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星期三)
国内小麦现货价格延续震荡偏强走势,主产区制粉企业挂牌价普遍突破1.22元/斤,山东、河北等地部分企业报价甚至涨至1.25元/斤高位。
这一波“火箭式”行情的核心逻辑在于供需错配:
供应端收紧:基层余粮见底,贸易商因前期囤货成本高企而惜售,叠加储备粮轮换出库尚未大规模启动,市场流通粮源紧张。
需求端发力:年后饲料企业因玉麦价差收窄转向采购小麦,制粉企业为补库被迫提价抢粮,中储粮竞拍溢价更刺激市场看涨情绪。
不过,当前价格已接近政策调控敏感区。随着3月储备粮轮换高峰期来临,若中储粮投放量加大,市场可能迎来“降温拐点”。
期货市场:内外盘分化明显
从期货表现看,国内强麦主力合约(3050元/吨)与国际美小麦(约539美元/蒲式耳)走势呈现“内稳外弱”特征:
国内期货横盘:强麦主力合约价格与昨日持平,显示市场对政策调控和供应释放存在观望情绪。
国际期货承压:美小麦当月连续合约小幅下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价格单日跌幅超2%,反映全球小麦库存充足及出口竞争加剧的压力。
这种分化凸显国内市场的独立性——进口小麦规模下降(同比减少约15%)和饲料替代需求,暂时抵消了国际低价粮的冲击。
小麦市场的“三重矛盾”
1. 政策与市场的博弈
中储粮双向购销政策成为关键变量:一方面,竞价轮入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储备粮出库可能成为抑制价格上涨的“蓄水池”。若后期轮出量超预期,小麦价格或从高位回落。
2. 产业链利润失衡风险
当前小麦价格上涨尚未传导至下游。面粉企业受终端消费疲软制约,提价空间有限,部分企业已出现“面粉涨价0.5元/袋,小麦成本增加1元/袋”的倒挂现象。这种矛盾可能倒逼企业降低开工率,进而反噬原粮需求。
3. 天气与生产的潜在扰动
潍坊等地小麦春管全面启动,科学镇压、抗旱防冻等措施虽能稳定产量预期,但今年越冬期气温偏高导致病虫草害基数上升,可能增加后期防治成本。若3月下旬出现“倒春寒”,或对正处于返青期的小麦造成不可逆损害。
警惕“过山车”行情
短期(1-2周)来看,小麦价格或维持高位震荡:
利多因素:基层余粮不足、饲料企业持续采购、进口成本高企。
利空因素:储备粮轮换放量、面粉消费淡季压制需求、国际粮价走弱。
中长期需关注两大信号
1. 政策调控力度:若小麦周度拍卖量突破100万吨,可能引发市场回调;
2.玉米价格走势:玉麦价差若重回200元/吨以上,饲料替代需求将快速消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咨询当地厂家与贸易商。
#十万级混动SUV优选风云T8#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什么是合伙合同|BRTV《民法典通解通读》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