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台湾(以下统称呆湾)地区专有的名词“情治部门”,这个奇怪的称呼,是呆湾情报部门和治安部门的统称。为什么呆湾地区如此与众不同,这要从保密局天津站的倒霉蛋们说起,没错、不用怀疑——就是孙红雷主演电视剧《潜伏》里的那个天津站。
▲电视剧《潜伏》封面
潜伏里最催泪的的一幕,是余则成被吴站长拉上飞机,在机场见到翠平而不能相认,余则成扮老母鸡暗示情报藏在鸡窝里。这一段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余则成:站长这是要闹哪样啊
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一点在当时的天津站怕是不能发生的,历史上的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景中本人,是在最后一刻突然跳上押送李广和的飞机,赖在飞机上再也不下来了,国民党方面没办法,只好把他同飞机送到呆湾。在吴站长这个老狐狸心里,他早就料到了自己是被留给共产党的那一个。为啥呢?
▲心狠手辣毛人凤
1. 他是共产党的叛徒,毛人凤做人向来下死手,不会把这类人带去呆湾;
2. 他是戴笠的人,在毛人凤手下不得志,但是蒋经国当时已经开始把手伸到特务系统内部的,而作为留苏的人,他早早进入了蒋经国的视野,还有出头的希望。
3. 他是戴笠时代的老人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别说他这样的高层边缘人,沈醉为毛人凤谋得保密局局长立下汗马功劳,照样被一脚踢开,甚至后来毛人凤给沈醉下令不准去呆湾、解放军来了让沈醉诈降,这摆明了就是要老军统们的命。
4. 吴站长本人很自私,别说余则成副站长了,他连自己老婆孩子都没带。
▲历史上的吴站长没来得及大彻大悟,直接被关起来了
保密局天津站的倒霉,这就开始了。
这里说一下,以前曾经有在网上见到说,吴景中站长在大陆的后人说,吴去呆湾之后被关押的事情,这事吧,老吴其实并不冤枉,第一牵涉到他确实擅离职守,第二牵涉到了毛人凤和小蒋对特务机构权力的争夺。这次权力争夺,小蒋已经有了纯熟的政治手腕,并获得了蒋介石的绝对支持,一套组合拳打的毛人凤很快得了癌症,在惊惧中去世。
在这场政治斗争的风波中,天津作为国民党保密局少有的有两个站的大城市,一个站长被关押,一个站长被枪毙。
▲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景中
那么,如果余则成副站长去了呆湾,会不会被殃及池鱼呢?不会的,因为以余则成的条件,正是蒋经国拉拢的对象。真实的历史上,这两个倒霉的站长,一个是被关押的天津站站长吴景中,另一个是被枪毙的天津特别站(为简便,后文简称天津二站)站长姜盛三。这俩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曾经是共产党的叛徒,所以毛人凤下手时也是毫无负担。
小蒋的政治手腕,在这时候开始纯熟。蒋经国不一定看过毛选,但一定是从中国历史上学到了一些东西。当年在苏区,博古这个大知识分子背马列一套套的人给大家讲政治,讲了半天大家头昏脑涨,博古自己也把自己绕进去了。靠边站了的毛泽东气不过,就说了句“搞政治就是把自己人搞得多多地,把敌人搞的少少地”,然后大家就全都懂了。
