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为推进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发展,立足“互联网+”、“大数据”发展理念,通过运用互联网、局域网、实名制系统等信息技术平台,着力转变机构编制管理向“精准式、开放式、内涵式”发展,有效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为实现机构编制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发展打下基础。
一是“粗放式”转向“精准式”,实现动态管理。安顺市为充分发挥好机构编制部门前置把关作用,依托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平台,实时更新实名制系统机构、编制、人员各项信息,每年开展机构编制年度专项审核,建立了覆盖全市各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体系,确保编制数、领导职数、实有人员数一一对应,实现机构编制从纸质方式简单登记向无纸化精准跟踪管理的转变。同时,按照“互联网+机构编制”发展思路,搭建安顺市“云上编制”平台,将全市3505个单位的非涉密“三定”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数据录入云平台,为今后机构编制大数据战略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封闭式”转向“开放式”,探索数据共享。安顺市为切实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效能,强化机构编制融合大数据发展,在前期搭建“云上编制”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主动与市政务中心网上办事大厅进行数据对接,探索用大数据开展机构编制效能分析的新途径。探索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共享机制,努力实现编办、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实名制管理信息平台,有效推进机构编制从独立“单人作战”的封闭式管理方式逐步向“开放式”数据共享的转变。同时,安顺市编办还在办内搭建信息数据共享的局域网,建立办内各科室沟通交流学习的便捷渠道,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外延式”转向“内涵式”,合理配置资源。安顺市为服务保障好新形势、新常态下各项综合改革任务,对改革中新成立的单位,根据法规依据严格界定职责,采取审计划、审编制、核机构、核信息的“两审两核”方式和对单位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业务流程、事中事后监督机制逐一进行内容审核和合法性审查,并通过安顺机构编制门户网站进行“两个清单”公开运行。同时,根据各单位职能变化统筹考虑、动态调整,坚持将编制资源更多地投向环境保护、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基层一线,实现机构编制配置从过去“放射”状向“科学内涵式”的转变,在科学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上取得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