前景等进行构图,将我们的视线引导到主体上。


  所以,尽管有些场面看似混乱,我们还是能一眼认出“主角”,不会不明所以。有了主角,自然就有“戏”了,这或许就是故事感的因子。


  要突出主体,也可以在色彩方面下功夫。在海瑞的风光照中,纯色背景上,一抹别样的颜色,总是最显眼,也成为画面中最巧妙的点缀。


  这里还展现了一种留白的艺术。「无论是在文艺创作中,还是在说话、做事上,适当的留白都很重要。」它在构图上不会太拥挤,少透露一点信息,就可能多一分意境。


  黑白照也是某种程度上的留“白”。当色彩比较杂乱时,它可以只利用光影、形状、元素之间的秩序排列等,突出较白或较黑的地方,使主体更加明确。


  看了这些照片,你也许会发现,海瑞拍照时更多是“旁观者”视角。因为他喜欢观察、见证,但不想打扰别人,只想记录当下最真实、自然的状态。


  所以他经常用长焦镜头,在距离稍远的地方拍摄。尽管他的旧iPhone有2倍光学变焦,但他更多用到10倍数码变焦,这意味着更多的行动、创作自由。


  不过,数码变焦拍出来容易糊,所以他也不会放太大,一般只拉到2.5倍。


  拍人物背影,也是他不打扰的方式。大多数人只对准景物本身,却没想到,他们在前面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后边看他们。


  风景和人,一同装饰了取景框;看照片的我们,也会自动代入拍摄者的视角,仿佛自己就在现场。


  虽然提到了不少构图方法,但海瑞在拍摄时,其实没有那么从容。


  尽管去一个地方之前,海瑞会先了解当地的特色,构思可以拍什么、怎么拍,不过到了现场,很多都无法预料,只能让事情「在计划中自然地发生」。


  毕竟一部手机用太久了,反应速度会比较慢,导致很多美丽的画面都没有拍到,只留存在脑海中。为了解决这个办法,他就一直摁快门,连拍很多张。


  这时,他不再想什么构图了,「我只知道,前面这个风景很美,我一定要记录下来」。


  而且,要拍出好照片,很难一次性就成功。所以在同一个场景中,海瑞会尽可能尝试更多的角度,再选出最有表现力的一张。


  一顿拍下来,海瑞就积了很多张相似的照片。但不同于一些摄影师倡导的“断舍离”——只留下一张最佳照片,海瑞并不喜欢删照片。


  在他看来,生活中没有废片,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就记录了这独一无二的时刻。


  而且,他相信每张照片中,总会有一个感染人的地方,「我们的照片都是有生命力的,就像人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


  03


  海瑞想,只要「后期好好地去发现」,重新修改照片的构图,或调整一些细节,它就可能变得特别精彩。他也是这样做的。


  就像前面所说,拍摄现场是很随机的,海瑞基本是纯拍,没有调参数,甚至没时间构图。这些就留到后期处理。


  二次构图需要根据照片的需要来调整。当主体在纵向上延伸,而且元素分布比较集中时,他会裁成细长的构图。


  如果是横向画面,海瑞很少用到4:3的通用比例,而更常用16:9。这也是电影画面的比例,可以使照片自带一种电影感。


  比如,随便把他的两张照片放一起,你脑海中是不是已经有故事上演了?


  把构图做好,海瑞觉得这张照片就成功大半了。还可以调整几个基本参数。


  很多人觉得海瑞的照片画质很好,他想是亮度降低的功劳。


  如果画面太亮、太白,就会缺失细节,所以要让画面变暗,「就像油画,它的颜色更深,细节就越多,越耐看。就像黑皮肤的人,他可能肤色深一点,你就会觉得他很健康」。


  加强对比也会让照片看起来更清晰,但不能调太多,不然画面会有些失真。同理,他也不会让亮度过低,画面太昏暗,那会显得压抑。


  构图、画质都好,就可以出片了。但要出彩,还离不开个人化的风格。对此,海瑞不厌其烦地给网友们“揭秘”,就是——叠加滤镜。


  我们在看海瑞的照片时,可能还有一种翻看老照片的温馨感觉。这跟他自己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在拍摄时,他偏爱有光的地方,而在后期,他通常会选择暖色调的滤镜,「画面稍微暖一点,我觉得会让人开心」。


