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新媒体
一艘台湾巨轮掐住了世界咽喉。
当地时间3月23日上午7时40分,沟通欧亚非三大洲的重要咽喉枢纽——埃及苏伊士运河发生了罕见的重大交通事故。台湾长荣海运的集装箱轮“长赐”号突遇事故,400米长的庞大船体横陈,完全堵塞了运河的南北双向航道。运河管理方一方面出动多艘拖轮拖拽轮船,另一方面派出挖掘机欲挖开河岸。
根据最新消息,事故发生约33小时后,现场消息称,轮船已经部分浮起。被堵塞的最前面一艘轮船已经移动。当地时间24日下午,货轮仍未脱困,运河若要恢复通行,至少需要2天时间。
这一事故在全球网络上都被传为笑柄。但对于专业人士而言,这几十个小时可谓是备受煎熬。
每天全球12%的总贸易量、8%的液化天然气和100万桶石油都要经过苏伊士运河。全球贸易的咽喉枢纽彻底瘫痪,越晚抢通,就越会对全球贸易造成恶劣影响。
据外媒粗估计算,集装箱货品占苏伊士运河总交通量大约26%,西向及东向平均每日货运价值合计达96亿美元,若依照“长赐”号受困2天计算,平均每小时贸易损失近4亿美元。
台湾巨轮瘫痪苏伊士运河
“长赐”号基本信息(长荣网站截图)
据长荣官网显示,“长赐”号本次正执行“中国-欧洲-地中海航线”(CEM)。2月23日从高雄港出发,先后抵达青岛港、上海洋山港、宁波港、台北港、盐田港,最后在马来西亚丹戎帕拉斯港经停,直奔苏伊士运河。
长荣中国-欧洲-地中海航线班次表(长荣网站截图)
如无意外,“长赐”号本来将在4月初抵达欧洲,分别在荷兰鹿特丹港、英国费利克斯托港和德国汉堡港卸货。
3月23日清晨,“长赐”号开进苏伊士运河。刚驶入约6海里,“长赐”号就发生事故:船头顶住运河东岸,船尾抵在西岸。全船搁浅,完全封锁了运河南北双向航道。
运河被堵塞之初,这一消息并未引起全球主流媒体和航运业以外人士的广泛关注,直到紧随“长赐”号的“马士基丹佛号”上的女船员稍后在Instagram上传了一张现场的尴尬照片。
船代公司GAC介绍,商船一般都是组队通过苏伊士运河。之前同队4艘已通过运河。“长赐”号搁浅后,后续的船只能抛锚原地等待。同时运河北向南航行的商船也被堵住。
根据外媒体追踪数据,目前大约有165艘船只等待通行,包括41艘散货船、24艘油轮、33艘货柜船、16艘液化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船只、15艘成品油船、8艘汽车载运船只等待通过。
事故发生约四个小时后,运河船只积压情况(金融时报 图)
稍早报道曾提及轮船是在一次“全船断电”之后发生事故的。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表示,该船遭遇40节强侧风和沙尘暴后,丧失操舵能力、偏离航道,最终发生意外。
事故发生后,运河管理局共调集了8艘拖轮,同时调来了挖掘机等设备在岸上开挖河岸为“长赐”号摆正腾出地方。但在巨轮面前,挖掘机显得实在过于渺小,颇有种“蚍蜉撼大树”之感。
“长赐”号旁,多次拖轮试图将船摆正
两名埃及高级海事官员对路透社表示,将引导部分船只改道走旧水道,但尚不清楚此举是否能缓解拥堵。
《日本海事新闻》介绍,“长赐”号是日本今治造船为长荣建造的11艘同型集装箱轮中的第7艘,2018年9月竣工。轮船运营方为台湾长荣海运,管理方为贝仕船舶管理(Bernhard Schulte Shipmanagement),挂巴拿马旗。
日本国土交通省信息显示,船主为日本爱媛县的正荣汽船(Shoei Kisen)。需要说明的是,船主仅是船只的产权所有人。在日本航运业“爱媛船主”这一群体十分有名,他们出资建造各型商船,在开工后甚至开工前就和航运公司签订长期租赁合同。轮船竣工后,由航运公司运营。
恐引发全球市场连锁反应
彭博社介绍,每天全球12%的总贸易量、8%的液化天然气和100万桶石油都要经过苏伊士运河。“油轮追踪”(TankerTrackers)的Samir Madani对《金融时报》表示,在堵塞数小时后,运河两端就积压了大约1000万桶原油和石油制品。
运河不仅是原油从中东至欧洲北美航线的必经之路,近年来不少运输俄罗斯石油前往亚洲的油轮也途径这里。
Madani表示:“运河是全球贸易的重要节点。任何堵塞延长,都将产生严重后果:包括油价和运费上涨,或是迫使商船改道绕行非洲。”
如果不走苏伊士运河而绕行南非好望角,一般而言要多花5至7天时间。
《日本海事新闻》分析,运河堵塞后,对于欧洲-东亚航线的集装箱轮、滚装汽车运输轮来说,无疑影响巨大。如果真的需要绕行好望角,将大幅增加作业量。对于LNG船、化学品船、成品油轮而言,也将会产生很大影响。但对于VLCC超大型油轮(20万吨至30万吨)而言,满载情况下一般都无法走苏伊士运河,反而没什么影响。
结合近几个月国际航运市场的情况来看,原本就走向极端的集装箱航运恐怕将雪上加霜。
2020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球航运市场骤然遇冷。但随着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迅速控制疫情,疫情在海外迅速蔓延,全球对于中国产品的订单需求极其旺盛。集装箱航运市场迅速回暖。
集装箱航运公司加班加点。船上一位难求,运费连续上涨。同时更是出现了空箱巨量积压在海外港口的奇怪现象:航运公司宁可空船迅速返回中国,也不愿在美国多等几天装点农产品运往东亚。
东亚至北美航线在近几个月更是发生多起大量集装箱坠海的事故,见诸报端。虽然不能将事故发生归咎于航运公司“多拉快跑”,但也足以从侧面见识到现在海上的热火朝天。
去年11月30日,日本ONE公司集装箱轮前往北美途中在北太平洋遇险,1816箱坠海,被迫折返日本
而东亚至欧洲航线也同样如此。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表示,在整个2月,50%的过路船只都是集装箱轮。
目前油价受此次事故影响,已产生明显波动。截至北京时间24日晚22时55分,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报63.168美元,涨2.308美元,涨幅达3.79%。
纽约WTI原油期货报60.207美元,涨2.447美元,涨幅达4.24%。
或对疫苗供应有灾难性影响
另外,也有专家担忧,航道堵塞或对疫苗供应产生“灾难性”影响。
据英国《镜报》报道,北卡罗来纳州坎贝尔大学航海历史学家萨尔·默科利亚诺(Sal Mercogliano)在接受英媒采访时指出,航道堵塞对世界贸易,包括疫苗的供应所造成的影响都是“灾难性的”。
“由于疫情,大家都知道商品运输的速度有多重要,现在的突发情况会耽误将商品推向市场的步伐。”默科利亚诺说,“我们谈论的方面包括疫苗、制造商品、食品以及所有事物,这都是可能发生的灾难性延误。”
本次事故恐给本已经陷入供应链瓶颈的集运业甚至是整个航运业带来不小的影响,世界航运市场价格或将大幅波动。
另据路透社消息,保险业消息人士表示,由于巨型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船东和保险公司将面临数百万美元的索赔。
上一篇:鸡蛋价格"心电图":从暴涨8%到暴跌5%,这波行情究竟被谁操控?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