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在 2024 年呈现出明显的业绩下滑态势。从前三季度业绩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8 亿元,同比减少 5.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 2.01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亏损 1.95 亿元,基本每股亏损 0.100 元 / 股。
2024 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 1.83 亿元,同比下降 1.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340 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累计为 5.18 亿元,同比下降 5.42%;净利润累计为 -2.01 亿元,同比下降 186.97%。
再看上半年业绩,2024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5 亿元,同比下降 7.62%;净亏损 1.38 亿元。这一业绩表现主要受到部分业务收入下滑及研发投入增加的影响。大智慧作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主要业务涵盖证券信息服务、大数据及数据工程服务和境外业务三大板块。报告期内,公司在证券信息服务方面进行了多次升级,提升了 PC 终端及移动 APP 的服务能力,并在因子投研、产业数据、智能客服等业务方向上利用 AI 技术赋能。然而,这些新业务的收入尚不足以覆盖新增成本,导致整体盈利能力下降。
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 亿元,同比下降 5.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867.04 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从业绩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大智慧在 2024 年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都呈现出下滑趋势,且净亏损不断扩大。
2024 年上半年,大智慧虽加大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达到 116,613,830.44 元,占营业收入的 34.82%,同比增长 20.85%。然而,新业务收入尚不足以覆盖成本,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新业务的拓展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包括在证券信息服务方面对 PC 终端及移动 APP 的多次升级,以及在因子投研、产业数据、智能客服等业务方向上利用 AI 技术赋能。这些投入不仅包括资金,还涉及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另一方面,新业务的市场接受度和盈利能力仍有待提高。尽管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出了努力,但新业务形成的收入目前还无法覆盖新增成本,这给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带来了压力。
此外,市场竞争也给大智慧的研发投入带来了挑战。在金融科技领域,竞争对手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公司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竞争力。同时,研发成果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公司的风险。如果研发项目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将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大智慧在金融科技领域具有广阔的未来发展潜力。
首先,加强核心数据库建设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作为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核心数据库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通过不断升级、优化和完善核心海量数据库,大智慧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信息服务。例如,公司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挖掘,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投资建议和决策支持。
其次,推进境外业务也是大智慧未来发展的重点。目前,公司的境外业务已经在东南亚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区,显著提升了公司在该区域的业务影响力。未来,公司可以继续加强境外业务的拓展,推出更多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资产交易解决方案,如期货、差价合约、财富管理、证券投资、外汇以及 AI 指标和动态图表等。同时,公司可以加强境内外协同联动,充分发挥海外子公司的经营优势,形成更大的交易网络和用户群体。
此外,大智慧还可以在金融信息直播、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继续进行业务拓展与创新。例如,通过大智慧的移动应用程序和在线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实时行情、研究报告和专业的投资建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更好地了解市场趋势和投资机会,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总之,大智慧在金融科技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加强核心数据库建设、推进境外业务以及不断进行业务拓展与创新,公司有望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更优质的金融信息服务。
大智慧属于金融科技板块。在金融科技板块中,大智慧展现出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从技术层面来看,大智慧拥有先进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海量的金融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与同板块其他企业对比,如企业 A 和企业 B,大智慧在数据处理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具有优势。
在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方面,大智慧不仅提供基础的金融行情数据,还涵盖了投资策略分析、风险管理工具等多元化的服务,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
