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口价”黄金饰品,源于商家推出的一种销售模式,只标注价格、含金量、工艺,而不展示克重,其卖点侧重于工艺和款式。近日,有消费者反映,他们在一些商店买了“一口价”黄金饰品,如果按重量折算,这些“一口价”黄金饰品的单克售价,远远超过市场上的黄金价格,并且在换购时困难重重。
“一口价”黄金饰品引发的纠纷,大背景是国际金价的飙升。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持续上升,许多消费者开始关注黄金制品。不论是以“克”计重销售的黄金制品,还是“一口价”黄金饰品,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就看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如果消费者需要投资黄金,期望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那更适合购买标明单克价格的黄金制品。如果更看重装饰作用,则可以考虑“一口价”黄金饰品。
但引发纠纷的根源就在于,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商家有没有说清楚计价方式等关键内容?从已经出现的消费者的投诉来看,商家往往在消费者选购时进行了误导,混淆了两种计价方式,干扰了消费者的判断。有的商家还使用了“精品黄金”“超值折扣”等概念模糊的词语,涉嫌诱导消费、价格欺诈等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一口价”黄金饰品本身没有问题,但在销售时,应当标注清楚它的重量、成分等信息,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在信息对等的情况下,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消费者对黄金珠宝首饰的投诉量大幅增加,投诉的问题主要包括产品质量、纯度、成分与标称不符,实际“含金量”远低于宣传标准,以及“一口价”黄金计价模式不透明等。
面对黄金消费市场的持续火热,商家想抓住热点增加收益,这种想法很正常。不过,经营中应当少玩套路,诚信才是长远经营之本。监管部门也应及时对黄金消费领域的计价方式、成分含量等进行监督规范,让消费者明明白白交易。黄金消费,最关键还是得确保“含金量”。
来源:杭州日报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国际油价持续震荡,明晚成品油调整会降多少?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