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从央行确认,目前已签协议的金融机构可供出借的中长期国债有数千亿元,将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且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
7月5日有消息称,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了债券借入协议。
7月1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此后市场对央行借券规模、债市影响颇为关注。国盛证券固收团队通过测算发现,29家作为一级交易商的上市银行持有剩余期限在10年以上的国债规模在2万亿附近,其中已经用于质押的10年以上国债规模约6700亿元,非质押的10年以上国债规模约1.3万亿。
国盛证券称,央行抵押品主要为国债和政金债,因此以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和政金债为主测算大致的国债和政金债质押规模,再考虑到质押率,倒推测算出用于质押的国债资产规模约4.79万亿,按照剩余期限结构,10年以上的质押国债规模约6700亿元。因此非质押的10年以上国债规模约1.3万亿。
华泰证券方面称,根据中债公布的托管数据,截至2024年5月,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为20万亿,主要为大行。粗略估计,扣除质押等需求,一级交易商可供借出的国债大概在8万亿左右。但这些国债期限一般不会太长。
4月以来,央行多次提示长债收益率风险引导预期,随着央行采取实质行动,卖债进入“实操”环节,债市热度有所下降。
5日,国债期货开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11%,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4%,5年期主力合约跌0.01%,2年期主力合约跌0.01%。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证券从业《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的管理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