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地制宜,科学设置,抓好机构组建“三定”工作
一是定职责。将分散在多部门或部门内部的相关执法事项进行全面整合。如市场监管领域整合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物价、商标、专利、商务、盐业等行政执法职责;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整合有关部门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文化市场领域整合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体育等执法职责;交通运输领域、农业领域也分别进行了整合。
二是定机构。根据中央、省、市关于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局队合一”体制要求,按照“局挂队牌”的模式组建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既破解机构限额的瓶颈制约,又使机构设置更加扁平化,减少执法层级。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需要,下设直属或派出机构。市场监管、生态环保、交通领域实行按区域分片派驻,其中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各执法中队在市场监管各基层所挂牌,实行“所队合一”的体制;农业、文化领域根据其行业监管按直属机构设置。
三是定编制。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根据现有执法职责和实际工作任务量的大小,在明确执法机构和人员划转认定标准与程序的基础上,按照“整建制划转”、“部分划转”和“只剥离职能不转机构”三类确定划转机构范围,有序整合执法队伍,锁定编制底数。除锁定完全或者部分承担执法职能机构的执法编制外,执法队综合管理机构的人员可以在本系统内涉改机构的综合管理岗位适当划转。
(二)统筹谋划,条块结合,抓好配套改革措施
一是强化属地管理。按照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的要求,优化整合现有镇(街道、区)执法力量和资源,派驻在镇(街道、区)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纳入镇(街道、区)统一指挥协调的工作机制,其工作考核和主要负责人任免听取所在镇(街道、区)党(工)委意见;纳入镇(街道、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执法事项,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以镇(街道、区)名义开展执法工作,并接受市级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逐步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
二是理顺执法事项。全面梳理五大领域执法事项清单,明确部门职责边界,并印发综合行政执法处罚事项划转的通告。此外,在上一轮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改革中,已划转给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执法事项,确实由五大领域部门履职更方便合理的,实行适当调整,将现由综合行政执法局承担的商务、价格、农业、体育执法事项分别划入市场监管、农业、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
三是精简事业机构。把分散在涉改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行政执法职能剥离,有序划转执法人员,同时撤并整合职责相近、设置重复分散、规模过小的公益事业单位,例如农业部门将原下属13家事业单位整合成5家事业单位,新调整事业单位“三定”框架与执法队“三定”框架同步出台,人员编制调整划转与执法队组建统筹谋划,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提高部门编制使用效率。
(三)协同高效,稳妥推进,抓好执法保障
1.加强队伍建设。编制锁定后,执法队伍不同性质编制目前保持现状,待中央统一明确政策意见后,逐步加以规范。做好纳入综合行政执法队人员审定工作,推动综合行政执法队领导任命、人员划转调整到位。加大执法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同时严把人员入口关,强化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作风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严明纪律规矩,服从大局,按时限及时调整到位,不允许迟滞拖延;加强思想引导,加强谈心谈话和关心关爱,确保干部队伍思想不乱、工作不断、干劲不减。
2.规范创新执法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和责任担当,职责移交做到无缝衔接,确保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日常工作两不误。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立健全权责明晰的监管执法责任体系。建立健全部门间协作配合机制,健全“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等新型监管机制。
3.强化后勤保障。明确各综合行政执法队的纪检、组织人事、党建、财务和后勤由所属部门机关统筹管理。执法队组建后做好档案移交、财物、办公场所安排等工作。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原则,建立健全责任明确、分类负担、收支脱钩、财政保障的综合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执法制式服装、标志、执法用车、装备等配备,下步按中央统一规定执行。落实完善基层执法人员工资政策、健全职业风险保障机制、奖励表现突出人员等执法保障措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