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见习记者 沈晏 记者 周杭琪 通讯员 唐业 吕鹂
《东海观察》是浙报集团舟山分社创办的新媒体栏目,栏目立足“跳出舟山看舟山”的定位,将视野放至全省、长三角乃至全国,在更长的坐标轴中,围绕中心工作进行解读。
第七届世界油商大会结束虽有数日,但全球目光对舟山的聚焦,丝毫不减。
自2017年4月1日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以来,舟山首选油气领域破题,油气产业链实现了“由弱到强”,油气交易市场实现了“从无到有”,改革成果实现了“从浙江到全国”。
相比往年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今年,大会放大视野格局,以“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构建全球大宗商品合作伙伴关系”为主题,欲把油气全产业链发展的经验复制推广到其他大宗商品领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高地。
7年时间,全球加油凭什么认准“舟山牌”?舟山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高地的底气又从哪里来?
从0到1,从1到N。大会期间,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浙油中心”)邀请业内大咖齐聚一堂,就“金融创新与期现合作,助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共同探讨服务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
“金融创新与期现合作,助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专题会。图源浙油中心,下同。
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
打造大宗商品全球资源配置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浙江自贸区的战略定位。大宗商品之“大”,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宏观形势,今天的浙江、舟山,要把什么“装进”大宗商品?
坐标通联世界的重要海上开放门户,舟山自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以来,首选油气领域破题,如今已成为全国最活跃的油气产业发展高地。积累起可供复制的成功经验,这座把向海图强刻进DNA的城市,想再一次创造属于舟山的“铁矿石传奇”“粮食传奇”。这是全国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最大的进口粮食中转中心等一系列“第一”给的底气。
“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更在于资源配置、枢纽。”在“金融创新与期现合作,助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专题会上,上海期货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陆丰提到,资源配置核心是得有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买卖双方想买什么买得到、想卖什么卖得掉,且高效、安全、低成本;枢纽需体现惠及各方,相关服务能一站式提供,“这是整个市场的需求”。
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让大宗商品资源“买得到”“运得来”“用得起”,自浙油中心成立以来,就定下了这个“小目标”。
这绝非易事。2019年5月,浙油中心与上期所启动合作;2021年,连续推出了以低硫燃料油期货、燃料油期货结算价为基准的中国舟山燃料油保税船供报价。“舟山价格”由此成为了保税船供油市场首个以国内期货市场价格为定价基础的人民币现货报价,打破了海外市场对船用燃料油价格形成的机制垄断。
此后,浙油中心继续攻坚克难,卖方报价、买方报价、仓储价格、可用商业库容、气象指数等一系列价格指数持续集成,推动“舟山价格指数”体系基本成型。今年上半年,浙油中心与上期所又共同发布了POZZ(舟山价格窗口)系统,进一步提升燃料油期货价格在现货端的应用场景。中国国际能源市场影响力和定价影响力还在增强。
破垄断、向国际,优服务、强保障。浙油中心既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建“老韩税务工作室”“共享法庭”“油气服务驿站”等,探索建立更多合作机制;又甘当“油小二”,为平台会员企业推出了从企业登记注册、税务登记、危化证办理、共享办公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更高标准更有温度的市场,让企业纷至沓来。浙油中心已累计为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引进油气贸易企业近3500家,平台交易规模超5000亿元,成为全国服务产业规模最大的交易平台之一。
发挥金融创新优势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大宗商品贸易的天然试验场。
去年在浙江自贸试验区发展提升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7年要在舟山建成全球一流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航运和物流枢纽,基本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方案中提出要打造国家级能源保障基地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发展以大宗商品为核心的新型离岸贸易,构建跨港区供油和供气体系,推动跨境贸易支付结算便利化等一系列行动措施。
“这可谓是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实际上也给我们金融机构提出了一份非常详尽的需求清单。”中国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曾广飞在专题会上提到,舟山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要和浙江舟山自贸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中国金融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协同发力。
