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请认准金融期货唯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货新闻 > 期货机构汇评管理期货CTA策略产品“遇冷”私募机构开出迭代方案“救市”>

管理期货CTA策略产品“遇冷”私募机构开出迭代方案“救市”

2018-07-03 09:0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植 上海报道 “近期管理期货CTA策略私募产品不大好卖。”一位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负责人李刚(化名)向记者感慨说。


  过去两周,他先后婉拒多家私募机构的管理期货CTA策略产品代销合作。究其原因,是越来越多高净值人士担心大宗商品价格从历史高点回落,不但会终结这波牛市行情,还令管理期货CTA产品收益率明显下滑。


  受此影响,7月境内管理期货CTA产品发行数量仅有170只,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181只。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管理期货CTA产品正因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遭遇业绩变脸。数据显示,7月23日-8月6日期间,约40%管理期货CTA产品出现负收益。


  “某种程度而言,这意味着高净值人士对管理期货CTA产品的追捧热度已宣告结束。”李刚向记者坦言。为了挽救业绩颓势与投资者信心,越来越多私募机构正积极对管理期货CTA策略进行迭代升级,一是增加量化CTA策略,以便整个投资策略能适应相对复杂、高波动性的市场变化,提升产品的夏普比率(在承受相应风险情况下博取更高的超额回报);二是在CTA策略里加大市场中性的比重,尽可能降低净值波动性。


  “不过,这些举措能否吸引高净值人士重拾投资兴趣,还得业绩说了算。”另有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资产配置部门总监直言。截至今年7月底,在2034只管理期货CTA私募产品里,仅有1115只取得正收益,占比仅有54.82%,这份成绩单仍不足以驱动高净值人士再度“拥抱”管理期货CTA策略。


从供不应求到少人问津

  “年初,管理期货CTA私募产品一度供不应求。”李刚向记者透露,究其原因,一是当时高净值人士看好美联储宽松QE政策令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与通胀预期升温,认为管理期货CTA策略会取得相当可观的回报;二是鉴于管理期货CTA与股票多头策略存在较大的负相关性,不少高净值客户将它视为对冲A股回落风险的重要选择。


  然而,好景不长。


  随着5月起相关部门持续加强大宗商品稳价保供措施令大宗商品价格从历史高点回落,众多管理期货CTA私募产品在5-6月遭遇净值大幅回撤,甚至不少产品的净值回撤幅度创下历史最高值,导致高净值人士对这类私募产品的投资兴趣出现180度大转弯。


  “6月以来,管理期货CTA策略私募产品销量基本是逐周回落,越来越多高净值人群一听这类产品,就迅速转移话题。”李刚回忆说。此外,不少年初投资管理期货CTA产品的投资者还打来电话问责,为何私募基金管理人没有及时采取风控措施降低净值回撤幅度,导致5-6月产品回撤值一举吞噬今年前4个月全部利润。


  上述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资产配置部门总监则向记者直言,其实管理期货CTA私募产品并非遭遇所有高净值人士“摒弃”,而是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一面是上半年仍能实现10%-20%收益,且5-6月净值回撤相对较小的CTA策略私募产品仍然热卖,只要这类产品打开申购赎回,都会吸引新资金入场;一面则是上半年投资亏损,且5-6月净值回撤值过大的CTA策略私募产品基本陷入无人问津的窘境,甚至个别高净值人士一直在询问产品何时打开申购赎回,希望尽早止损离场。


  “期间我们也与私募基金围绕产品净值大幅回撤原因进行沟通,他们普遍认为5-6月相关部门遏制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动作来得相当迅猛,其量化CTA策略无法预测突发性政策风险与事件。”他透露。此外部分私募基金承认CTA策略对相对复杂、高波动性的市场适应能力相对较弱,拖累了业绩表现。


  尽管这些私募基金迅速强化了风险管理,包括降低高杠杆期货CTA 投资比重、降低期货CTA交易频率等,但这些补救措施仍难以在短期内驱动产品净值收复失地。


  这位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资产配置部门总监坦言,越来越多高净值人士正对CTA策略私募产品持观望态度,除非它们能再度取得相对较高的绝对收益,否则高净值人士很难投入重金。


私募机构自我救赎征途艰辛

  为了降低净值波动性并提升潜在收益率,越来越多私募机构正对管理期货CTA策略进行迭代升级。


  “我们的策略迭代方向主要是围绕提升产品夏普比率展开,一是削减主观性CTA策略投资额度,提高量化CTA策略投资占比,致力于捕捉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各种价差套利机会博取较高稳健回报,二是在CTA策略里加大市场中性的比重,进一步降低净值波动性以打消高净值投资者顾虑。”一位国内大型私募机构投资总监向记者透露。


  记者多方了解到,在提高量化CTA投资占比同时,不少私募机构也做了策略取舍。比如他们大幅削减了量化趋势交易策略,增加了量化套利交易策略。究其原因,量化趋势交易策略主要是通过大量各种策略模型寻找市场趋势,通过押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下跌获利,但这种策略往往在大宗商品牛熊行情快速切换或趋势明显期间能创造可观高回报,如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大但趋势未明,过度使用这类量化策略反而会增加投资风险;相比而言,套利交易策略借助各类统计模型,寻找不同大宗商品期货合约价格之间的不合理价差进行套利,令收益相对稳健,且能抵御市场突发性政策风险或事件冲击。


  “但是,这些策略迭代能否重拾高净值客户的投资信心,我们心里没底。”这位国内大型私募机构投资总监介绍,近期他们通过多家财富管理机构进行产品推介时发现,多数高净值人士并不在意策略如何迭代,反而更关心策略迭代后产品能否创造“类固收”回报,即在产品保本情况下实现年化7%-8%的稳健回报。


  由于他们难以对此给予明确回复,与会不少高净值人士便纷纷离场,场面一度相当尴尬。


  “目前,仍愿继续投资管理期货CTA策略私募产品的高净值人士,主要是看中其与股票多头策略的负相关性,希望以此对冲A股回落风险。”李刚强调,但这类高净值人群占比相对较少,仍无法驱动CTA策略私募产品快速走出低谷。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数据缺失如何解决?金融机构瞄准了卫星遥感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400-123-1234

联系热线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返佣网官方微信,了解更多资讯动态。
新浪微博添加关注
在线咨询 分析顾问微信客服
扫一扫添加微信
广告合作Top
x

在线预约

x
长按图片 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