在用户体验方面,大智慧的界面设计简洁直观,操作便捷,使得用户能够轻松上手并高效使用其各项功能。
此外,大智慧还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能够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
与同板块的其他知名公司相比,如同花顺以智能交易工具和个性化服务著称,在个人投资者市场有较大影响力,且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方面表现出色;东方财富拥有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平台,涵盖证券、基金、期货等多个领域,在互联网金融服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在金融数据终端和移动端应用方面具有优势。大智慧在金融科技领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证券信息服务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大智慧的华证指数 ESG 评级情况为 B 级。上一期(2024 年 4 月 30 日)ESG 评级为 CCC,本期评级在 20 家金融服务行业 A 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 8,上一期排名第 10。
从细项得分来看,大智慧 E 项得分 61.0,评级为 CC,行业内排名 17/20(E 项目评分维度包括气候变化);S 项得分 81.09,评级为 BBB,行业内排名 6/20(S 项目评分维度包括人力资本、产品责任、供应商、社会贡献、数据安全与隐私);G 项得分 76.45,评级为 BB,行业内排名 11/20(G 项目评分维度包括股东权益、治理结构、信披质量、治理风险、外部处分、商业道德)。
大智慧自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以来,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维权之路。2015 年 4 月 30 日,大智慧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这一事件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此后,大智慧的维权人数不断增加。众多投资者以公司虚假陈述行为造成其投资损失为由,对大智慧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提起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诉讼。截至 2023 年 2 月 16 日,大智慧公司已根据生效民事判决向投资者支付赔偿款共计 3.35 亿元。
在索赔金额方面,大智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 2016 年开始,多地投资者启动对大智慧的索赔程序。2017 年 5 月,大智慧带上 * ST 的帽子,而投资者的索赔诉讼仍在涌入。据大智慧公司披露,在 2017 年 11 月 6 日至 2017 年 11 月 10 日收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来的民事诉讼的《应诉通知书》,法院已受理 154 名原告诉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此后,大智慧陆续收到大量诉讼,诉讼请求金额合计不断攀升。截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公司收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上海金融法院发来的民事诉讼《应诉通知书》及相关法律文书合计 3805 例,诉讼请求金额合计为 6.43 亿元。
大智慧曾一度陷入困境,被 ST 处理。然而,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大智慧实现了从 ST 到扭亏的蜕变。
股东方面,新湖集团在 2017 年 6 月与大智慧控股股东张长虹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斥资 17.2 亿元拿下大智慧 4 亿股股份,一举成为第二大股东。新湖集团的持股成本约为 4.33 元,按最新的收盘价计算,浮盈率较高。此外,MERRILL LYNCH INTERNATIONAL 也曾是大智慧的股东之一,但在 2018 年四季度减持了公司股份。
股权转让也是大智慧蜕变的重要因素。在大智慧保壳期间,马云旗下的恒生电子前后两次受让大智慧所持有的大智慧(香港)股权。第一次转让在 2017 年,使得大智慧获得 5.06 亿元的投资收益,避免了连续三年亏损的窘境。第二次转让在 2018 年 10 月,恒生电子出价更高,为大智慧带来了约 1.50 亿元的股权处置投资收益。
通过这些股东的支持和股权转让,大智慧成功扭亏,实现了蜕变。2018 年,大智慧不仅成功扭亏,二级市场股价也走出了旋风般的走势。公司股票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ST 智慧” 变更为 “大智慧”。
大智慧的股价经历了起伏。曾在 2015 年创下 16 个交易日 13 次涨停的记录,但此后因信息披露及财务造假等问题,股价大幅下跌。然而,近年来,大智慧的股价也有过阶段性的上涨。例如,2019 年春节过后,大智慧在 20 个交易日内走出了惊人的 “翻倍” 行情;2020 年 7 月 9 日,大智慧股价最高冲至 14.25 元 / 股,创出自 2016 年以来公司股价的新高。
大智慧股价创五年新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市场对其扭亏为盈的预期。2018 年大智慧成功扭亏,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二是可能受到行业整体走势的影响。金融科技行业近年来受到市场关注,大智慧作为行业内的上市公司,也可能受益于行业的发展趋势。
然而,大智慧也面临着业务掉队、官司缠身的现状。业务方面,大智慧曾经是 A 股头部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但两场收购案改变了公司的格局。2014 年,大智慧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湘财证券的计划因信息披露及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而折戟。此后,公司业务转型失败,如 2016 年发力的 “视吧” 直播业务,除了 2016 年营收过亿外,之后业务每年萎缩,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亏损。
在官司方面,大智慧因 2013 年年报虚增利润等问题,被证监会处罚,并面临着大量投资者的索赔诉讼。截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公司收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上海金融法院发来的民事诉讼《应诉通知书》及相关法律文书合计 3805 例,诉讼请求金额合计为 6.43 亿元。这些官司给大智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声誉影响。
上一篇:结婚五金是哪五金?一般是多少钱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