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党建引领为“总抓手”,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强化镇(街)党委(党工委)统筹协调功能,明确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责主业,强化镇(街道)党(工)委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健全党建工作机构,配强党务工作力量,落实经费、场所等基本保障。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城乡社区和农村村级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区11个镇街全部设置党建群团工作办公室和党群服务中心,落实经费、场所等基本保障,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职责,切实提升基层党委组织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以事权划分为“金钥匙”,明晰区镇权责优化机构设置。在实施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过程中,各镇街统一设立了“七办五中心”,着力在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转变经济发展职能、优化公共服务职能、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实行综合行政执法、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强化党建服务等七个方面,推进镇街职能转变。根据省里确定的指导目录,配套制定了乡镇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进一步厘清区、镇职责关系,提出了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原则要求,下放行政许可、行政监督、行政给付等18项事权。
三是以网格管理为“信息站”,健全城乡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健全城乡社区综合网格化治理体系,在全区11个镇街260个行政村划分为11个一级网格、215个二级网格、1774个三级网格。依托党的组织体系,整合综治、司法、公安、应急等各种资源力量,构建统一的镇(街道)网格化服务中心和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职业化网格员管理队伍。将规范“属地管理”工作与党建、综治、文明实践等区级重点工作网格化深度结合,建立了区、镇、社区三级“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响应网,通过镇街综治中心、城市社区服务中心、村居综治中心负责收集汇总各网格员提报的“呼叫”事项并向区“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平台进行提报,构建了全面覆盖、分工明确、无缝对接的规范“属地管理”的工作体系。
四是以公共服务为“联动带”,落实“一次办好”改革要求。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以打造区域政务服务平台为目标,在全区各镇街专门设立行政审批办公室,与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综合设置7个服务窗口,实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提前办结率、现场办结率、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实现四个100%。设立代办服务中心,组建代办服务队伍,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事项领办,从咨询、申请到手续办理完成、领取证件,全程或阶段性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全区260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便民服务室、设立代办点,覆盖率达100%,配备代办人员390人,为基层群众开展代办服务。
五是以综合执法为“助推器”,探索一支队伍管执法。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向11个镇街派驻执法中队,与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联合办公,负责行使依法下放、委托或授权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市场监管、旅游、民政、地震等领域的67项执法权,统一指挥和协调市场监督管理所、自然资源所等基层站所的执法力量和资源,开展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对于区级没有派驻、镇街又急需的执法权限,选派人员上挂区级主管部门学习锻炼,着力解决区级“管得着,看不见”、乡镇“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开展综合执法后,镇街执法办、区直中队、各派驻站所每天同车组队巡查,发现问题共同处理,既提高了执法效率,降低了执法成本,执法效率得到大幅提升。1-5月份,全区22个派驻机构和执法中队落实执法领域责任办结事项215件。