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名站技术导航!

四川省遂宁市“三个坚持”全面完成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近年来,四川省遂宁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人为本,全面完成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

  一、坚持高位推动,凝聚改革合力

  聚焦主体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调联动,着力凝聚改革合力,纵深推进改革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压实责任。成立了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机构编制、财政、国资等单位为成员的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压紧压实各主管部门主体责任,通过制定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扎实做好方案拟订、政策宣传以及清产核资、人员安置等组织实施工作,推动各项责任全面落实。

  二是部门联动,凝聚合力。市委编办充分发挥“指导员”“协调员”“监督员”作用,全程参与,加强指导。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紧密合作,协同推进,围绕机构编制调整、国有资产处置、人员分流安置等方面完善配套政策,形成了齐抓共管、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三是督导考核,有序推进。将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充分发挥督查工作在抓落实中的“利器”作用,建立定期考核通报机制,对改革推进情况实行“月考核”“月通报”,按照改革清单对标对表补短板,有力有序推进改革。

  二、坚持分类施策,着力改革攻坚

  聚焦关键环节,厘清涉改单位人员、机构现状,根据涉改单位行业特点、人员年龄结构等情况分类建立工作推进台账,按照先易后难、先行先试方式逐步推动改革。

  一是多措并举,调研摸底。成立专项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分系统、分层级对全市事业单位开展摸底调研,全面摸清各类事业单位的职能职责、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10个方面情况,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围绕“政事分开、事企分开”这个核心,全面清理全市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对照《事业单位分类指导目录》梳理甄别出8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锁定人员编制,建立工作台账。

  二是先行先试,分步推进。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实行业务萎缩、实有人员较少的先改,有债权债务、情况相对复杂、人员安置困难的后改,经济效益一般、实有人员较多、但具有发展潜力的积极创造条件推动转企改制。选择工作任务重、改革意愿强的射洪市作为试点,牵头研究适宜县(市、区)的改制模式、人员安置、资产管理等措施,以点带面推动县(市、区)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

  三是一户一策,集中攻关。建立“涉改单位起草、主管部门初审、职能部门审核、党委政府批准”的改革方案制定工作机制,根据涉改单位行业特点、人员年龄结构和业务水平等实际实行“一户一策”分类安置、集中攻关。电力物资供应站等单位改革后,人员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在同级事业单位分流安置;建筑勘测设计院等单位改革后,人员辞职聘用到企业。

  三、坚持以人为本,确保改革稳定

  聚焦稳定要素,认真分析研判改革风险,在规范管理上出实招,确保改革过程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监督,有序平稳推进改革。

  一是全方位宣传。充分利用职工会、发放宣传册、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政策和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配套措施,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放下思想包袱、认同理解改革,推动形成人人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是全过程监督。改革过程中严格执行组织人事、机构编制、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纪律条例规定,纪检、组织、机构编制、审计等部门对改革进行全过程监督。各行业主管部门和涉改单位严格遵守相关纪律法规,形成改革不出偏差、不触红线的良好态势。

  三是全流程规范。涉及辞职、分流安置等人事关系变化,严格依法依规履行相关手续,做好辞职手续、人员划转名单等重要资料的归档保存,确保有迹可寻、有据可查。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以来,全市未发生一起因改革引起的上访信访事件。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