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多点发力,紧扣“四个融合”,创新方式方法,实现全方位监管,着力构建事业单位监管工作新格局。
一是推进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相融合。利用“事业单位在线”平台,将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相关业务进行公开,及时推送证书刊载信息、年度报告信息、信用信息、处罚信息等,满足单位、群众查询需求,促进事业单位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推进执法抽查与管理标准化相融合。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试行)》为指引,进一步明确抽查程序,不断改进抽查方式,采取随机和定向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随机选派执法人员对15家事业单位开展核查,既体现随机抽查的普遍性,又提高其针对性,保证执法公平、公正、透明。事前列出抽查事项清单,对抽查时间、对象、内容、步骤以及查阅资料等做出详细安排,要求被查事业单位逐一深入自查自纠。实地核查中,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现场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对照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情况、登记事项、证照管理等10项具体内容,逐条逐项验证核实,全面摸清抽查单位履职和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当场填写《实地核查记录》,由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确认后签字盖章,确保内容核查全面,问题查找精准。事后及时将抽查结果向社会公示,增强事业单位法人自律,不断提升公益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是推进抽查工作与机构改革调研相融合。结合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工作,今年扩大随机抽查范围,对事业单位的运行效能、职能职责、人员编制配备等情况进行调研和摸底,把事业单位现状、需求意见、存在的疑难问题摸清楚,为紧凑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科研院所行业改革等打好基础。在今年抽查的单位中,公立医院、学校抽查比例达到40%,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达到20%、市政交通领域达到20%,突出对学校、医院、公共文化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加强监管。
四是推进抽查结果与信用体系建设相融合。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当场整改,加强与其举办单位对接协调,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全程指导整改,跟踪问效,及时将抽查结果及整改情况进行公示,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并记入法人登记档案,将其作为单位机构编制审批、法人登记管理的前置条件,相互约束,形成震慑,倒逼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