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相信命运,直到站在这里。"
2007年深秋,上海陆家嘴一座写字楼天台。
侯庆华望着脚下灯火通明的期货大厦,西装口袋里装着最后一张银行卡,余额不足百元。他的手机还在不停震动,都是讨债的信息。这位曾经的"中国期货传奇",此刻正面临人生最后的抉择。
从8000元本金到数亿资产,再到彻底爆仓,侯庆华的人生宛如一张波澜壮阔的K线图,每一次起落都刻着命运无情的嘲讽。然而,让我们把时间倒回1969年,看看这个注定不平凡的生命是如何开始的。
江苏常州,一个被遗弃的婴儿,被山东临沂的一对农民夫妇收养。
养父母虽然贫苦,却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那时候家里连个像样的水缸都买不起,"多年后侯庆华回忆,"但母亲总会把最后一个鸡蛋留给我。"
1985年,十六岁的侯庆华站在临沂火车站台。父亲借来的三十元盘缠在口袋里沉甸甸的,母亲用卖鸡蛋的五元钱给他缝制的新衣服,是他出门闯荡的全部行装。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这一走,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人生赌局。
吉林的第一份工作来之不易,整整三个月的等待换来一年六百元的收入。
但侯庆华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称的韧性,第二年收入翻番至一千元,第三年更是达到三千元。然而,命运总爱和有志者开玩笑。
他用积蓄养猪创业,却遭遇猪瘟,一夜回到解放前。
转机出现在1988年。十九岁的侯庆华遇到了人生第一个贵人——老乡郑兴。两人合作承包工程,年底就赚到了二十多万。"那时我才知道,原来钱可以生钱,"侯庆华后来在一次演讲中说,"这个认知改变了我的一生。"
到了1996年,27岁的侯庆华已经坐拥七百万资产。
他回到常州老家,投资建立铜材加工厂。很快,工厂产品占据全国铜类产品35%的份额,生产的天线更是占到世界市场的85%。事业蒸蒸日上的侯庆华,本该就此安稳度过余生。
然而,1997年的一次偶然,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
"期货就像一面魔镜,"侯庆华在日记中写道,"它照出了人性最深处的贪婪与恐惧。"
1998年,他带着四十万入场,第一次交易就选择了最不熟悉的绿豆期货。建证期货公司的经理至今还记得,那个初生牛犊般的年轻人,一上来就要开八十手的情景。
"期货市场从不缺乏天才,"一位和侯庆华共事过的期货分析师评价说,"但天才往往栽在自己的自信上。"仅仅一个月,侯庆华就亏损了八十万。
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这次惨痛的失败非但没有打垮他,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
在随后的一个月里,侯庆华几乎足不出户,废寝忘食地研究K线图。他开发出了独特的交易系统,被业内称为"侯氏理论"。这个系统虽然粗糙,却异常实用,为他后来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1999年,侯庆华倾其所有,投入近四百万进入期货市场。这一年,他的资金最高时达到八百万。"那时候我真的以为自己抓住了财富的密码,"多年后侯庆华在回忆录中写道,"却不知道,这只是命运给我的一个美丽的陷阱。"
2000年的春天,对于侯庆华来说,既是巅峰,也是深渊。
他的账户总资金已达一千万,其中包括一位浙江德清客户信托的一百多万。"我向他保证,亏了算我的,赚了算他的。"侯庆华的这句承诺,日后成为他最大的心结。那时的他,眼里只有即将到来的暴富梦想,要在大豆期货上再造一个神话。
五月的一个清晨,侯庆华坐在建证期货大户室,面前的显示器上,大豆期货的K线图走势异常剧烈。他的仓位已经累积到一千五百多张,这在当时的市场上堪称"巨无霸"。然而,市场从不会因为你的仓位大就对你网开一面。
"那是我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多年后侯庆华在一次私密访谈中回忆,"连续两个跌停板,就像两记重锤,把我过去所有的骄傲都砸得粉碎。"
5月29日收盘时,侯庆华的账户只剩下7.5万元。一千万资金,在短短几天内,化为乌有。
更让他痛心的是,德清客户托付的一百多万也随之蒸发。但即便在这样的绝境中,侯庆华仍保持着最后的尊严——他在一周内亲自前往郑州百福公司,补齐了4000元的穿仓损失。
"我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这句话成为他后来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确保工厂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他先还了一半债务,剩余部分立下欠条,承诺十九个月内还清。这种诚信品质,在日后为他赢得了"期货界的信义之人"的美誉。
31岁的侯庆华带着轻生的念头去了黄山。
站在悬崖边上,他的脑海里闪过无数画面:临沂老家的茅草屋、母亲卖鸡蛋给他做的新衣服、第一次赚到二十万时的兴奋、期货大户室里此起彼伏的呼喊声......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黄山上一块革命先烈的题字,让侯庆华突然惊醒。"如果连活着的勇气都没有,还谈什么翻身?"他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句话,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倔强。
2000年7月1日,这个日期被侯庆华称为他的"重生日"。他重新调集40万资金,这次与之前完全不同。每一笔交易都严格遵守系统信号,不再有丝毫的主观臆断。"以前的失败教会我一个道理:市场永远比你想象的更理性,而人性往往比你想象的更感性。"
奇迹出现了。到年底,他的账户已经增长到280万。次年8月,他准确把握住大豆的上涨行情,年底又抓住橡胶的下跌机会。"那时的侯庆华,就像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一位期货公司的老员工回忆,"他的眼神不再躁动,交易也不再冲动,每一个决策都深思熟虑。"
这种转变带来的回报是惊人的。到2006年,侯庆华的期货账户资产超过一亿。曾经的亏损、债务,都在这惊人的增长中烟消云散。他在上海陆家嘴买下一套顶层复式,新装修的客厅里挂着一幅字:不以成败论英雄。
然而,命运的讽刺在于,它总是在你最得意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
2007年初,站在人生巅峰的侯庆华,开始重现当年的傲慢。"也许是财富来得太快,让我忘记了痛苦的教训,"这是他最后一本交易日记中的一段话,"我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市场的规律,却忘了市场最大的规律就是永远不存在永恒的规律......"