  再降低一点饱和度,画面就会素一点,像褪了色,给人一种老旧感;而颜色没那么突兀、刺眼,自然会显得柔和。


  但他的照片也不一定都是暖色系,还得看表达什么。


  在叠加滤镜时,他也不一定选择同种风格的。他一般是每个滤镜只用10%-20%,让它的效果很淡,再慢慢叠加滤镜,这样调出来的颜色才会有层次感。


  海瑞一般会加4-6个滤镜,这个过程就需要耐心了。


  但对他来说,看颜色之间发生奇妙的“化合”反应,最后相互交融,变成自己喜欢的感觉,这个不断搭配、尝试的过程也很好玩。


  04


  调完照片,海瑞还有一个重要步骤——排版、编辑。


  他的每组照片都有主题,会统一色调,或包含同一种元素,使整体更加和谐。微博、朋友圈都是九宫格,所以他一定会放够九张。


  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喜欢在照片中加文字水印,标记拍摄照片所在的国家、城市。


  水印的位置也有讲究,比如下面这张,为了不挡住主体,水印移至马路白线上,就跟场景融为了一体,形式美感瞬间被拉满。


  该照片获2020年IPPA大赛“人物组”荣誉推荐奖


  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海瑞还会设计简短的文案,他觉得这是点睛之笔。由城市名引发的联想,又成为他的文字游戏,比如:


  威海 ∣ 威威一笑 海倾城


  张家界 ∣ 几“张”照 土“家”情 好境“界”


  宁波 ∣ “宁波”打的电话正在接通中……


  疫情期间上海就地过年 ∣ 足不出“沪”


  FOUR.


  ˉ


  审美


  拍好照片最重要是有feel


  手机摄影的技巧,其实不难掌握。它出现的意义,就是让工具尽可能地简单、便利,我们才可以摆脱技术、心理上的束缚,把注意力更多留给情感、视角和创意。


  在海瑞看来,要拍出好照片,审美是更重要的东西。而要提高审美,就离不开积累。


  海瑞的父母都是学艺术的,家里摆放着很多雕塑、油画,可能从小受到熏陶,他喜欢一切有画面表达力的东西,比如杂志和画册。在网上看到好照片,他也会保存下来。


  他很喜欢看电影,而且会看很多遍,第一遍是纯看,到后面,他就会研究电影的构图,「我觉得每一个导演都是构图大师,都是用影像讲故事的大师,真的很值得学习」。


  还有直接给他的创作带来灵感的——音乐。


  比如修新西兰的一组照片时,他会放在那里听的音乐,让音乐把他带回当时的场景,那一刻的感觉就会扑面而来。我们很多人大概也有过这种经历吧!


  他还会选择与照片主题相似的音乐。比如修一组星空图,耳机里肯定少不了《星际穿越》的主题曲。


  海瑞认为,有时候音乐、图像和文字是缺一不可的,它们会相互联动。


  有时你修着图,音乐好听的部分来了,会很感染你,激发你更强烈的表达冲动,修出来的照片,也会跟主题结合得更紧密。


  艺术是相通的,在积累中,有些东西会自然沉淀,形成自己对美的理解。


  但在理解美之前,要先学会发现美、感知美。


  「我想,要拍好照片,一定要热爱生活,要学会欣赏生活中的万物。如果连身边的小美好都感知不到,就不要去谈一些非常大的审美了。要珍惜这些美好,变成好奇宝宝,然后,对这个世界还是抱有希望……」


  只有做到这个,才能真正提高审美,我们的作品才有独特的灵魂。这,才是真正的风格。


  FIVE.


  ˉ


  生活


  摄影是忠实的老友


  回到国内,海瑞有了更多和朋友相聚的机会,有时出去野餐,他会定下主题,从物品到服饰一律是蓝色。


  在旅店过圣诞节,因为头顶的灯很美,就跑去买圣诞树和枕头芯,再点个外卖,置办一个人的“圣诞晚宴”。


  封锁期间,就拍窗户外面,拍淋浴头,拍小区里的“违建”瓷砖。


  甚至,拍吃过的不同口味方便面,还有小区发放的物资……


  去年,海瑞的iPhone 7P换成了12 Pro Max,不是因为想要更好的新手机,只是旧手机实在太卡,不能用了,如果不卡,他会一直用下去。


  「我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从17年去的第一个国家,它就陪着我,一起旅行了那么多国家和地区。


