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你家今年种的还是‘豫麦998’?赶紧换了吧,明年这品种怕是要烂手里!”河南周口的粮贩子王老板蹲在田间地头,抽着烟跟农户掏心窝子。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发出预警——随着今年秋粮收购价持续走低,一条隐秘的品种淘汰名单正在粮贩圈流传。究竟是市场规律还是品种缺陷?本文将揭开三个即将遭遇价格腰斩的小麦品种内幕。
---
一、警惕!这3个品种已成“高危雷区”
1. 豫麦998:高产神话破灭,抗病短板暴露
这个曾创下单产1600斤纪录的“明星品种”,今年在黄淮海流域遭遇滑铁卢。据农业农村部植保站数据显示,2023年豫麦998赤霉病发病率同比激增42%,亩均施药成本增加80元。更致命的是,其籽粒容重已跌破750g/L的国家标准,粮企收购时直接按等外粮压价30%。
2. 济麦22:二十年老品种终遭市场抛弃
作为种植面积超亿亩的“常青树”,济麦22正面临结构性危机。河北邯郸粮库负责人透露:“现在面粉厂普遍要求面筋强度≥30%,而济麦22实测值仅27%-28%。”随着专用粉市场需求暴涨,这个老品种每斤收购价已比优质麦低0.15元。
3. 百农207:高产不优质,陷入价格泥潭
在河南新乡,百农207的田间表现让农户揪心——虽然亩产仍维持在1200斤左右,但籽粒均匀度差导致出粉率暴跌。当地面粉厂贴出公告:“百农207拒收!”粮贩子坦言:“现在每斤压价0.2元还得找关系才能出手。”
---
二、品种淘汰背后的三重绞杀
1. 消费升级倒逼品质革命
超市货架上的10元/斤高筋饺子粉、18元/盒的儿童营养面条,揭示着市场巨变。中粮集团2023年报告显示,优质强筋麦采购量同比暴增65%,而普通麦库存周转周期延长至214天。
2. 国际低价粮冲击市场
俄罗斯小麦到港价已跌破2400元/吨,澳大利亚ASW品种到岸价仅2600元/吨。国内普麦托市收购价虽维持在2300元/吨,但市场实际成交价多在2100-2200元震荡。
3. 种植成本红线告急
以豫麦998为例,2023年每亩综合成本(含地租)已达1280元,按亩产1100斤、收购价1.1元/斤计算,净利润不足30元。而优质麦品种即便减产10%,因溢价仍可多赚200元/亩。
---
三、换种指南:这些品种或成新风口
1. 新麦26:强筋麦中的“硬通货”
面筋强度稳定在36%以上,容重高达802g/L。山东德州种植户实测,2023年订单收购价达1.48元/斤,较普麦溢价34%。
2. 郑麦1860:抗逆高产的“全能选手”
抗寒性提升2级,赤霉病抗性达中抗水平。在安徽亳州示范田,灾年仍实现亩产1260斤,粮商现场竞价至1.35元/斤。
3. 西农511:绿色种植新宠
需肥量较常规品种减少20%,抗穗发芽特性使其适合雨热同期地区。陕西粮农反映:“每斤多卖0.1元,农资还省了60元。”
---
四、粮贩子不会说的转型秘籍
1. “三看”选种法:看省级以上审认定编号、看5年内推广记录、看龙头企业订单合同
2. 混种保险策略:70%优质麦+30%普麦,既保收益又防市场波动
3. “期货+保险”新玩法:在郑州商品交易所套期保值,锁定种地收益
(某合作社理事长李建国现身说法:2023年通过“郑麦379期货+保险”组合,在普麦跌价潮中守住1.42元/斤保底价)
---
结语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更是农民的钱袋子。当粮贩子开始劝你换种时,市场变革早已暗流汹涌。记住:种对品种,亩产千斤不如溢价三毛!转发提醒身边种粮人,提前布局才能避开明年的“品种坑”。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