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粕遭遇抛售。本周一还充满希望,力争站稳3000点的豆粕,接连两日遭遇抛售,多头的大举出逃令期价降至一周低位;菜粕更是直线跳水,多空转换令期价跌落至近一个月低点。
短期内两粕价格如何波动?当前国内大豆及豆粕供给偏紧吗?现货市场实际供需情况如何?为什么两粕5月-9月合约跌幅相对更深,盘面存在跨期或者跨品种套利机会吗?
● 菜粕期货大幅跳水,豆粕也再度止步3000关口,市场会就此转势吗?短期内两粕价格如何波动?
上海东亚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部经理许亮:短期粕类的大幅跳水,基于市场对海外市场下跌可能引发成本端下移的影响;同时关税加大了市场对金融危机的担心,引发金融市场大部分商品下跌,宏观氛围上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现货段也因为之前过高的价格引发了下游拿货意愿下降。但是我们看到现货跌幅明显小于期货,说明期货叠加了较强的金融属性造成的弱势。
弘业期货农产品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陶朝辉:两粕预期后市震荡为主。美国关税和中国对美农产品反制关税消息明朗之后,受比较进口成本影响,预期中国大豆进口后期将更多地转向南美,而巴西本年度创纪录的大豆收成以及阿根廷2月份以来天气改善使得南美供给预期充足;同时中国加大对南美大豆的进口,料将相应地抬高南美大豆的出口报价,使得国内进口大豆成本也将有所上浮;另一方面,美国对加拿大加征25%关税料对加菜籽带来较大打击,因为美国是加拿大菜油的主要出口国(约300万吨),市场预期更多的加菜籽因此流向中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从而给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油菜籽供应带来压力。
长安期货农产品研究员梁安迪: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涉及大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加征10%的关税,市场对未来美豆出口需求存在担忧。南美大豆丰产预期仍强烈,阿根廷大豆产区干早有所缓解,近期巴西大豆收割进度加速,据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数据显示,截至3月2日,2024/25年度巴西大豆收割进度为48.4%,高于去年同期的47.3%。国内方面,近期商品整体存在走弱迹象,且国内压榨厂豆粕库存止跌回升。短期两粕期价预计仍存回调空间,不过,由于美豆种植收益预期不佳,市场预期新季美豆种植面积将下降,且一季度豆粕现货供应较前期紧缩等利多因素对盘面仍有支撑,两粕不宜过分看空。
● 当前国内大豆及豆粕供给偏紧吗?现货市场实际供需情况如何?
上海东亚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部经理许亮:当前国内大豆依然偏紧,尤其是对美豆增加10%关税之后,意味着4月12日之后到港的美豆成本抬升10%;而巴西大豆虽然丰收,但大量到港可能需要5月份之后,大豆现货市场的紧张可能维持到4月份前后。当下国内继续维持低库存低供给,港口库存偏低的情况。短期难以改善偏紧的供需格局。
弘业期货农产品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陶朝辉:中短期,国内大豆和豆粕供给处于区域性的偏紧状态。据中国粮油商务网数据,2025年1-4月份,中国大豆进口累计2580万吨,较上年同期的2750万吨下滑170万吨,或6.18%;另外,油厂豆粕库存方面,据钢联数据,截止2月28日,国内油厂豆粕现货库存62.93万吨,环比上升13.05万吨,不过仍处同期偏低状态;下游饲料企业豆粕物理库存9.84天,处于2020年以来平均线附近,在当前油厂相对较高的周度开机率供应情形下,豆粕供需相对略偏紧。
长安期货农产品研究员梁安迪:当前国内大豆及豆粕现货供给略偏紧,国内压榨厂豆粕库存仍处于偏低水平,一季度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预期不高,且国内油厂存在断豆停机的预期。据中国粮油商务网数据显示,2月和3月进口大豆月度进口量预估分别为500万吨和550万吨,4月大豆进口量预计明显回升,为880万吨。库存方面,据钢联数据统计,截至2月28日当周,全国主要港口大豆库存为460.35万吨,周环比下降19.3%,月环比下降24.5%,同比下降18.1%;全国规模油厂大豆库存为415.4万吨,周环比下降17.2%,月环比下降5.4%,同比下降13.3%;全国规模油厂豆粕库存为62.93万吨,周环比增加26.2%,月环比增加30.9%,同比下降6.7%。
● 为什么两粕5月-9月合约跌幅相对更深,盘面存在跨期或者跨品种套利机会吗?
上海东亚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部经理许亮:5-9月份跌幅较大基于对未来供应不确定的担心,巴西产量创出历史记录,5月份之后大量到港,新增供应对未来的价格形成压制;但是难以缓解三月份的紧张。当前菜籽的进口趋于正常,相对压力较大,但9月份可能面临对加拿大菜籽反倾销的调查,供应同样面临不确定性;从未来供需关系看,5-9合约均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价差可能很难形成一致性。故跨品种套利的确定性不强。
弘业期货农产品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陶朝辉:豆粕5月-9月合约跌幅相对更深是因为5月-9月合约体现了24/25年度的世界大豆供应过剩格局;11月之后新市场年度的美豆将上市,而据美国农业展望论坛估计,25/26年度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将同比下降310万英亩至8400万英亩,并且25/26年度南美的大豆生产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菜粕方面,由于美国是加拿大菜油的主要出口国,(USDA:2024/25年度,美国进口菜油预估366万吨,其中八成以上来自于加拿大),因而美国于3月4日正式对加拿大商品加征25%关税消息的明朗使得加菜籽受到重大打击;市场预期因此多出来的加菜籽将流向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使得这些地区的油菜籽供应过剩,从而利空菜粕。相比较,中国对美农产品加征关税,一定程度上将抬高豆粕成本,此消彼长,豆菜粕价差预期后市走阔。
长安期货农产品研究员梁安迪:美国大豆收获时间为9-10月,我国进口美豆到港高峰期在10月后,不论是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10%的关税,还是新季美豆种植面积存在下降预期,亦或是中加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均对远月合约支撑更强。从4月起,随着南美大豆的收获,南美大豆到港高峰期将逐步到来,南美大豆存在强烈丰产预期,更多反映在5-9月合约上,因而两粕表现为近弱远强。操作方面可关注反套机会。
来源:文华财经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