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请认准金融期货唯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货新闻 > 期货交易荣宗敬1921年在上海创办的“纱布交易所”,是中国期货发展的源头>

荣宗敬1921年在上海创办的“纱布交易所”,是中国期货发展的源头

2018-07-03 09:03

  引言:通过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这两个称号,大部分网友都知道,荣家是靠实业发达起来的。正如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如此评价无锡荣氏家族:“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毛主席对荣家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他年轻时吃的面粉是荣家生产的,身上穿的布,也是荣家生产的。


  荣宗敬不仅是实业办厂高手,他还是金融业的重要玩家,开创了中国期货交易所


  不过少为人知的是,荣家兄弟对于资本市场也是兴趣深厚,是其中重要的玩家。而且,中国的期货交易所,就是由荣宗敬首办。


  一、欧洲洋行大班的一席话让荣宗敬深受启发,他由此决定成立中国人自己能控制的“期货交易所”。


  1920年春节过后不久的一天晚上,荣宗敬在上海的陕西北路186号荣家大宅中宴请宾客。筹光交错中,一位刚从欧洲来到中国的洋行大班问荣宗敬:“荣先生,你玩过期货交易吗?想要玩期货吗?”


  期货?


  这个词语对荣宗敬来说并非完全陌生,但他还真的没有玩过。


  荣宗敬于是老老实实地道:“我们销售面粉、棉纱,大都是集中在协会中做现货交易,还没有期货交易。”


  “你的交易方式太落后了!”


  这位红头发蓝眼睛的欧洲洋人一边摇头一边对荣宗敬说道:


  “现在欧、美各国都在兴建各种大宗物资的期货交易所,就连小日本,都已经很好地学习了欧美的这种金融工具,都在大力发展期货。”


  荣宗敬此时已经拥有了面粉厂、纺织厂共21家,面粉产量占中国机制面粉总产量的约三分之一,棉纱约占中国总产量的17%。麦子和棉花价格的不太可控制的市场变化,已对荣家企业的效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洋行大班所说的日本期货交易所这个事情,荣宗敬不仅知道,他还偷偷地去看过。


  早在1919年日本商人就已经在上海三马路(今汉口路)开设了一家“取引所”(期货交易所),作为控制中国小麦、面粉、麸皮等货物交易价格的工具。


  这个交易所后来又开始兼做棉花贸易,很大程度上操控了中国的棉花价格和交易。


  荣家的产业主要集中在面粉和纺纱等方面。


  茂新面粉厂一厂


  所以日本设立的期货交易所、控制了小麦、面粉以及棉花和棉纱的价格后,对荣氏家族的产业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压力。


  受到了欧洲洋行大班的启发,荣宗敬下决心要成立中国人自己能控制的“期货交易所”,以打破日本人对中国市场的控制。


  荣家老大自此对期货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乐此不疲。


  期货交易的产生,实际上是由现代大生产方式的需要而形成的。


  打个比方说,现在荣家的各个面粉工厂的仓库里存有10000万吨麦子,正常可以生产3个月到8月份。


  但是8月份之后各工厂所要的需要的麦子怎么办?谁也不知道到时候还能不能以市场上现货买到,因为麦子收购是有季节性的。如果买不到可就麻烦了,那么多工厂没有麦子生产,每天的亏损都会不得。而如果荣家在5月份就与麦子收购供应商提前签订了到8月份交割的麦子,是不是就不用紧张了?


  同样的,一个收麦子的供应商他也不知道如果自己大量地库存小麦,3个月后能不能把麦子顺利地卖掉?如果麦子砸在了仓库里,那损失也是不得了。


  荣家在上海苏州河畔的麦子仓库


  所以期货就是买卖双方,约定在远期进行货物交割的一种商业运营模式。


  但是市场上买卖双方一对一地进行远期货物交割,风险很大。


  为了保证这个远期实物的交割能够顺利实施,于是实力更强大的期货交易所就成立了。


  这就是期货交易和交易所的基本原理。


  期货交易所的成立,还让资本大鳄们可以利用交易所的各种规则和资金实力,来影响和控制实物价格,从中套利获利。


  二、“中国机制面粉上海交易所”,是中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


  独木不成林,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荣宗敬在多年的商战实践中丰富的经验让他明白这一点。


  荣宗敬本质是商人,他有着最优秀的商人的敏感和执行力。


  1920年3月1日,荣宗敬联合了“阜丰面粉厂”(中国第一家面粉厂)的宁钰亭、申大面粉厂顾罄一等18人,把“上海机制面粉公会贸易所”改组为“中国机制面粉上海交易所”,8月14日正式对外营业。


  这是中国人在上海建立的第一家期货交易所,经办面粉、麸皮期货交易。


  1921年7月1日,荣宗敬主导并联合了穆藕初、聂云台等人,在“华商纱厂联合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