  我们发生过太多故事了,它为我拍出那么多好看的照片,我没有理由抛弃它,而且我本来就觉得它很好用。


  所以苹果公司推出了很多以旧换新活动,我从来不参与,我就是喜欢它,它就是我的iPhone。」


  对他来说,拍照设备并不是那么重要,而且不管用什么设备,经过美图秀秀都要压缩画面,所以区别也不大。


  比起清晰度,他更在乎的,是画面所传达的东西,比如美感,比如故事。


  摄影之于海瑞,可能不是一个想要钻研、发展的东西,更像是他的老友,成全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生活。


  接下来,海瑞还想去东三省旅行,给它们拍一组照片。


  再远些,他还计划去新西兰,做一趟更长久的旅行,在那边打工度假,更深入地感受当地的文化,走近当地的居民……


  最后,海瑞自己做了个总结——


  「我可能没什么特别,不喜欢变动,很随性,喜欢自然…………


  我讲得太多了,聊天如果不控制我的话,我就收不住,一定要跟我说:好了!安海瑞,收,我们今天就到这里。那我就控制住了。」


  SIX.


  ˉ


  最后的话


  海瑞镜头下的世界,是闲适、平和、友善,以温暖为底色的,身处其中的人们可能限于具体细碎的烦恼中,对于那一刻的安宁并不自知。


  可能因为那种临场感、老旧感,在他的照片中,当下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引以为豪的,或嗤之以鼻的,随着时代的远去,都会逐渐被抹平。那我们能留住什么呢?


  只是此刻的生活吧。


  海瑞的照片就像一扇门,让我重新看见了生活原本更多的可能,也唤醒了一些曾经的赤诚和向往。


  旅途中,他也有被坑骗、受歧视的不愉快时刻,但于他而言,就像极限运动包含着危险的刺激,这些也属于旅行的魅力。


  他就像一个尝遍酸甜苦辣,而津津有味的精灵,就像他照片中原本不被料到会出现的星芒,在乏味单调的黑夜中,自得其乐地,闪烁着独特的光。


  怎么拍出好照片,与设备、工具没有太大关系,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告诉我们,海瑞也用行动向我们证明:


  「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最后还有——


  # 海瑞的安利 #


  01 国内旅行地


  1.威海:沿海城市里,海水最透、天空最蓝


  2.张家界:最好的实景演出——《天门狐山》


  3.兰州:最令人惊喜,繁华、国际范、有特色


  02 国外旅行地


  1.新西兰:YHA国际青年旅社,最有趣、舒服、实惠


  2.意大利:罗马跟电影里一样,玛格丽特披萨最经典


  3.英国:官方《泰坦尼克号》博物馆,有独家周边


  4.澳大利亚:最美的海上日出,在黄金海岸


  5.越南:街头小板凳上,嗦超级美味的河粉


  03 音乐


  1.《Carry You》- Novo Amor


  2.《Crawl Outta Love》- ILLENIUM/Annika Wells


  3.《Cornfield Chase》- Hans Zimmer


  4.《Cold Skin》- Echos/Seven Lions


  5.《Strawberries & Cigarettes》- Troye Sivan


  6.《Starlight》- Jai Wolf/Mr Gabriel


  7.《Strong》- London Grammar


  8.《Sparks》- Tom Adams


  9.《Reverie》- ILLENIUM/King Deco


  10.《Rose》- James Horner


  11.《Finding Your Heart》- Tony Anderson


  12.《Panda Bears》- Will Samson


  13.《Beautiful Life》- 丁可


  14.《寻》- 华晨宇


  15.《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卢广仲


  16.《旅行中忘记》- 袁娅维


  17.《一个人活着》- Panta.Q


  18.《离人》- 陈粤彬(翻唱版)/陈同学


  好了,这篇文章有亿点点长,很感谢你看到这里,如果你有所收获,还请麻烦点赞、在看、分享~


  我们今天就到这里,收!


  图 ∣ HARRYANN-安海瑞


  文 ∣ 周六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港股概念追踪 - 全球央行购金热潮强势拉动黄金需求 避险情绪升温驱动黄金景气周期上行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400-123-1234

联系热线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返佣网官方微信,了解更多资讯动态。
新浪微博添加关注
在线咨询 分析顾问微信客服
扫一扫添加微信
广告合作Top
x

在线预约

x
长按图片 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