▲蒋经国(右)作为蒋介石(左)的接班人,当然要掌握情报系统
小蒋首先在军统里物色到了合适的自己人——王新衡。王新衡也是中共叛徒,但是他这个叛徒和吴景中、廖宗泽、文强等人不一样,是被王明设计坑了、没处去了才叛变,以王明的心狠手辣,王新衡不叛变,后面很可能还会被借刀杀人。王新衡是蒋经国的留苏同学,抗战期间做过军统香港区区长,抗战后做过上海站站长,和小蒋关系很好。
▲蒋经国看中的王新衡
更稀罕的是,历史上的王新衡特别善于交际,在香港期间和共产党这边的潘汉年、夏衍、蔡书厚、廖承志等人,都是朋友与情报合作关系,在军统内也是老好人(能在军统这个尔虞我诈的地方做老好人,你以为是那么容易的么?),各方派系和人际矛盾都摸得熟。在王新衡的出谋划策下,小蒋找到了当时军统的三把手叶翔之。
▲军统三把手叶翔之(右)
叶翔之和沈醉差不多大,和沈醉一样是20多岁的处长。军统有三个20多岁就干上处长的青年人,沈醉、徐远举(电视剧《江姐》里的徐鹏举原型)、叶翔之,沈醉是正处长,另两个是副的。在小蒋暗地拉拢叶翔之的时候,沈醉和徐远举这两位正在重庆白公馆蹲着,还没去功德林。作为戴笠当年看好的青年才俊,叶翔之对老同事被抛弃,难免有兔死狐悲的感觉,所以和小蒋一拍即合,作为内应。
▲沈醉
▲大特务徐远举,被毛人凤抛弃,在功德林吃了几十年牢饭后猝死
▲《特赦1959》中牛志强饰演的徐远举
毛人凤是政治斗争高手,笑面虎,当面对你笑,其实他可能正在你背后安排人监视你,或者正在你背后捅刀子。叶翔之刚和小蒋私下见面,毛人凤就已经暗杀和告状两手预备上了。
▲马汉三
毛人凤其实不那么喜欢暗杀自己人,抓把柄下死手才是他的风格,比如当年北平的马汉三,明面上贪污,其实背后在军统里自建小团队、投靠李宗仁,这2项要命的把柄,都落到了毛人凤手里,拿着这些资料去告状,在当时的老蒋那里一告一个准。但是,对付叶翔之用不上这招,还是得从贪污下手,只要叶翔之倒台,也就断了小蒋的心思,毛人凤不可能和太子撕破脸。
▲吴站长:我去呆湾,咋就这么倒霉呢?
要抓把柄,就要从保密局的中层下手。回到前面天津站的站长们,吴景中站长这时候已经在呆湾的监狱里蹲着了,另一个站长呢,也在被毛人凤算计,被算计的就是保密局天津特别站的站长姜盛三。姜盛三是共产党叛徒,叛变前相当于大连的海关副关长,被策反后带着几条船投奔天津,之后又策反了我方几十条船,是解放战争时期军统不多的亮点之一,因为表现出色,姜盛三的小团队被独立出来,建成了保密局天津特别站(本文以下简称天津二站),之后他又把黑手伸向了烟台、釜山、汉城等地。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展,保密局天津二站也是节节败退,在这个站里面,共产党叛徒很多,所以跑得很快,逃得也很狡猾。从天津到烟台,从烟台到青岛,然后跑去韩国和呆湾。跑路是需要钱的,干活也是需要钱的,韩国人又不认党国的金圆券,于是姜盛三就向上级叶翔之申请了一批金条,姜会干活,把一部分给叶翔之送了礼,自己也留下一批,给手下的叛徒们也分了一些。这本来是当时国民党的官场通则,没想到被毛人凤抓住了把柄,想通过姜盛三拿了口供和证据,扳倒叶翔之。但是姜盛三嘴硬,啥也不说,毛人凤就把他给处决了。
毛人凤为什么提贪污这个罪名呢?这是蒋经国的死穴,蒋经国当时在呆湾正在反腐,想想如果重用的人犯了贪腐罪名,小蒋政治上起码重伤。
