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山东省“智慧编办”系统建设要求,结合市南区新型智慧城区规划编制和区政务云大数据平台开发设计部署,青岛市市南区搭乘地方智慧城市建设的动车,积极将“互联网+政务服务”思维融入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在上级完成系统的顶层设计后,积极进行系统主动迁移的各项准备,打造集约管理、封闭运行、便捷高效、统一兼容的“互联网+机构编制政务服务”办公、服务新格局。
一、建言献策改进系统功能,推动机构编制信息系统升级,打造出入编(人事调动)业务闭环。从系统功能角度提出可行性修改建议,分别就提高“校验”功能的逻辑性,避免因办事单位人员流动造成的业务信息指标多填、漏填、错填,导致信息数据不完整、不准确;建议增加业务申报中人员业务的减(增)人业务类型,积极建议省级(市级)集约化管理省外调入、省内调剂、市内调剂几种业务类型,将市内(外)调出(入)业务类型纳入新建业务,建议由省(市)级统一掌握省(市)内(外)调出(入)的业务流转,做好调出(入)人员的出(入)编业务衔接工作,确保组织、人社、机构编制等部门人员数据的一致性。
二、优化业务流程,加强机构编制信息系统维护,打造“一次办好”业务链。对照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服务流程,以便捷高效为原则,为机关事业单位打造“一次办好”机构编制业务服务链。从服务流程设计上进行再优化,确立“容缺办理”机制,机构编制登记备案业务材料提供影印件,通过信息系统的“附件”功能进行网上流转,对关键指标修改业务,只要上传信息变更依据原件的影印版即可办理;对较为复杂的入编流程,用编申请、入编材料均可通过“附件”功能上传影印件进行审核流转,首先确保系统数据准确、完整、更新及时,在电子签名和印章启用前,最后由办事单位一次性交齐登记备案材料,即可完成业务更新工作。
三、统一系统指标口径“度量衡”,加强不同信息系统的横向建设,打造按需“共享”大数据平台。统一系统指标口径的“度量衡”,也是打破部门间信息孤岛的重要保障。认真梳理纪检监察、组织、机构编制、财政、人社、审计等部门间信息指标口径,统一各部门对同一指标的不同理解和叫法,规范指标名称的称谓、解释,统一数据口径,确保同一时间节点、不同部门请求的指标数据的一致性。同时,根据“三定”规定,认真征询不同部门对不同指标的需求范围,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在信息系统进行赋权共享,对身份证信息等涉个人隐私的数据进行锁定,推行部门间按需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