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千呼万唤始出来
《百年召唤》推出第一季
《家国的召唤:经世济国》
全季共有9个故事
分别为
《杨廉安在1942年》、《第一套人民币背后的华润故事》、《1949年从香港到北平的参政议政之路》、《“海辽”号起义里的华润往事》、《孤舟破冰的“南星摩罗”号》、《华润为桥,广交天下》、《1300万吨小麦在行动》、《三趟快车的传奇》、《与糖王并肩闯荡国际期货市场》。
首季《家国的召唤》讲述的便是自1938至1970年间,华润先辈如何以贸易为掩护层层突破封锁、为国采购的故事主线,重点描述了华润公司及其前身完成各种国家交予的任务,助力新政权诞生和一个国家的新生与建设,展现了华润先辈们无私、奉献和不畏艰险的家国情怀。
第一季《家国的召唤:经世济国》第一集《杨廉安在1942》精选瞬间,先睹为快:1942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如火如荼。联和行(华润的前身)创始人杨廉安,怀揣万金,孤身一人,穿越战火硝烟、跨过层层山路,从初春到深秋,整整半年时间,徒步8000里,只为将从香港带来的巨额资金,交给原本已经失联的组织……
然后一刻未停歇,转身继续走进了纷飞战火,继续以商人的身份,为新中国暗暗积蓄着力量……
1948年的中国,开始筹备建立第一个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但计划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需要大量避难香港的民主人士参与。地图上的伸手可达,现实中却如天堑横断。
冯玉祥将军的那场意外,让中央在悲愤之余开始重新审视护送计划。身处延安的中央,再次想到了他们布局在香港的贸易机构——华润。为了让那些呼吸间都能影响时局的大人物们安全北上,华润制定了最详细的护送计划。
当解放军胜利的红旗正一路席卷神州大地之时,华润公司也将1100余名民主人士、爱国华侨分批秘密安全送往了解放区。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中南海召开的第一届政协会议上,华润千里运送的这些民主人士,为这个国家的未来投下了许多庄严的一票。
同样是为了新中国做准备,这一次,是印刷第一套人民币的故事。随着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伴随着红旗漫卷神州的节奏,曾经因分割而被迫独立的经济体制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统一的银行,印制统一的货币。
但是来自全国各个解放区印制的货币中,只有东北解放区下属的东北银行印制的东北币能达到凹印标准,而印制它的专用纸张就由远在香港的华润前身联和进出口公司提供。很快,中央就把购买印钞纸的任务托付给了华润。
面对着无法用货币总面值来计算的需要,华润从香港到东南亚,到英国到美国,从现货买到期货……不计其数的印钞纸装上华润的商船,伴随着解放军南下的步伐,运往一个又一个被解放的口岸,为新生的政权奠定了稳固的经济基础。
新中国终于成立了。但当我们远离战火,也摆脱了西方世界的贸易封锁后,却迎来了“三年自然灾害”,严重的饥荒席卷整个中国。紧急进口购粮的任务,再次落到了华润肩上。
有着近7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因为饥荒要向西方世界购买大量粮食,一旦为世界所知,不仅是动摇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轰动新闻,整个世界的粮食市场也会因此发生剧烈的波动,因此,这是一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绝密任务。
面对这场考验心理和智慧的购粮谈判,前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两只华润采购小组,在不动声色的剑影刀光下,全部顺利签下了供粮协议,源源不断运回了1300万吨小麦,让3000多万同胞摆脱了生存威胁,帮助共和国挨过了经济上最艰难的岁月。
1973年的中国,作为资源进口大国,宝贵的外汇总是被国际市场无情地“收割”,这是发展中的大国不得不面对的困窘。面对47万吨的砂糖进口需求,华润再一次临危受命。
又是一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既要按时按量买到大量砂糖,又要考虑紧张的外汇资金。顾不得“明哲保身”,华润决定大胆尝试被视为资本主义的“期货”手段。于是找到了合作多年并深谙市场规则的老朋友,“亚洲糖王”郭鹤年。
经过采购小组和郭鹤年在国际期货市场的完美操作,华润最终交出的答卷是,不但以有限的资金圆满完成购糖的任务,还给祖国尽赚了240万英镑,给贫瘠的祖国注入了重要的能量补给。
从1938年行抵香港的那一刻起
家国情怀就深深地烙印在
华润人的身上
民族救亡,国家所托,人民之需
就是照亮华润前行的灯塔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势头不错!白酒逆市涨2%,明天回调还是继续涨?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