转过脸来,毛人凤拿着间接证据去到老蒋那里告叶翔之,但是小蒋这时候已经给叶翔之铺好了路,于是就没告成。毛人凤想杀叶翔之,叶翔之就躲在小蒋家里不出来,毛人凤也没办法。经过这件事,叶翔之觉得小蒋不仅可靠,而且手段高明。此时,蒋介石已经明显在太子党和夫人党之间做了选择,于是叶翔之便死心塌地投靠蒋经国。
▲郑介民:毛人凤你敢阴我们老广帮?到了呆湾,我跟你没完
此外,小蒋还拿到了郑介民的支持。郑介民被毛人凤阴了,无法报复,现在看到小蒋要针对毛人凤,就想了一招绝户计:让中统和军统混编,人员流动。这个大狠招一出,毛人凤的保密局彻底断根,因为当年军统招人,一定要向戴笠效忠,戴笠死了,就得效忠后面的局长们。军统、中统一混编,大家成了公务员,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不用像以前那么固定。
这一混编方案,军统和中统的基层人员其实都欢迎(唯一不开心的就是毛人凤)。军统这边,钱多一些,但是情治部门没有兄弟,就算是有,也是背后插你两刀的兄弟,还经常得潜回大陆执行任务,简直是十死无生,比九死一生还危险,混编之后能呆在岛内不出去,钱少一点也无所谓,反正以前也攒了不少;中统这边,混编之后能去保密局那边,起码工资高,至于派去大陆,也不是每个人都被派去不是?当时的情况,是军统对外反共打入,中统对内反共治安,这一混编,也就把呆湾的情报和治安部门混在一起。
中层干部这一级别,明显跟着小蒋有提拔,不流动哪儿来的提拔机会?不跟着小蒋会被打压,流动着就把一部分人流动到一边去了。
高层同样想法。小蒋之所以能这么做,本来就在于中统和军统高层,都有一批留苏的人员,无论是国民党这边的人、还是共产党的叛徒,这些人早就是小蒋拉拢的目标,在毛人凤手下,他们是被排挤的对象,自然死心塌地的投靠太子爷混。
▲周至柔,讨好宋美龄的夫人党
毛人凤深知这一招之狠毒,于是开始对郑介民穷追猛打,当时的郑介民离开了军统没实权,但还是国防部次长,不那么好动,而且美国人比较喜欢郑介民,靠山挺大。毛人凤找到了空军司令周至柔,周至柔是夫人党,这时候夫人党已经显出颓势,双方都是落难的蚂蚱,自然报团取暖,何况周至柔和郑介民还有争夺美国援助的矛盾。
怎么报复郑介民呢,还是和对付叶翔之一样,毛人凤又拿出了郑介民贪污的证据,周至柔递了上去。没想到的是,老蒋直接把这事交给了蒋经国查办,毕竟当时他在反腐。
蒋经国怎么查得呢?他把资料直接拿给了郑介民,这就相当于香港廉政公署把线人资料拿给黑帮社团一样狠。郑介民哪里是善茬,他立刻反手整出了毛人凤爱将杜长城的贪污资料。杜长城善于爆破,国民党特务撤离前爆炸破坏重要设施往往是他干的,对大陆人民来说简直是死有余辜。杜是毛人凤的亲信爱将死党,别人拉拢不过来那种。所以,蒋经国很快就把杜长城的贪污罪名给坐实了,上报蒋介石。顺便还把杜长城当年企图绑架蒋经国的案子,一并端了上去,这一下子,杜长城就“死得不能再死了”。
▲得罪了小蒋的杜长城,死得不能再死了
▲今天的呆湾法务部调查局,其实是蒋经国从中统改过来的
杜长城一死,毛人凤的党羽个个胆寒。连这么忠诚能干的杜长城都护不住,毛人凤看来已经不行了,纷纷投靠小蒋。周至柔也被架空,夫人党大厦将倾,小蒋以拿下毛人凤为契机,为自己铺平了掌权的道路。不久后,由军统改制的保密局改名为“国防部情报局”,专职海外;中统自党通局改名“法务部调查局”,专职岛内反共,这就是大家看到共产党在台地下党遭到破坏时,带队的凶手明明是军统特务,最后却是中统在办案的原因,这一招非常狠毒,中统特务反共有道,军统特务做事毒辣,正好互相补足缺点。
▲余则成:我一个小小的副站长,怎么去呆湾啊?