2007年的金融市场,暗流涌动。
侯庆华的办公室在陆家嘴一座标志性大厦的48层。落地窗外,黄浦江的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淌,如同他账户里快速流失的资金。这一年,他的交易风格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那段时间的侯总很不一样,"他的助理小周回忆说,"以前的他从不在交易时间接待访客,但那时经常在办公室里举办'操盘手沙龙',一聊就是大半天。"豪华会所里,几十万一瓶的罗曼尼康帝成了标配,他开始热衷于向新入行的年轻人分享他的"制胜法则"。
然而,市场不会因为你曾经的辉煌而对你网开一面。那年夏天,一个看似普通的交易日,将成为侯庆华命运的转折点。
"总监,配资方催着要追加保证金......"小周站在办公室门口,欲言又止。此时的侯庆华已经连续亏损三个月,账面浮亏近八千万。为了维持庞大的交易头寸,他不得不借助民间配资,杠杆率一度达到惊人的50倍。
"再给我三天,"侯庆华揉着太阳穴说,"这次的铜价调整马上就要到位了。"然而,市场并没有给他三天的时间。第二天开盘,伦敦铜就跳空低开,引发了连锁反应。
"叮铃铃——"
"侯总,您的账户已经触及强平线......"
"我知道,马上处理。"
他机械地挂断电话,望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恍如隔世。曾几何时,同样的场景在2000年上演过,只是这一次,损失的规模要大得多。
最讽刺的是,就在一周前,《财经》杂志还刊登了一篇长篇报道,标题是《侯庆华:期货市场的涅槃重生》。文章洋洋洒洒上万字,称赞他如何从第一次爆仓的阴影中走出来,成为市场的常胜将军。
"也许这就是命运和我开的一个玩笑,"侯庆华在最后的日记中写道,"当所有人都以为你无法失败的时候,失败就悄然而至。"
为了填补亏空,他开始变卖资产。常州的铜材厂、上海的豪宅、收藏的名表字画,一件件化为现金注入账户。但这些都像是在填一个无底洞,市场的跌势越来越猛,他的亏损也越来越大。
更要命的是,市场上开始流传他爆仓的传闻。债主们蜂拥而至,有人甚至找到了他临沂老家。"当我得知有人去骚扰我养父母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崩溃了,"多年后,一位与侯庆华相熟的期货分析师透露,"那可能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7年10月的一个深夜,侯庆华独自来到他最熟悉的上海期货大厦。保安老李记得,那天的侯总穿着一件黑色阿玛尼西装,和往常一样彬彬有礼地打了招呼,却一反常态地走了楼梯而不是乘电梯。
没人知道他在天台上站了多久。他的手机里存着几张照片:临沂老家的茅草屋、2000年第一次爆仓后的黄山题字、巅峰时期的交易大厅。最后一条短信是发给助理小周的:"对不起,这次我真的太累了......"
侯庆华的离去,在期货圈引起轩然大波。有人惋惜他的才华,有人感叹他的遭遇,更多的人开始反思:在这个万亿级的金融市场中,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天才陨落?
"其实答案很简单,"一位和侯庆华共事多年的老友说,"不是市场击垮了他,而是他击垮了自己。当你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市场的规律,其实就是离失败最近的时候。"
翻看侯庆华的交易日志,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他的转变。2000年第一次爆仓后,他的每笔交易都战战兢兢,严格遵守系统信号。但到了2007年,交易记录开始变得随意,止损点位一再下移,加仓理由也越来越主观。
"成功是最好的毒药,"一位期货公司的老总这样评价,"它会让你忘记当初是如何成功的。"
如今,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大厅里,依然有人在讲述侯庆华的故事。有人说他是中国的利弗摩尔,有人说他是期货市场的活教材。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枕边放着一本破旧的笔记本,扉页上工整地写着一行字:
"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此刻正在看这句话的自己。"
二十年过去了,期货市场依然日日沸腾。在陆家嘴的高楼大厦间,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依然在追逐着财富的影子。他们或许都听说过侯庆华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他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金融市场中,最大的敌人永远都是自己。当你以为你已经征服了市场的时候,其实正在被市场征服。
"时也,命也,运也。"这是侯庆华最后的微信签名。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或许我们都该记住这句话。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侯庆华那样有重生的机会,但每个人都该记住他的教训。
因为在这个市场里,最珍贵的,从来都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能活着走多远。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