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2025年煤炭市场行情走势分析
一、当前市场现状及价格下跌原因
供需格局持续宽松
供应端:春节后产地煤矿迅速恢复生产,主产区晋陕蒙及新疆产能稳定释放,叠加进口煤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进口量突破5.2亿吨),市场整体供应充足。
需求端:电煤受暖冬影响日耗偏低,电厂库存可用天数普遍超20天;非电行业(建材、钢铁等)处于淡季,利润低迷导致采购仅维持刚需。
进口煤价格挤压国内市场
目前进口印尼煤和澳煤在价格上仍具有优势,进一步挤压了国内贸易商的交易空间。例如,印尼煤Q3800到岸价约为464元/吨,而内贸煤自北港运至华南到岸价约499元/吨,低卡煤有35元/吨的价格优势;澳煤Q5500到岸价约735元/吨,较国内同热值高卡煤有27元/吨的优势。
库存高企压制价格
港口及社会库存持续累积,对煤价形成了较强的压制作用。截至2月21日,环渤海港口库存297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750万吨左右。终端补库意愿疲软。
二、2025年市场走势预测
(一)短期(1-3个月):弱势震荡为主
需求季节性回落:供暖季结束后,电煤需求将进一步下滑,叠加非电行业复工缓慢,整体采购需求偏弱。
供应压力延续:国内煤矿生产稳定,进口煤到港量维持高位,市场供需宽松格局难改。
价格波动区间:北方港动力煤价格5500卡或围绕700-750元/吨窄幅震荡,炼焦煤受钢厂低利润压制,可能继续下跌50-100元/吨。
(二)中长期(全年):低位运行中存结构性机会
宏观经济政策提振有限
尽管基建、地产政策发力可能带动冶金、建材需求边际改善,但新能源装机加速(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占比超60%)将持续挤压煤炭消费空间。
进口煤与环保政策双重制约
印尼、蒙古等国煤炭出口扩张,叠加国内环保限产政策趋严,煤炭行业转型压力加大。
2025年电煤长协机制影响
2025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比例变化,行业整体长协签约量减少5%,释放约5%的煤炭资源进入现货市场。可能压制现货价格,尤其对以市场煤为主的中小企业形成价格压力
部分长协占比较高的企业,因市场煤比例提升(长协价通常低于市场价约17%),销售均价有望小幅上涨,优化利润结构。
4. 潜在支撑因素:
夏季用电高峰或带来积极影响,若极端天气推高日耗,二、三季度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弹,但反弹幅度仍然受制于高库存。
三、行业应对策略建议
企业端:加速智能化改造降低成本,拓展煤化工等高附加值产业链。
库存管理:控制采购节奏,利用期货工具对冲价格风险。
政策关注:跟踪“焦煤钢价联动机制”等政策落地,把握长协履约窗口期。
四、总结:
2025年煤炭市场将呈现“ 供需宽松常态化、价格低位震荡、结构性机会有限 ”的特点,全年动力煤中枢价或较2024年下移5-8%,行业需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政策红利挖掘生存空间。建议重点关注夏季极端天气、非电需求复苏节奏及进口政策变动。
(转自:煤炭视界)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招联消费金融:乱收费、高利贷等违规乱象仍存 消费者权益保护需加强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