扯完了保密局天津两个站的站长们倒霉卷入的政治冲突,我们再回到保密局天津站来谈谈余则成。在天津站跟着吴站长混的余则成,想要飞到呆湾,十有八九是不大可能的——吴站长自己都是连赖带蹭爬上飞机的,哪里轮得到老余乃个小小的副站长?
▲余则成:辛辛苦苦几十年,到头来还得干侦听
网上的《潜伏》续集、“余则成回家”“余则成无法归来”等,只是对中国共产党在呆湾地下党的一种致敬。退一万步讲,即使保密局天津站有余副站长这个人,假如他通过别的渠道去了呆湾,他会活得很安全。因为他不是任何一个派系的人,没有什么靠山,也不存在被靠山连累的问题。作为保密局中层干部,他只会成为蒋经国拉拢的对象。
加上余副站长是青浦特训班电讯专业出身,英语应该也还过得去,他十有八九会被美国人要去、搞针对大陆的无线电侦听。考虑到共产党情报战线单线联系的特点,余副站长到了呆湾也是冷棋,不大可能暴露、牺牲,不会把名字留在今天的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
天津站有没有李涯,这个倒是有可能,但不是在保密局天津站。历史上的保密局天津站,其主要业务主要是搞情报和抓人敛财,对破坏、打入、潜伏之类的活并不专业。执行《潜伏》电视剧最后几集李涯的“黄雀计划”的人,其实应该在保密局绥靖总队,这个单位专职搞破坏、埋钉子。
在北平和天津干这个活的,是军统特务陈恭澍,他是黄埔军校第五期警政科毕业,加入军统后,成为地摊文学中军统四大金刚之一,江湖人称“书生杀手”或“辣手书生”。曾经在抗战中多次奉命刺杀汪精卫未成、后来被日伪俘虏,抗战胜利两年后,作为国民党绥靖总队上校总队长,长期驻守北平、河北一带,负责与解放军进行所谓的政治作战。1949年赴呆湾,任国防部情报局第二处少将处长,1969年退休,晚年出版回忆录“英雄无名”系列,因深入揭露军统内幕,一度成为呆湾出版界的抢手货。近年来,深受部分网友喜欢的野狼獾架空小说《残阳帝国》,还安排陈恭澍露了一脸,当然是领了便当那种。
▲李涯:难怪我在天津站斗不过余则成,原来我的原型也是余则成
在保密局绥靖总队期间,陈恭澍手下有个得力干将,时任情报处长兼行动队长王维(与唐代大诗人王维同名),他像《潜伏》中的李涯一样,是正儿八经受命布置潜伏特务的,也就是所谓的“黄雀行动”。不过呢,王维这个所谓的“李涯”,本人却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在京津地区卧底多年,成功骗过了陈恭澍、文强、吴景中、乔家才、马汉三、王蒲臣等国民党老特务的钛合金狗眼,成为共产党潜伏在国民党保密局天津地区的卧底。
▲历史上的行动队“李队长”,也是余则成式的无名英雄
作为真实版的“李队长”,王维当然不可能跟廖三民一起摔死,而是参照电视剧《潜伏》的角色设计,以执行“黄雀行动”为掩护,留在了大陆。他不仅熬到了革命胜利的那一天,还在天津解放后接待、举报了一批从台湾回来的派遣特务,果断向国民党反戈一击,在新中国获得了新生。从这个角度看,王维这位李涯的原型,也是电视剧《潜伏》中赤胆忠心的余则成原型之一。
可惜的是,王维同志由于情报工作需要,在国民党先后担任过军、警、宪工作,终因历史问题卷入文革风波,被红卫兵迫害致死。他至死都保持着对党的忠诚,严守保密纪律、对情报工作守口如瓶,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终于恢复名誉。
潜伏,是需要勇气和信仰的。今天的我们,只能为余则成式的无名英雄捧一鞠之泪。
(完)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