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中国证券报》11日刊发文章《代表委员建言:用好货币政策工具 促创新稳预期》。文章称,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用好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2025年货币政策调控重点明晰。
多位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和部分专家认为,人民银行有望研究设立与消费、外贸等领域相关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促进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将持续提升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使用的便利性,适时推动工具扩面增量。
在关键领域发挥独特作用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定向调控与精准滴灌,能有效平衡总量与结构目标,在关键领域发挥独特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
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透露,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具体而言,进一步扩大再贷款规模,从目前的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至10000亿元;降低再贷款利率,强化对银行的政策激励;扩大再贷款支持范围,大幅提高政策的覆盖面;与财政协同,保持财政贴息力度;优化再贷款政策流程,提高政策实施的效率和便利度等。
在提振消费、稳定外贸方面,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有望发挥定向支持的作用。潘功胜表示,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
关于提振消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参事魏革军建议,探索设立与消费有关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发放消费信贷,促进扩大消费,引导投资和消费实现动态平衡,形成“政府培育消费,消费激活市场,市场引领企业,企业扩大投资”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我国经济体系的韧性。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认为,可研究提振消费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包括财政工具在内的其他政策工具更好地搭配。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
市场普遍认为,资本市场既是信心的“风向标”,也是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需更好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作用。
在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看来,这两项工具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完善空间。可进一步明确工具使用条件和范围,如优化贷款条件、提高贷款效率以及优化资金分配机制等。
魏革军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前期两项工具实践经验和业务开展情况,不断优化相关政策,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提升工具使用便利性,适时推动工具扩面增量,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潘功胜表示,将用好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与证监会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完)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最新公告:拟延长股市交易时间!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