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十四五”时期机构编制工作,贵州省遵义市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四个突出”出发全面进行谋划,为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建设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突出“抓好科学理论武装”。一是每月至少开展2次集中学习、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中心组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路线、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推动把这一科学理论转化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具体政策、具体任务、具体措施,更好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二是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通过举办研讨班、培训班等形式进行学习宣传,将《条例》纳入每年市委党校和各县(市、区)委党校主体班的培训计划,提高《条例》在党员干部中的知晓率和运用《条例》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将贯彻落实情况列入市委对市直单位和县(市、区)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内容,营造依法依规管理机构编制的良好氛围。
突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持续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加强对部门“三定”规定运行情况的跟踪了解,及时研究解决运行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进一步优化部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运行机制。二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继续完善党对各方面各领域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配合做好纪检监察、政法、科教文卫领域相关改革,持续深化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开发区(园区)管理体制。三是优化基层管理体制机制,优化镇街机构设置,以大部制综合设置机构,构建更好服务群众、简约精干的基层组织架构。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持续推进重心下沉。积极推动政府临聘网格员等人员“多员合一”改革试点。加快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四是持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全面贯彻落实《遵义市创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及《遵义市“人才编制池”管理办法(试行)》《遵义市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数管理办法(试行)》《遵义市中小学编制统筹管理办法(试行)》等配套办法。通过以上改革,为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突出“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一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抓好控编减编工作。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监测机制,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在“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上下功夫、解难题。建好用活“人才编制池”,打破编制部门所有的传统观念,推进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数管理和中小学编制跨地区市级统筹调配使用,积极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一线下沉。二是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强化事业单位依法登记意识,严肃查处违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通过减环节、压时限,优化登记服务工作,执行“全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加强登记管理专业档案归集工作,适时推进登记管理档案电子化。探索建立事业单位运行情况及编制使用效益监测机制。三是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抓好《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加大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等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落实好机构编制部门与审计、巡察等部门协作配合工作制度。探索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对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监测,并研究制定机构编制管理监测办法。四是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探索建立机构编制管理同组织人事、财政预算管理共享的信息平台,积极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网上办理,健全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
突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强化队伍政治意识。强化机构编制系统干部队伍政治意识,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谋事不忘政治要求、办事不忘政治影响、成事不忘政治效果,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机构编制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机构编制工作始终坚定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严守党的政治原则、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落实政治责任。二是提升干部能力本领。主动适应新的职责使命,主动适应编办明确为党委工作机关后在工作理念、工作方式上的新变化,注重从党的机构的定位、办事机构的定位、参谋助手的定位三个方面明晰新的角色定位,着力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提高改革创新的能力。三是发挥归口管理优势。充分发挥归口管理的体制优势和组织优势,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持续激发自我革新的内生动力,对标“组织口”标准、培育“组织口”作风,全面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和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