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请认准金融期货唯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买黄金文化中国行丨黎里周氏:百世儒贤 乐善好施>

文化中国行丨黎里周氏:百世儒贤 乐善好施

2018-07-03 09:03

  黎里周氏 大儒后裔


  苏州黎里古镇,一座如画般的江南古镇。黎里原名“梨花里”,因春季梨花满田而得名。到唐元和四年,一位名叫黎逢吉的官员来此整治河道,当地百姓心怀感恩,就把“梨花里”改名为“黎里”。


  在黎里,生活着北宋大儒周敦颐的后裔。他们于清康熙年间,自浙江迁居此地。秉承着“居身恭俭证,处世厚谦温”的家风,黎里周氏家族在这座水乡留下了许多故事。


  捐资建桥 造福于民


  位于市河畔的周宫傅祠,是为纪念清代官员周元理而建。


  清乾隆年间,周元理调任直隶省,主管当地河道水利一应事务。一次去衡水巡查时,他发现滏阳河畔一座石桥的桥面坍塌。该桥是交通要道,百姓平时出行,要么冒险涉水渡河,要么绕道,十分不便。


  周元理连夜写下题本,请朝廷拨款建新桥。然而,朝廷因筹备西北战事,给出暂缓拨款的回复。每拖延一天,涉水过河的百姓就多一分危险。周元理决定自筹资金,他捐出多年俸禄,甚至准备抵押祖产田契。此举在族中引起轩然大波,他以为官者当视民命如天为由,说服了族人。


  为了打造一座可以永久为百姓服务的桥,周元理请来好的工匠、选取好的石材,由于资金耗费巨大,远在黎里的家人也把平日省下的银两寄来,支援新桥的修建。一年多后,石桥终于竣工。乾隆皇帝为桥赐名“安济”,意为安济苍生。


  对这位心怀百姓的臣子,乾隆皇帝格外赞赏。每逢春节,乾隆皇帝都会手写“福”字,御赐肱股之臣,而周元理连续13年获得赐“福”,在朝臣中实属罕见。


  周元理为民造福的事在家乡流传,人们把周氏老宅旁的弄堂,取名为“周赐福弄”,平日里来这儿走一走,带回一份福气,也把一份善念融入心中。


  兴建义庄 德馨黎川


  黎里周家祠堂旁,有一座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义庄,记载着一段赈灾济贫的往事。


  清道光三年,苏州一带遭遇罕见的水灾,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周元理的长孙周光纬目睹乡亲们的遭遇,深感痛心,决意兴建一座义庄,用以赈灾济贫。


  义庄一般包含义田、义学、义仓等多项功能,其建设和运转所耗的资财难以想象。有族人提出,若要赈灾,施粮即可,何必倾尽家财?周光纬认为,施粮只能救一时之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得建一座功能完备的义庄。


  为了筹措经费,周光纬变卖了个人田产房屋,夫人拿出了陪嫁的金银首饰,堂兄也捐出水田200亩、房屋30间。在周氏族人的倾囊相助下,所需费用终于凑齐。


  清道光十年,周氏义庄终于落成。坐南朝北的布局和不设门槛的备弄,能让腿脚不便的人少走一段弯路,也为受助者留下了一份体面和尊严。


  道光皇帝得知此事后,御赐“乐善好施”四个字给黎里周氏家族。黎里百姓也赠上一方“德馨黎川”匾额。从那以后,周家成为黎里极有德望的家族,被古镇人尊为“黎里八大姓”之首。


  善心传递 福往福来


  今天黎里古镇的周氏后人,依旧把善当作做人的本分,随时随地助人为乐。周氏后人周大有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不改热心肠的性子。


  前不久,李靖一家来黎里游玩时,她的外婆旧疾复发,难以行走。周大有听说后,赶紧帮忙联系医生,细心安排住宿,甚至几乎每天都会陪她们就诊。在周大有看来,帮助别人能够带来快乐,也能带来福气。


  春节前,黎里古镇为了迎接游客,要设计一版新的旅游折页,但当时许多设计公司已经放假了。做平面设计工作的李靖得知后,主动将这份工作承担下来。


  福往者福来,一个不经意间的举手之劳,成就了一场善的传递,也温暖着更多的人。


  今晚20:00,锁定CCTV4《记住乡愁》,走进苏州黎里古镇,探寻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家,感受与人为善的力量。


  责任编辑:李妍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黄金“热”了 骗局来了!买卖黄金要注意啥?_1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400-123-1234

联系热线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返佣网官方微信,了解更多资讯动态。
新浪微博添加关注
在线咨询 分析顾问微信客服
扫一扫添加微信
广告合作Top
x

在线预约

x
长按图片 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