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粮价短期走势分析(2025 年春节后)
2025 年春节后,国内玉米、大豆价格呈现 “稳中有涨、结构性分化” 特征,其中玉米和大豆价格较 2024 年 12 月每吨上涨 100-200 元,华北地区玉米涨幅超 200 元。这一趋势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
1. 政策托底与调控支撑 国家收储政策发力:
国家通过最低收购价、增储收购等政策托底市场,如中储粮在东北、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增设收购库点,2025 年 2 月累计开放 351 家收储库点,停止进口玉米轮出,直接提振市场信心。 进口收缩缓解压力:2024 年下半年国内外粮价差收窄,玉米、小麦进口量明显下降(如 2024 年 12 月小麦进口同比减 74.5%),逐利性进口减少,国内供应压力缓解。
2. 饲料需求刚性增长 生猪产能恢复:
生猪存栏量连续三个季度增长,带动玉米、豆粕饲用需求上升。2025 年玉米饲用消费量预计同比增 3%-5%,豆粕价格从 3200 元 / 吨涨至 3700 元 / 吨,进一步刺激大豆压榨需求。 深加工需求扩张:玉米淀粉加工开工率达 70%,乙醇汽油推广政策推动玉米工业消费增长,2025 年玉米深加工需求预计同比增 2%-3%。
3. 国际市场传导与供应链调整 全球供应偏紧:
美国农业部(USDA)下调 2024/25 年度玉米、大豆产量及库存预期(玉米产量调至 148.67 亿蒲式耳,大豆调至 43.66 亿蒲式耳),推动 CBOT 期货价格上涨,国内市场受此传导影响。 南美丰产预期压制出口:巴西大豆丰产(预计 1.715 亿吨)削弱美国出口竞争力,但国内通过增加东南亚、拉美进口(如巴西玉米进口增加),降低单一市场依赖,缓冲国际波动。
4. 市场预期与资金推动 期货市场乐观情绪:
国内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较年前上涨约 200 元 / 吨,CBOT 玉米、大豆投机性净多头持仓持续增加,反映市场对后市供需紧张的预期。 企业补库需求:春节后玉米、大豆加工利润改善(玉米淀粉利润达 150-180 元 / 吨),企业开工率提高,短期补库需求推高价格。 风险与挑战 国际不确定性:俄乌冲突、极端天气可能加剧全球粮食供应紧张,推高进口成本。
国内结构性矛盾:
稻谷库存偏高与玉米、大豆产需缺口并存,需通过政策引导种植结构调整。 气候风险:2025 年厄尔尼诺现象或导致南方水稻减产,区域性粮价波动需警惕。
2025 年春节后玉米、大豆价格回升是政策托底、需求回暖、国际传导及市场预期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内价格将延续稳中有涨趋势,但需关注国际粮价波动与国内调控政策的平衡,长期仍需通过产能提升、技术升级及供应链韧性建设保障粮食安全。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夺冠独家 -“豆粕王”吴洪涛: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