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柿子打算试着讲讲最通俗易懂的金融知识,让想学金融知识的小白也能够看懂并理解一些专有名词。
由于最近课程刚好涉及“327国债事件”,就拿这个事件作为第一次写文的素材啦。327国债事件,也是发生于我国期货市场的开端,所谓327,并不是事件发生的时间,而是国债的代号。这个327国债事件,是由买卖国债期货引起的,那么什么是期货呢?
买卖期货的本质是买卖合约,这个合约签订了合约双方在未来指定时期要履行以某一确定价格来买卖某种东西。而327国债对应的是1992年发行,1995年到期兑付的国库券。(为了让没有接触过金融知识的小白能够刚好理解本文,我再提一下这个国库券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国家在经济发展上需要钱,但是钱不够用,就在1992年向广大人民百姓借,等到1995年再本金加利息地还给大家。)那么当时买卖的期货合约,则是指合约双方签订了在1995年以某一价格来买卖国债。在1992年时已经基本确定国库卷的到期基础价格为128.5元,但到期兑付的价格却受是否保值贴息的影响(国库券兑付价格为票面利率加保值贴补率)
保值贴息又是什么?这要从“327国债事件”的背景说起,1992年到1994年,由于邓小平南下带动了我国南部经济发展,后来又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率过高(说白了就是经济发展太快了,钱生的太快了,缓冲时间不够,物价就咔咔往上涨),政府发行的国库券的利息还没有通货膨胀高,但国库券不能没人买呀,为了让更多的人买国库券,政府拿出一笔钱,来弥补人们因为买国库券受到通货膨胀影响而带来的损失,即保值贴息。
但是到了1994年年末,1995年年初,通货膨胀基本抑制,国债期货市场就着保值贴息是否继续的不确定性,开始了以万国证券和辽国发为代表的空头及中经所为代表的多头。
空头和多头又代表什么?当时万国证券的总经理是管金生,一个国外留学归来,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判断保值贴息不会继续,那么国库券到期兑付价格较低,即看跌方,他联合辽国发高原高山高岭三兄弟,买入大量空单(约定到期以一定价格买入一定国债,计划在国债价格跌的时候买入再以约定价卖出赚差价),为空头主力。而中经所(内部某些管理人员与财政部有直接联系,据说有内部消息)认定保值贴息会继续,看涨国库券,持有大量多单(与空单相反理解)为多头主力。但空头多头即使都拼命持仓,价格也没有多大变化。
1995年2月23号,财政部发文称保值贴息继续实行,空方彻底判断失误。
紧接着,中经所趁机带动多头买入大量多单,将价格打到151点多元(多单激增,市场预期价格是上涨的)加上期货存在一个保证金制度(说白了就是你有10元,可能能够买40元的东西),存在一定杠杠,且当时空头主力持仓量大,也就是说价格每上涨1元,万国证券损失一个亿(对于当时来说一个亿也算是巨巨额了)这个时候,辽国发高原高山高岭三兄弟,看市场势头不太对,立马把50万空单买出,转手买入50万多单,把价格又推高2元。
受到兄弟背叛后,管金生坐不住了,跑到上交所,找当时的总经理尉文渊提3点请求,第一个扩大持仓限量(当时要求每个账户不能超过40万持仓量,但其实多空双方普遍超出),被拒绝后又提出第二个请求,停止交易(管金生认为买卖的是合约,如果保值贴息继续,则改变了合约的性质,应该停止交易)但再次被拒绝,管金生有点急了,让尉文元发表文章说没有接到有关保值贴息继续的消息,可这哪能乱来,还是拒绝了。
管金生回到自己的位置,在交易的最后八分钟,大量甩出空单,总价值2000亿元,将价格打到147点多元,万国证券大赚一比(因为买卖的是合约,有人赚必定有人亏,至于谁亏大家dddd),可问题来了,当时国债发行量才240亿元,哪来那么多让他到期卖出?这也有一点为了万国证券而利用当时交易系统不完善的意思。
可是,就在当天晚上,上海交易所紧急会议,宣布最后8分钟交易无效,价格回到151点多元,327国债事件就此码完。
大家以为这个事情就此了结?管金生最后被安了一个与这次交易没什么关系的罪名,入狱了。但赢家也没有多好的下场,中金所与2008年被银行撤销,当时的4大赢家都没有多好的结局,这些网上看看就好啦。
我的码字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能够看完,本柿子也在学习探索阶段,有错误也请大佬指出
shicai0515
买黄金在线预约/微信报价
+ 复制
上一篇:亲历港股开户:小散“喝汤”不容易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