  纱布交易所开始的时候在“爱多亚路9号”(今延安东路)营业;不久便搬入面积更大的爱多亚路260号“通和洋行”大厦内,主要经办棉纱期货交易。


  荣宗敬以“申新”名义坐12号席位,这是明的;盟友聂云台坐1号席位。


  暗中,他又以“新诚昌”的名义领68号经纪人牌号,一明一暗、一边吃进另一边抛出。


  交易标的是棉花、棉纱和棉布;交易方式为现货和期货。


  荣宗敬的操作思路是,遇到棉纱上涨时就反复抛出;一旦回跌,马上重复补进。


  他一手掌握着大量的棉花和棉纱,一手掌握着交易所,双边套利,获利丰厚。


  上海期货交易所


  当然,日本人并不会束手就擒,经常也会狙击荣宗敬,让荣宗敬不时出点血。


  而让荣宗敬出血最多的人则是杜月笙,他利于荣宗敬的制作漏洞外加子弹威胁的方式,也挤进了期货交易所,成了理事。


  从此,中国民族工业企业家们夺回了面粉和纱布期货价格主导权。


  三、利用股市和期货做空日元,荣宗敬对日本银行财团下手稳、准、狠。


  荣宗敬喜欢利用大势和外势来做生意。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他就充分地利用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发动了抵制洋货的运动,让荣家大发其财。


  五四运动让荣家发了一笔意想不到的财富


  到了1925年5月30日上海爆发了“五卅”运动,开启了新一轮抵制日货风潮。荣宗敬嗅觉灵敏地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决定来一场做空日元的“狙击战”。


  荣家抓住每一次国家的重大事件,助力生意


  因为大背景对日元不利,所以日元走低是必然的。


  荣宗敬先是一连几天在上海的金融市场上大量抛售、做空日元,他的对日元的强力打压,让离岸日元汇价狂跌不止。


  1925年6月5日,在上海外汇市场大楼顶层的一个秘密联络点里,荣氏企业总公司的会计部主任许淑娱向荣宗敬报告说:“日元对银元比价已降到1:0.72,一星期内下跌23%,东洋人要顶不住了。”


  日元


  荣宗敬不动声色地豁然大手笔地抛出50万日元,逼迫日元汇价狂跌不止。到6月15日时,日元对银元已跌至1:0.5。


  利用日元的下跌恐慌情绪,荣宗敬在适当的价位吃进日元;再打压,再吃进......


  在上海的几家日本大银行坐不住了,它们组成银行团出面拉抬日元。


  得到了这些绝密消息,荣宗敬立即由空翻多,一边帮日本人拉抬日元一边吃进。


  这个过程中,荣宗敬手中低成本地积累了超过200万日元。


  当市面的日元升到一位的位置时,荣宗敬先是秘密卖出日元获得现银,接着再公开抛售日元,又一次由多翻空。


  同时荣宗敬还利用自己控制的媒体,大量制造日元将快速下跌的各种舆论。


  在荣宗敬的带动下,上海各银行、钱庄、欧美商人及银行,一时间都开始大量抛出日元,日元汇价再次急剧下跌。


  荣宗敬此时再杀回马枪,动用手中的全部资本购进远期日汇(期限为6个月)。


  为了筹得资金进行这次规模空前的日元投机,荣宗敬不惜大量售出库存的面粉、棉纱,甚至抵押了远期栈单等。


  日本人还在傻乎乎地大力拉抬日元。


  到了结汇期,日元汇价已经回到荣宗敬期望的价格,荣宗敬按照新的比价兑回到期的日汇。


  这一番神操作,荣宗敬净赚400万日元,上海的几大日本银团却是损失惨重。


  荣宗敬


  结束语:荣家兄弟的老大荣宗敬出身于钱庄,而办实业也特别需要金融业的支持,所以他一生都特别热衷于与金融圈打交道。


  今天的大部分网友都是只看到了荣家的实业部分的成就,而忽略了荣家兄弟在金融行业的成就。荣家在金融行业有哪些成就呢?简单地来说,荣家兄弟以公司的名义、或者以个人身份持股的银行和钱庄,总数就超过了10家以上,还投资了一家保险公司。


  当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银行,而荣家在其中占有20%的股份,是银行最大的股东;而这家银行的董事长陈光甫,不仅是荣宗敬的好友还是他的儿子亲家。这些银行和钱庄在荣氏企业的快速崛起的过程中,起到了最大的助力。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期货交易多年沉浮才领悟的三个原则:忍,准,狠!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400-123-1234

联系热线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返佣网官方微信,了解更多资讯动态。
新浪微博添加关注
在线咨询 分析顾问微信客服
扫一扫添加微信
广告合作Top
x

在线预约

x
长按图片 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