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全县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服务,促进事业单位依法履职、优化服务、规范运行,县委编办创新举措,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事业单位监管体系。
一是规范事前管理机制。事业单位申请法人设立登记和变更“宗旨和业务范围”前,先制定或动态调整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再制定或修订《事业单位章程》,保证通过“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网”提交的“宗旨和业务范围”项、《事业单位章程》中“宗旨和业务范围”项和该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清单完全一致,切实规范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登载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事项,明确事业单位正确履职的法律界限。
二是完善事中管理体系。按照《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求,定期召开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开展联动检查。对存在超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业务活动开展不到位或不开展业务活动等情形以及不按业务范围清单履行职责的事业单位,一经查实,按照《山东省事业单位法人异常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列入异常信息管理。
三是丰富事后管理方式。将审核公布的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中随机抽查的主要内容,有针对性、目标性地对事业单位每项业务的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组织书面审查、实地核查和网络监测。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考核指标涵盖业务范围清单的制定和动态调整完成情况,将公布的业务范围清单作为审核事业单位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年度绩效考核履行职责指标的主要依据。同时,在实地考核环节,依据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对事业单位运行情况及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真正达到“精准监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