浙油中心刚成立时,只能给企业提供注册、记账等基础服务,金融业务服务很难满足油气会员单位的多元需求。随后,浙油中心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相继推出了代理拍卖、销售+配送等新业务模式,并与银行合作开展了订单融资配套服务,与期货公司合作探索风险管理服务。
其中订单融资业务深受油气会员单位的好评。在跑企业会员过程中,很多企业都会向浙油中心人士诉说同一个问题:融资难、融资贵。“当时,我们想到的是订单融资业务模式,可在舟山跑了很多家银行,没有什么回应。”回忆过往,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汪如朗说“真的难”,不知跑了多少趟。
幸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12月5日,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旗下浙油供应链管理(舟山)有限公司与浙商银行舟山分行、浙江顶泽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首单1000吨0号车用柴油的订单融资业务。这让浙油供应链作为核心企业真正发挥浙油中心的平台价值,为油气贸易商提供操作便捷、低成本供应链金融服务。
发挥金融创新优势,助力企业盘活存货资金,加快存货周转速度。今年6月,随着建设银行舟山分行、宁波银行舟山分行等首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加入,浙油中心油气产业服务基地迎来首次扩容,成员数量达到8家。
同在6月,浙油中心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舟山中心支公司成功落地了“全国首单油气交易数据要素综合保护险”。这一保险的推出,将提供更为完善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有利于应对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此外,今年油商大会期间,浙油中心还与人保财险舟山市分公司签署金融合作项目。
以供应链集成服务为抓手,近年来,浙油中心积极参与油品全产业链体系构建,推动集资源集聚、产品分销、风险管理、仓储物流、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五大平台”建设,促进服务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数字化”转型。
建成较为完善的交易市场体系
今年,长三角自贸试验区第三批制度创新案例发布,浙油中心与上期所合作的“期货稳价订单及浙油仓单”案例成功入选,成为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唯一入选案例。
2021年11月,浙油中心产能预售交易模式正式上线,通过该模式,生产企业可提前7天到90天对未来产能和产品进行在线预售,锁定加工利润;下游客户可高效对接一手优质资源,锁定采购成本;交收之前,可快捷转让订单,降低流转成本。建成较为完善的交易体系,为全国地方交易场所规范经营和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问题接踵而至。能化行业面临原料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等风险,原材料价格或将出现大幅波动,产业客户在价格动荡情况下保值需求强烈。
为给油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好的经营保障,依托上期所的“稳价订单“项目,浙油中心在能化品种领域开展业务探索,引导鼓励产业客户通过浙油中心产能预售交易模式持有产能订单的同时,向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购买符合自身风险管理需求的场外期权产品,实现价格波动下的企业风险管理。同时,以仓单为载体展开一系列合作,通过上期标准仓单和浙油仓单的仓单资源信息互通,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仓单资源,推动大宗商品期现市场联动发展。
以“现货订单+场外期权”的有机组合,进一步提升油气资源配置能力与效率。在上期所的支持下,2022年6月,浙油中心以沥青品种为试点,成功落地全国首单能化品种“稳价订单”;2023年8月、9月,分别落地全国首单柴油品种和低硫燃料油品种“稳价订单”。自业务启动以来,浙油中心合作期货公司累计达到8家,覆盖长三角三省一市;共落地近12万吨“稳价订单”业务,产业客户获得行权收益累计超1069万元,切实降低了实体经济风险管理成本,发挥了“保供稳价”功能。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油气现货市场,打造油气集成服务中心、油气衍生品创新中心,成为油气资源配置中心,循着“一市场三中心”的战略目标,浙油中心已成为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建设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围绕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浙油中心搭建了现货交易体系和价格指数体系等,建设了初具影响力的资源配置中心。”作为专题会议主办方,物产中大集团的党委委员副总裁吴斌认为,浙油中心为提升大宗商品的配置能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这为浙江和舟山的开放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显著提升为发展目标,探索把油气全产业链改革创新经验向铁矿石、粮食等其他大宗商品领域复制推广。大胆试、勇敢闯、自主改,未来,浙油中心使命在肩,也将用行动传递一个信念:舟山加油。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炒股小白根据市场信息炒股的弊端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