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证券行业的萧条时刻,龙头券商却开启了逆周期收购,今天的故事发生龙头证券中信证券(600030.SH)身上。
12月24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关于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拟向越秀金控(000987.SZ)及其全资子公司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其全资子公司广州证券。
事实上,我国证券史上的券商收购案大多为监管层主导的合并或股东层面满足监管要求的内部运作,而中信证券此次收购亦是证券市场中较为罕见的市场化收购。
有接近两家券商的投行人士表示,此次收购大概率将超过百亿规模。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越秀金控放弃广州证券或与当下央行对金控监管规则的酝酿有关,加之目前行业处于低潮,不排除未来或有更多中小券商被股东“弃牌”,而这也将给龙头券商带来更大的行业整合机会。
并购额或超百亿
中信证券对广州证券发起的这场收购,无疑会成为一场行业龙头对中小券商整合的典型个案。
截至今年6月底,广州证券总资产、净资产分别为483.02亿元和112.72亿元,合每股净资产2.10元/股;而截至9月底,中信证券的总资产、净资产则分别为6141.46亿元和1563.63亿元,合每股净资产12.61元/股,分别为前者的12.71倍、13.87倍和6倍。
不过目前广州证券2018年上半年转盈为亏,Wind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广州证券营业总收入、归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8.01亿元和-0.29亿元,这会对交易价格带来怎样的影响尚不可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Wind数据发现,净资产在100亿至150亿区间、且今年上半年亏损的券商股共有哈投股份(600864.SH)、国盛金控(002670.SZ)和太平洋(601009.SH)三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估算,截至12月24日,按照上半年底净资产计算的市净率分别为0.71倍、1.56倍和1.47倍,若参考上述三项估值,广州证券的交易总价可分别为80.03亿元、175.84亿元或165.70亿元。
同时,若按中证证券公司指数目前显示1.22倍的行业平均市净率估算,中信证券对广州证券的收购价格则可达137.52亿元。
据一位接近中信证券的投行人士表示,考虑到广州证券的净资产已达112.72亿元,此次交易总价大概率将不低于百亿规模。
“无论按照哪一个时点的每股净资产,参考怎样的可比上市券商来定价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但超过百亿规模基本是肯定会了。”上述投行人士透露,“还有关键一点因为广州证券目前是国有企业,而中信证券则无实控人,所以交易对价不可能低于净资产,否则国资委审批时会因国资流失无法通过。”
值得一提的是,交易双方目前只是签署了《意向性合作协议》,但此次交易方案形成后,仍然需要获得董事会、股东会以及监管部门的批准方能完成,而并购双方也尚未就交易方案、价格等因素进行确定。
“双方将对交易整体方案、交易价格、发行股份数量、发行价格等具体细节进一步协商,并在双方正式签署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中约定。”中信证券表示。
大平台的“逆周期扩张”
从更长的历史周期来看,此次收购是中信证券历史中数次收购的一个延续。
21世纪初,证券行业曾一度经历萧条,彼时中信证券确立“大网络”发展战略 ,通过行业并购整合在资产扩张上逆势崛起。
确立“大网络”战略时,前董事长王东明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强调,“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经验看,本土证券公司构建销售网络是应对外资竞争的主要手段。我们相信,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也必将走过与此大致相同的道路。”
在2002年后资长达数年的大熊市中,众多叱咤一时的证券公司都已经倒下,“剩”者为王,财务状况始终稳健的中信证券开始其最低成本的扩张。
2003年前后,中信分别收购总部位于山东、浙江的万通证券和金通证券,而在2005年,其亦与南方证券重组形成的建银投资共同筹建中信建投证券,并对华夏证券的资产进行接盘。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证券当初的收购策略也并非一帆风顺。2004年9月2日,中信证券公告提议收购广发证券51%的股权,但这一交易要约在宣布仅43天后,便因广发证券代码(000776.SZ)内部人的股权结构安排和员工的反对而未能达到51%的目标,最终宣告解除。
此后两年,中信证券又将收购集中向其他相关金融牌照上转移,相继完成了对华夏基金和金牛期货的收购,并实现了在基金、期货牌照上的加码;同时,中信证券还设立香港公司,开启了对国际市场的开拓。
此次,中信证券启动对广州证券的收购,无疑是其又一次“逆周期”收购扩张策略的延续。
龙头并购机会或至
在业内人士看来,证券行业的萧条导致部分中小券商度日艰难,这也给了龙头券商开展并购整合的机会。
“行业萧条期加上竞争激烈,一些中小券商很难存活,一些更有实力的大券商可以通过并购小券商来提高行业集中度。”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表示,“其实按照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行业内本身也并不需要那么多券商,但因为这是一块金融牌照所以鲜有券商股东愿意放弃。”
值得一提的,广州证券的体量在越秀金控中也可谓举足轻重,截至今年6月底,越秀金控总资产、净资产分别为889.83亿元和193.34亿元,广州证券两项指标分别占其54.28%和483.02亿元和58.30%。
不过,截至发稿,越秀金控尚未就该事项发布资产出售公告。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中信证券的此次扩张机会有可能得以于央行金控监管框架的酝酿。在相关金控规则要求下,部分地方国资金控平台也有意愿转让旗下证券业资产。
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是,山东国资旗下山东高速集团先前曾欲入主九鼎系的九州证券,但终因监管政策等原因一度搁置。
“对于部分地方金控平台来说,未来能否满足金控相关资格,是他们要考虑的。”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投行人士表示,“虽然大方向上‘法不溯及既往’,但考虑到金控企业的风险交叉性和监管审慎性,不排除管理者在制定金控办法时会给目前的持牌机构股权治理留下合规治理的时间窗口,而并不是放任不管。”
“这次交易意向的标的是广州证券100%股份,一方面是可能是越秀对广州证券的利润不满意,但更大概率和金控监管政策的变化有关,不排除越秀金控会逐渐放弃金控架构的考虑。”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投行人士分析称,“国内一些类似的金控机构也可能会有意愿放弃旗下的券商股份,而这将给国内龙头券商展开行业并购提供机会,因此其他龙头券商是否也会启动相应动作,也值得期待。”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申万宏源南宁某营业部员工违法收警示函 收受礼金等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